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2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6 g* Y6 z# _- w' [
babyABC.taobao.com( l# t# R4 A p7 p
张文质家教讲演录
$ l+ W3 ~0 a ^$ r) ^$ J5 ~7 U$ f. J j" _
【内容简介】
# K5 X( G' Z5 m+ c 张文质家教讲演录: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一日为父,终身为父;一日为父,也是终身为师。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几乎就是终身性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天资唤醒得越早越容易发展,天资唤醒得越早越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建立自信。父母要尽全力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望和厌烦,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你和他在一起,你带领着他,你站在他身后。努力让孩子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对他形成对污秽、邪恶的免疫力和抵御力大有帮助。无论你到哪里谋生,无论你生活多艰辛,请一定带上你的孩子。孩子不在你身边,孩子就在更多的危险之中。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人生的很多麻烦都是因为没有生活在自己家里造成的。因为疼爱,所以慈悲。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每个生命都蕴含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 G& F7 h# l3 p9 {
% J8 K3 w D/ |6 w
■代序(1)
+ ?& T- l+ `: U1 M 欢迎你加入"1+1新父母"行动
5 g2 A; U6 Q# n6 p; t, g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家庭生活幸福的程度。无论父母的事业多么成功,孩子的教育一旦失败,整个家庭就陷入灾难。 4 e! T) i5 }2 P- ]. I" M/ A ^) q! w
中国的教育遇到了新的问题。中国的孩子从来没有像今天的孩子这样生活在种种诱惑和痛苦之中,中国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的父母这样生活在惶惶不安和忧虑之中。 % P" Z9 P: Y( n: A1 v% p; M' U
父母亲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亲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
0 N; W+ U) ~1 r* S 直到孩子在学校成为"差生",成为"问题儿童",父母才开始请求学校的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提供特别的关照。 2 @8 [# i4 C. {3 k( p b" x
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o5 A5 r% T4 C% Q: F& b' {
中国的父母愿意为孩子出钱,他们让孩子进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但他们忘记了,最需要受教育的,恰恰是孩子的父母自己。
, G# z% M% Y1 S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 $ w, _$ T8 { m; |, q+ |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既在校长那里,也在家长这边。
+ ]$ p! N2 E6 g! R( p 中国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 S+ q8 t) Z$ W6 M, \; b: `$ _ 世界各国教育的竞争,与其看做是学校教育的竞争,不如看做是家庭教育的竞争。家庭教育的成败,同样决定学校教育的成败。国运的兴衰,既掌握在政治家的手中,同样掌握在家长的手中。为了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家庭教育。
: A# t8 W g5 e) l3 H' `, h "1+1新父母"行动,因应中国家庭教育的现实与世界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由在中国当代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领域卓有影响力的教育学者刘良华教授与张文质先生领衔主持,共同致力于探究家庭教育中的核心价值、努力破解令人忧虑的教育困境,使新家庭教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以型塑下一代新父母与新儿童。只有父母改变才能引发儿童的改变,只有儿童改变,中国才有更美好的未来。 / {! k: ]3 N: [( n2 y) B
"1+1",就是教育专家和名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
& F8 }3 D) w: @5 H "1+1",就是共同致力于缔造更健全的社会与更健康的家庭。 ! H5 R& t9 A$ I
"1+1",就是新家庭教育理念与行动。 , C" s0 B$ C/ W( e1 y$ \) b
 代序(2)( A! p' k2 i4 P5 |) \" _
"1+1",就是学校与家庭的携手共进。
) _4 r* v% F: H! q+ O# T "1+1",就是父母与儿童至真至诚的情意。 4 n. u ?) X0 A! T' X* J$ u
"1+1",就是父母与儿童的相互润泽、相互成全。
X# ? ?, I P* n& i- b; H "1+1",就是新父母与新儿童。
& Z1 a: R- C0 d' P2 h# P7 K) f "1+1",就是有爱、有梦、有未来。 / U0 e# l4 _0 c! V: w: X$ m/ l
, C9 d9 M, J, i! X! \8 X! t5 l
卷一(1)
5 r2 G' D6 ~! W9 B 8 w) e& ?! {5 ]& `4 H
■ 征人启事,寻找一个好母亲 3 Z4 y+ b9 N, k
■ 太太怀孕,我发现满街都是孕妇
2 ]7 I) ?/ d3 t" G$ e6 e$ D8 S ■ 孩子唤醒了我们身上的智慧
1 T9 {! \1 }/ I* G4 S# \- g ■ 我长了一张生有女儿的脸 2 ^; y! @5 r! }7 ?' [" w
■ 让"坏孩子"早点结婚
' \9 p& _1 p' [* }( l9 z' j7 X t
$ {% J. f. K: A3 U5 t6 r+ t; A# `9 l5 K ■ 征人启事,寻找一个好母亲
