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李海涛8 j# d+ o* c9 P2 S( P1 c
. L9 m" M; y2 ~3 g: ]
日本发生史上最强大地震,引发核电站反应炉蒸汽爆炸导致核泄漏,令全球所有拥有和希望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开始检讨和反思核能发电的未来前景。加拿大作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大国,全国拥有5座核电站,其中3座都在安河。《加拿大都市报》在2009年曾经深入到离多伦多只有半小时车程的Pickering核电站采访,近距离体验“核”辐射。
4 x. b, |+ y: C- ~& n/ `: R! ?
6 w. [8 s9 v- M1 A5 A8 K( x4 t两年前访问Pickering核电站时,安河发电局新闻发言人泰德(Gretzner Ted)一路陪同,也可以说监控。911恐怖袭击后首次允许记者实地采访核电站,他要求记者的一举一动都要在他的视线之内,并且走动范围不要超过他所在的位置线。大有如入虎穴的感觉。 & }, J6 V; Q8 b) n6 \( Q. o5 \
/ q- K' U* d8 Q! |) |8 ?+ Y加拿大居无忧 * W3 d$ o. L4 R3 h- B, j( p
& X( y0 D- r# K. C
泰德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目前他没有看到Pickering核电站有什么危险,虽说日本的事件非常严重,但是日本和加拿大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发生事故的核电站正好处于地震中心点附近,事故的诱因是地震和海啸。大多伦多本地的地壳非常坚固稳定,从来没有也不会发生地震,更不用说海啸之类的极端地质性灾难。再加上Pickering核电站异常坚固的设计,反应堆的外壳是1.2米厚的水泥结构,隧道设计也非常坚固,即使有地震也能抗得住。此外还有强有力的备用电力设施,用于中止核反应,日本的灾难在于地震和海啸在第一时间把其电力设施损毁,导致其无法中止核反应。加拿大的核反应设备具有备份电源,有各种其它类型的应急发电装置,不会出现类似事故。他觉得不用看到日本的核危机就想到我们身边的核电站,两者不具可比性。
8 G$ X1 J9 q* Z p: m8 ^, Y& r2 z- y C9 t
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最近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说,加拿大的核电站是世界上最安全牢固的设计,有可靠的手段可以避免类似的核事故。在地址选择上,都是选择地质稳定安全的地点。
. e/ c( G X/ M# H/ G
. T/ O& b+ z8 \( K% n% x记者在杜咸区政府引发的《紧急应急手册》上看到,尽管地震不是加拿大的主要地质灾害,但是全年依然平均有50次人类可以感受到的地震,还有1400次由国家地震监测仪记录到的小地震。杜咸区曾经在1999年的6个月内,有过3次居民明显感受到的地震。 , O- _$ Z" B- x* y
+ \+ m, J: F( @
发电局接手武装保卫 + h8 U( m4 o- O1 R* `! j
) c+ n+ ^. e3 N% [9 N$ a O911之后,人们担心本地核电站遭遇恐怖袭击,以往Pickering核电站的防守是由杜咸区警队专门一个核电站安全分局。这个分局是在纽约911恐怖袭击之后成立的,专门负责该核电站安全保卫工作,防止核电站遭到蓄意破坏或者恐怖分子盗取核燃料。《加拿大都市报》记者在2009年访问核电站的时候,曾经见过这支保卫分队。他们驾驶着装甲车辆在核电站内部和周边巡逻,主要门卡处也有警员值班。他们的装备和特警分队一样,身穿灰色制服。当年的分局长已经升职到杜咸区警队任副总长。 " Y& r* [3 e% ?
