 鲜花( 70)  鸡蛋( 0)
|
同同还小,我不知道她将来会不会是个胆小的孩子。但我和老公在平时的教育中,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坚强和勇敢。
: p! i# O+ x9 b6 u6 }+ a r
, N/ n6 t0 H; Q! _7 F4 n) ]. h有一次,同同在爷爷家玩。沙发和茶几之间的距离本身就很窄,还坐着两个大人。同同不小心摔倒了,头磕在了沙发的木质扶手上,并不是很重,只是磕了一下,没有受伤。同同爷爷非常夸张地站了起来,大喊了一声“哎哟”,原本没哭的同同看到爷爷的“关心”一下子就委屈地哭了出来,只哭了一分钟就停止,然后该干吗就干吗去了,徒留一脸无奈的爷爷尴尬地站在那儿。
" K! Z) ?3 H- R8 R' p
1 {+ X7 B8 {, T& C# ~, M# O爷爷的关心我们理解,但爷爷的表现我们非常反对。6 A0 M: i% _' x" \
' E0 W- Z$ S2 y5 e/ q. t同同每次摔跤了,磕到头了,我们都不会特别的关切,一般就是说一句:勇敢点儿,自己起来,没事儿,同同最坚强了。同同很快就会没事儿,有的时候甚至连眼泪都不流,继续她自己的游戏。
/ T1 n; E/ v3 v- A
5 i6 D6 J8 P8 {% c" ?! a同同学走路时,有一次没站稳,脸磕在了茶几上,挺重的,好在茶几上贴着防撞条,要不一定会磕破流血的。那一次,同同真是磕疼了,哭得梨花带雨的。即便如此,我和老公也只是抱起了她,在确认没有磕破出血之后,说了句:同同勇敢,不哭。然后就用玩具来分散她的注意力,没过一会儿,同同就雨过天晴了。9 B1 }& P) ^: D# M: i2 }8 x$ b- k
! w* z: \& |2 p! [2 f
有的孩子磕碰了,大人表现得特别夸张,大老远就冲过去,大喊大叫,甚至没等孩子哭,大人先心疼地哭了。这样做结果肯定是孩子哭大人叫,弄得鸡飞狗跳的,有什么用呢?孩子就会觉得,磕碰是一件特大特严重的事儿,是一件特值得向家长撒娇的事儿。, r3 P: u2 U) N! r0 v5 x- G
' N9 V4 V$ m/ K/ u3 j0 R
我们带着同同去奥林匹克公园的冰雪嘉年华,同同在雪地上走路,穿着靴子,靴筒太高,总摔跤。我和老公也不去扶她,让她自己起来继续走。不一会儿同同摔倒了就哭了起来,我们跑过去一看,是牙齿把嘴唇磕破了,流血了。这是同同第一次发生流血事件,说实话我心里挺慌的。
! ^$ l: n! A3 H! K4 J7 W+ c# G! N, {3 Y
我和老公都没有大喊大叫继续吓唬孩子,老公抱起同同,我拿出了一张纸巾帮同同擦去血迹,我们一边处理一边用语言来安慰同同,柔声细语。很快,同同就停止了哭泣。同同不哭了以后,血还在流,我就悄悄给她擦去血,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严重、特别着急、特别心疼的样子,虽然我心里觉得挺严重、挺着急、挺心疼的。
9 m/ J" P$ v, h G) ~! k, U+ w0 O- P8 I) B9 c/ \
% p s q) R5 r3 X; }: k! b4 ^
可能有人会说我们这对爹妈太冷漠。但我觉得,言语和动作表现出来的格外关心从某种程度上只会让孩子更恐惧,孩子会想:天啊,我妈妈怎么这么难过啊,我一定伤得很重……然后就会越琢磨越委屈,越想越伤心,越想越觉得自己好疼好疼啊,然后号啕大哭,没事也变有事了。其实真正的关心不只是在语言和行动上,是在心里。1 M6 |. ?" l5 g+ R$ g0 s6 j3 D* Z
( p5 b$ A$ _0 O' _ R
孩子磕碰后,大人言语的鼓励和轻描淡写的态度,一方面会让孩子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疼痛,一方面也会让他觉得这点儿小伤不算什么。一句“嗯,你是最坚强的宝宝”还会带给孩子无尽的满足感和自信,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6 \2 j+ q% ^" e
' B' J1 T' i. z人的一生会遇到多少坎坷,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人。孩子从小就知道遇到困难要勇敢,受了伤要坚强,我想,会让他一生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