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5|回复: 14

我出个下联给各位对对:潜学当如钱学森

[复制链接]
鲜花(1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4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 V4 X* E% X" A1 w9 i7 d% Q, N
潜学当如钱学森
鲜花(79)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4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5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瞬悟莫非孙悟空?
鲜花(95)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5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默记堪比郭末若
鲜花(12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竟陵残雪 于 2011-3-16 01:03 编辑
7 i5 L& Q+ ?6 O! e( b0 o, G1 K1 g. q+ W: K
讲经休是蒋经国 ●○○●●○●4 l* j9 B& u! J7 f: O/ E/ E$ }
潜学当如钱学森 ○●○○○●○  `$ @: {4 p5 B5 Y
3 U6 R0 z& w# J" D
: w/ ]( g4 }6 s; v# [! M
本来对句是“讲经莫是蒋经国”,犯孤平了,“莫”改“休”,却失“工对”了。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6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经莫是蒋经国:这句应该不是孤平。只有极少数人认为,不论何处,两仄夹一平就是孤平。7 n) n1 M: A) J" G6 B$ a. Z
再者,下联的潜字,救了上联的讲字。 这里还是有个说法的,叫首字仄拗平救。唐诗里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瓮头竹叶经春熟句, 杜牧那首一面妖桃千里蹄 (好像是,记不清了。)" p5 U6 y- q/ E2 l5 n1 i
所以呢,只谈格律的话,讲经莫是蒋经国是正体。. y' ~4 W9 K' Z2 h7 @0 N: I

! R9 A8 {1 {- g3 x9 r% A5 y0 I$ L/ m5 p6 L; ]6 b& J

* }" |; |. V# m9 k: }
讲经休是蒋经国 ●○○●●○●+ Z  o( x+ s$ b0 e! m
潜学当如钱学森 ○●○○○●○1 E( A# a& j8 y) [% u
, {  W; f$ R+ w% x# B

, w3 f4 [# W) u& {- \8 H. Z+ j6 n本来对句是“讲经莫是蒋经国”,犯孤平了,“莫”改“休”,却失“工对”了。8 i1 r- l# Z- U6 V7 c! O
竟陵残雪 发表于 2011-3-16 00:5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那句似乎的确不是孤平,不过关于拗救,诗律=联律?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6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律归根到底是脱胎于诗律。尤其这种二二三的七言对联,如果有悖于诗律,应该算不上好对联。
' I5 G5 u4 Q9 U% w5 n我认为所谓的孤平,有三种:
# B+ `6 n: Q# k1 @  L1。最典型的那种(对句的第三字)。这种孤平,必救。全唐诗中只有一两句犯这种孤平的。
; x: Y) Y7 i, t$ Z! {% g2。尾节三字,不能两仄夹一平(小孤平),两平夹一仄,三连仄或三连平。比如这个下联本身,就不是标准的律句。这种,唐宋人都会去救。; ]; i  \/ I' A* Q8 O& S( A# w% H' N0 H
3。也就是除了第一第二种以外,其他位置上的两仄夹一平。这种很多人认为,可救可不救。
7 h1 K) P3 I3 z0 t: f4 ^# J' k3 ], J
$ B) n# I( [6 F  h' B& m# a. I9 ~7 M* j4 ^% z9 N

8 A" S4 X2 U9 t1 E4 G. U
那句似乎的确不是孤平,不过关于拗救,诗律=联律?
. u  u2 w8 I# a3 L4 c沧海月明 发表于 2011-3-16 21:00
鲜花(17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过分拘泥平仄,汉语新四声改革早就把平仄搞得不伦不类。
大型搬家
鲜花(17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自己也对一个:
  f/ w  L' |$ U1 g0 a+ V+ \/ A1 b/ z/ ~, T5 e' G
养修可仿杨修品# B5 |6 |# N) |/ {2 X
潜学当如钱学森
' `5 A- r4 g5 L2 {6 M7 c2 E

- v! S# D+ C& H* h" u2 r杨修品,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云南昆明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7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联律归根到底是脱胎于诗律。尤其这种二二三的七言对联,如果有悖于诗律,应该算不上好对联。: L, c& K6 o/ @- U, \
我认为所谓的孤平,有三种:7 z/ Y3 G# {& \( f2 d
1。最典型的那种(对句的第三字)。这种孤平,必救。全唐诗中只有一两句犯这种孤平的。1 v* \2 W9 W( \$ W
2 ...
; A, U% W3 e4 |0 M( z# i萍水巷 发表于 2011-3-16 22:45

$ L1 f( v& T7 q! f; ?: |$ P, p+ D附议第3种很多人认为可救可不救,但个人避之~~. G: ]' n* V4 ?7 T' G
至于将拗救运用于对联,咳咳,暂时保留个人观点~~
鲜花(17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是可以拗救的,古已有之。武大古汉语专业退休教授、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戴子介先生也曾和我大致讲过。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这个的确有,不否认,只是有争议,所以。。。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如果出对有拗字,在对句中救了,从常理上,至少不应该比不救的不好。( X/ @- O+ w" P+ j0 g  y, m
您说在这一点上有争议,请您举例说说是什么样的争议,我也可以好好学习一下。
- G, L: R( q3 e& a3 B+ q% N
2 t. n5 _+ `; i0 U  s3 G1 H# ]# w! m2 s0 \- u* X3 S
这个的确有,不否认,只是有争议,所以。。。% c  m# n" m# I
沧海月明 发表于 2011-3-17 20:44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1-3-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自然是救了比不救的要好。无他,只是我个人,不太赞成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对联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9 02:49 , Processed in 0.14853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