- g4 H2 W/ z0 ] ]( b4 K2 h0 Q现任该分局局长、督察饶勒(Todd Rollauer)本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现在Pickering核电站的安保工作已经转交安河发电局负责,他们组建了自己的武装分队,警方现在正在移交另一个核电站(Darlington)的安保工作,警方现在只负责外围和宏观的保卫工作。
+ _3 ]/ ]/ ~; [- a* Y0 G* v9 x$ E. Z% g& }
安河发电局新闻发言人泰德证实了警方的说法,他表示现有的保安力量成员均来自特警和军队退役人员,都接受过严格的保安训练,装备和警方特勤毫无差异,安保状态也和原来一样,可以说固若金汤,真有恐怖袭击的话也很难得手。至于武装人员人数,他表示无法透露。 ( A) l, v4 h9 }. d% u8 A
! G2 `, q8 y3 A! O8 o
假设恐怖袭击来自湖面或者空中,比如飞机或者高速舰艇的自杀性袭击,地面是否设立了防空导弹系统或者水面舰艇拦截力量?泰德表示这属于机密无法仔细透露,但他表示他们和军方有密切合作,均有保安预案,对这些方式的袭击会有防备。
V, e2 l. i( f6 U, b9 K% d8 d/ N5 Q: Q/ G2 s/ l) | X' Q. E
核电安全分局局长饶勒表示,关于核电站安保的细节问题,属于联邦层面管辖的话题,也就意味着只有相关的人员才可以接触、讨论这些细节问题,因此爱莫能助。 7 ], _4 G9 w' s4 [9 G
! l, |6 d( t# \5 t记者本周二再次来到Pickering核电站,不过这次是从它附近的岸边眺望核电站。核电站西侧就是一个公园,除了一小段沙滩之外,就是几米高的峭壁,因此很难放下小船。距离核电站最近的下船点基本上在几公里以上,核电站附近水域上没有看到任何警告标示,也没有看到任何武装警戒船只,甚至官方或者民船。
* `+ B: w' [, r8 Z$ O0 `( j7 g3 K. J' c, Y" P/ M
CANDU技术加国独有
# r# h8 Z8 x8 T+ j* z1 A* ~9 X1 i1 _6 |+ R/ j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灾难,已经引发世人对看上去宁静异常的核电站的看法,把它们视为身边的核炸弹,民意的反对会使未来核电站的成本增加。瑞士政府看到日本的灾难之后,在3月13日宣布停止建造新核电站的计划。与此同时,安河却正在计划在Darlington建造两个新的核电站,反对者开始抗议,尽管加拿大和日本的核电站有所不同,他们还是反对建立新的核电站。 ' i2 m3 X% n. y, S: m: Z1 k$ C
6 n. W* b6 K$ C# G( c6 P
而就我们身边的情况来说,加拿大现在总共有5个核电厂,2个分别在New Brunswick和Quebec,其余3个在安河。泰德告诉记者由于寿命所限Pickering核电站将在9年后的2020年关闭,附近的Darlington核电站将在2014年进行升级,未来还会运营30到40年。安河未来需要建造新的核电站或者其它类型的电站,来弥补Pickering核电站关闭造成的电力缺口,因此新的核电站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 K+ h# H% r9 ?/ ~9 x8 Y
* @, S: _: e" V8 f1 n& M
去年公布的《安河能源长期计划》指出,考虑到核电的独特经济效益和环保特性,安河未来的电力供应50%靠核电,在未来10到15年会在现有核电量基础上再增加1万兆瓦电力。这就需要在Darlington用将近10年的时间修建两个新核反应堆。
6 [2 B% t/ z& `# N" w2 d
' w. Z+ V+ v, s! l+ q安河的能源顾问Tom Adams在接受《星报》采访时表示,全球核专家需要重新审视现行的核控制管理和对话机制,至少要对现行核电站进行一次安全普查。 . M8 ]( n+ U8 v, k* p$ w: h
+ }( B+ W4 j4 I* T( g另外一位在 Nova Scotia生的核专家称,日本的核危机实际上是全球核工业系统的一次爆炸。核反应灾难处理专家David Mosey认为,核电历来作为清洁和高效的能源,现在看来其公害性也不小。核反应行业应该仔细检查一次,发现一旦发生危机的处理难点。
* n* X0 L7 O- z4 J3 o! c9 Q7 _/ l6 ~; C0 h* D' Z+ Y; D, j+ J
安河的能源顾问Tom Adams担心,日本的核事故会影响加拿大拥有自主产权的CANDU核反应堆在全球的推广和销售,自2009年以来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新买家。过去发生的核灾难,让各国的核工业标准都得以收紧,不过这是件好事情,但也等于增加了核电站的成本。比如现在法国正在芬兰建设的核电站,由于要增加安全标准,其费用要增加得多。 # Y ^7 W" t1 L) c( l' I+ [
/ w W3 B' Z- H ^, b
4 c3 N( A- i* M6 n7 K, f网民众说纷纭 + S: I; I+ Z' @9 E' ?! c
3 z$ g/ b) x/ p" b& I《星报》读者Spyder11:尽管核电还是一种很好的能源,但依旧有不少人看到日本事故后会喊着停止使用核电,但是有什么好的替代品吗?核电可以提供9800兆瓦的电力,风力发电设计发电量为1600兆瓦的实际只能产出129兆瓦。风力发电胜在安全,而核电总体来看也很安全。日本福岛的核电站建于1970年,也就是说它是1960年代的技术,这次遭受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和接踵而来的巨大海啸才造成如此后果。加拿大的核电站不会遭受这种地质灾害,而且设计更为现代和安全,因此不必担心。 ( { B9 L9 H: U$ y9 h
. A9 H% J2 v/ E& [网民读者grumpy1:核污染是慢性的后果是持久的,就像前苏联的核事故,当场死不了多少,后来却影响几代人。火力发电污染严重,可是在过去200年有多少人是因为受火力发电影响而死的?
