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2 y* z/ b) h7 E/ A: y* W& t% m9 S# i. j% y
这样,到底人是怎样?我们继续再思考人与万物之间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是不是在东方里面没有思想到人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科学知识的这些工具和程序呢?不是的。如果你把孔子的思想,从人自己怎样在整个过程中间达到最后的目的时候,你发现他第一个步骤就是与物质发生关系。所以孔子的整个人生责任从什么地方开始的?从「格物致知」、「修身养性」,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 4 [# }, F" `) y9 b& Z" u2 z! S! E) ]& u) {, \( i
这里「格物」这个字,和希腊文里面「万物的衡量」是没有相差太远的。你「格物」,就是你懂得怎样在物质的中间找到它的规格,怎样去研究它,分析它,很严谨的了解这个物质。「格物致知」,也就是在物质的研究中间达到了科学的可能。所以在这里,东方并不是没有提到关于与物质的关系怎样产生科学的可能。西方也不是没有提到与心灵的关系产生的宗教的可能。因为就在普罗达哥拉斯以前一百年,就已经有了一个很重要的人叫做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 这两个都叫「哥拉斯」,一个是毕达哥拉斯,一个是普罗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是一个人有四职在他的身上;他是一个哲学家;他是一个数学家;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又是一个宗教家。很少人在这四方面同时是有天才的。他是一个哲学家,因为他在形上学的探讨里面提出了「数目是一切万有最基本的原先状态」 (The total universe is based on ultimate reality, and the ultimate reality of the universe is number.) 所以你要和谁讲话,在全世界你只要在电话机上面按数目就可以找到那个人了,对不对呢?你在每一个音乐的音里面可以找到振动的数目,对不对?你甚至在光的速度里面可以找到数目;不但在你头上的头发找到数目,在你整个身体的细胞找到数目,连整个宇宙的构成都是由原子的数目产生大小的分别。所以他在哲学界里面第一个提到 number is the basic and ultimate reality of composing everything existing in the world. 这个是从哲学方面。第二方面,他不但是哲学家,他也是一个几何学家,所以你们读过数学的人就知道有毕达哥拉斯的三角形定理,有没有?你还记得吗?' d& `5 F5 P! r5 {+ f
& n( b1 {4 g9 b% x- g0 Z7 q6 G
这毕达哥拉斯在几何学,在数学里面给我们带来的贡献,直到今天教育界不能否认的。 7 O+ j# @7 z) Y ?+ j* G# v + K; d9 [* V$ y" j9 ]$ y5 A第三样,毕达哥拉斯是一个音乐家,因为他就从「数」这方面来定音的高低,所以这是西方乐理里面第一个很有重要贡献的人。不但如此,他是宗教家。我不相信他曾经坐过飞机从希腊跑去找释迦牟尼,这两个人的时代差不多一样的。但是为什么他能够在那时候就找出了好象与释迦牟尼几乎相同的宗教理论,他认为人死了以后有一个永恒性存在,这永恒性要怎么样追求到最后的良善呢?所以他想,大概死了以后并没有办法就完了,所以在投胎转世,再追求,再追求不完,以后死了又再生、三生、四生、五、六、七、八生,这个叫做「六道轮回」。 所以在东方释迦牟尼有这个 reincarnation 的观念,在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也有 reincarnation 的观念。 这样说来,西方偏重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此外他并不是没有宗教观念在里面。而东方是着重心灵感应的宗教和形上学、唯心论的发展里面并不是没有格物致知的科学思想。只是我们看见东、西方都在寻找真理。而真理存在吗?真理存在。如果真理不存在,对真理感到需要的这个本能也不会存在。你不能说「我很爱吃香蕉」但是世界上没有香蕉。你不能说「我现在长大了需要结婚」但是世界上没有异性。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里面的需要」和「外面客观的存在」的这个事实的配合是一件很清楚的一个道理。而我们看见了,在宇宙中间几乎没有一个不存在的东西需要你继续不断的去思考、研究、甚至著书立说来护卫、来传扬的。% }6 ^0 F e& P4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