" E G- K# n* r! B& _
" K0 J C5 [: ZPickering居民accountable:作为核电站附近的居民他十分担心核电站的安危,他记得当地政府承诺过在当地安装警报器,并且每年进行核污染警报演习两次,以便让民众知道如何应对灾难。但是他好像从来没听见那些警报响过,安省政府、安河电力局和当地政府谁负责拉警报都不清楚。 & s8 ]6 b C' _& y, j( U
9 j. V# @6 B8 O; o
Burlington Retiree:大家不会忘记发生在1912年的泰坦尼克号,它教会了人们知道什么样的船容易沉,什么样的船沉得快。现在也一样,核电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从日本的事故中就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不建造核电站可以省下很多资金,也可以避免毁灭性的灾难。
~& g4 }& w6 w" ?0 l9 |7 _: G0 d. M3 [$ f) i; n
cb77:绿色和平组织一直觉得不少核电站建在地震带上,因此非常的不安全。那么他们应该支持核电站建在稳固的安河地壳上,安河的基础是加拿大地壳(Canadian shield),日本的灾难怎么也不会发生在这里。没有了核电,我们除了燃煤发电之外则别无选择。 " }4 k- x3 j6 X' t7 _! }+ ?# W
1 i9 H9 z& K6 m. v5 f
R. Wright:要建造更多的安全性更高的核电站,因为目前来看核电是最干净的能源,在正常情况下对环境的污染是最小的。风能和太阳能虽好,但是产出量太低。节约能源的号召虽然好,但事实是商业和人口都在发展,能源的需求量还是在不断增加,那点节约微不足道。 0 U) f( M2 j; n2 n7 @
: I2 n( Z) P0 T
enufisenuf:日本的地震是有史以来第五大地震,这种事情发生的机率很小,以这种极端的事件来要求所有的核电站是不科学的,总的来说核电还是很安全的。
6 q& j) h& r, C; } k9 F- q, F) F6 [3 ~1 V5 \) R/ {8 X
* g# w/ O4 e7 G/ f2 }5 E
安全可靠的CANDU核技术 5 H1 [ S" `5 A! Q% S# w4 u+ m% J
) D) r: J4 U, \3 B( y. ]6 h* L
加拿大CANDU核技术是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加拿大专利技术,CANDU堆对燃料温度的快速变化有很强的和非常迅速的负反应性反馈抑制能力,这是根本的固有安全特性。此外,不用停反应堆就可以更换核燃料,可以使过核燃料充分燃烧,也可以避免对冷却剂系统的放射性污染。 ) O4 h, ^5 I: B
# E! {/ }4 q `" E8 |除了有利的固有安全特性之外,CANDU堆还设置了一系列专设安全系统,独立设置的真空塔。一旦核反应堆发生事故,高压蒸汽无法排出形成爆炸隐患的时候,真空塔可以在2秒之内把核反应堆内的高压蒸汽抽走,塔内顶端的冷却水随即释放,把高压蒸汽化解,从而阻止类似前苏联核电站爆炸的发生。
' m7 R4 m) U3 Y# Y' I: @' V, \) I' e8 L; }1 I/ |# }
CANDU设计特点也有利于防御严重事故。CANDU堆芯是水平压力管栅式堆芯,也就是承压边界是由几百个小 直径的水平压力管组成,每根压力管内装有简单短小的核燃料棒束,这是加拿大专利技术。高压冷却剂从棒束中间的缝隙间冲刷流过,同时不断地把燃料组件中的热量带走, 从而避免了高压水力弹棒等一类事故。
! O3 x: p! U, i4 M) k0 n! |: V7 G7 Z1 K2 O
由于燃料棒束组件简单短小,又加上反应堆堆芯是水平管道式的,这为不停堆双 向装卸燃料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停堆换料可以用来优化堆芯中子物理特性,还可以使过剩反应性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在控制系统故障时仅对单个控制装置处置,从根本上提高了堆的固有安全性。万一出现极端的严重事故,即使个别压力管可能失效,但不会发生整体丧失功能的极端事故,所以不会发生高压熔融喷射的可能。 3 r4 z6 T! B$ [
4 y [; d( X: u4 Y高51米的真空负压室是核电站紧急应变的主要建筑,它连接着8个核反应堆,一旦哪个反应堆出现问题,高压蒸汽无法排出即将发生高压爆炸时,真空负压室可以在瞬间将反应堆内的高压蒸汽抽空,并利用真空负压室顶部储存的冷却水将蒸汽迅速冷却,从而排除爆炸的可能。这一技术也是CANDU核反应技术的一部分。
; c, }# A/ q; q% E3 K
# V' L/ |6 p2 S自1962年加拿大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CANDU原型堆示范电厂NPD(20 MW)以来,全球已建成的CANDU机组共有30多座,大部分是分布在加拿大国内。从80年代中期开始,CANDU产品逐步进入国际市场,在世界核电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这种堆型仍然较快地发展到了加拿大以外的6个国家。仅从1991年以来就有7个CANDU机组项目签约,其中四个已经全部按时按预算建成投产,三个在韩国,一个在罗马尼亚;另外,秦山三期的两台CANDU-6机组也即将建成投产,还有罗马尼亚的第二个CANDU机组正在建设中。 / \4 b- F1 Z' w$ u# u
" y+ y# g2 ]; I/ A @+ {
CANDU基本特点经受了几十年来的实践检验,相关的一些发展优势为这种反应堆技术的不断发展改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