8 k b7 m0 O$ b3 W, ?3 J 我今天讲的总的主题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要想改变孩子,所有的改变首先都要从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孩子就可能改变。通过父母的改变,家庭文化的改变,一个孩子就可能获得更好的成长空间。孩子不能选择父母,他拥有什么样的父母,是他命运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作为父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能够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孩子的一件幸事。所以我思考的主题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今天我们怎么做父母"或者是"今天的新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 5 t: _1 ^; }( l
我第一讲的主题是"孩子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我的一个身份和在座的不少朋友是一样的,我也是一位父亲,我的女儿张格嫣予今年已经18岁了。在这18年时间里,我从事过很多的工作,在不少领域费心地投入自己的研究,但是在我看来,可能最要紧的工作就是养育孩子这件事。我实在无法说出还有什么工作比这更为重要,更需要我这么劳神用心。有时还会这样想,为人父母,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你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谁能教你做得更好啊? 7 ~+ W z- H+ H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雪莉•卡特史考特还曾戏拟了一则"征人启事",要寻找一个好母亲。她的方式有点夸张,说的却是好母亲最重要的品格: : d c4 N n- A6 V
有耐心,愿意牺牲、奉献自己的身体(如果是领养,则不需要身体)来创造、孕育、滋养、指引、照顾一个新生命。一定要能胜任极端繁重的工作,职责包括关爱、支持、发展自信心,指导、辅导咨询、老师等。需要有做家务事的经历,不限领域,包括:清洁、烹饪、洗衣、熨衣服、缝纫、保姆、司机等(或可以安排其他人担任类似工作)。工作前景:与人分享喜悦与失望,庆祝所有的第一次,仪式的传承,在合宜的时机传授智能,在恰当的时刻做训练。应征者必须温柔,坚强,聪明,有趣,热爱教导与学习,能安慰人,有同情心,值得尊重,不畏艰难,最重要的是要很有弹性。完美主义者勿试。
3 _6 d# X4 i# c( p 你看这位雪莉•卡特史考特所要求的,哪里是个母亲,简直是个圣人了,也许好母亲就是这么勤勉、多才而又要克己。好的母亲、好的父亲总是极端稀缺的,成为好父母看来实在不容易。 H3 |& B! D4 b- [. K- n
这一点,作为父亲的著名作家、画家黄永玉先生的表达同样令人难忘:"孩子是我们的甜美,也是我们的悲伤,是我们的骨肉,我们的心。"我还要接着说,为人父母其实就是怀揣梦想和责任,把孩子的生命带到远方的人。
& }; t5 ?- a! x4 c+ k 孩子的未来在父母的手心上。 ) o" x/ @) X# @, [$ u( d
■ 太太怀孕,我发现满街都是孕妇
1 i. O5 S" C8 J1 v3 q( f+ ~, H2 f' | 当我太太怀孕以后,我一上街就发现满街都是孕妇,这种感觉非常奇怪,因为原来你走在街头是不大看得到怀孕的人的,不是街头没有,而是你的眼睛好像被其他你想看的东西"遮蔽"了。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你不再熟视无睹,不再视而不见,有人夸张地说, 在一个热闹街市,大概每隔50米就会走着一个怀孕的女士。当你的太太怀着一个你最珍爱的生命的时候,你的眼睛似乎也装上了一个特殊的视力器,你首先要看到的就是和你太太一样幸福而行动有点不便的人,她们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突然一个个出现在你的面前。同时你还会变得特别的敏感,' o# M8 P1 r$ }; m. f& C
走在街上,任何的危险所在,或其他不安全因素,你的反应同样会比平时敏捷得多,好像一眼就能看得到。这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更是一种文化的本能,保护孩子,关爱家人,不需要"讲道理",你所受的教育、形成的文化会自然而然地"指挥"着你的行动。 ) q% }" C, p/ B
等我孩子出生以后,我每天最为关心的往往就是天气变化。那个时候,了解天气动态不像今天这样方便,只要上个网络随时可以查询,或挂个电话也可以了解具体的天气状况。那时最主要的是要等电视里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因为我基本不看新闻联播,就变成要守候着时间,等到晚上七点半了,赶快打开电视看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关心气温的变化成了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的身体中大概有各种各样的"责任的时钟",到了某个因为具体的需要而被确定下来的时刻,它自然就会响起来。所以也可以说爱即是一种付出,当你坚持着这样的付出时,爱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当然这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不是一种完全被动的给予。当你充满爱意地去做一件事情,你哪怕只是为了给孩子洗一个杯子,洗一件衣服,有没有情感贯注其中,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件事情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爱,这个时候就是对平平常常生活的照亮,它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回馈,我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就是人活着最重要的意义与最大的快乐。 有一个教育家曾经写到:在一个好父亲或者好母亲身上总是父性和母性兼而有之的,你呵护自己的爱人与孩子,怎么细致都并不为过。不要担心别人议论你不像个男人或者过于婆婆妈妈,人性的闪耀一定是美的,即使不为人知,甚至不为人理解也不要紧,它闪耀之时就是价值,你所爱的人会受惠的,当他们受惠时,你自己也在受惠。 : T* X% |+ ~4 A/ b1 K% g @- f
, I Q* Q( @4 Y9 A
■ 孩子唤醒了我们身上的智慧
) s4 s4 |8 c' ]7 u% B* z* q 人身上很多智慧储藏在那里,如果不用,不及时加以训练,这样的智慧也是会慢慢减少或丢失的。比如说你看街上的一个孩子,你大体可以判断他有多大年龄,但要具体到几岁甚至几岁几个月那就非常难了。也许可以这样说,只有那些特别用心于自己孩子一天天成长的父母,他们才开发了自己身上这样的观察和判断的智慧。我想说一句玩笑话,如果你看到一个陌生的小孩,你对他年龄判断误差越小,大概你在自己孩子身上用心就越多。人有很多的能力,你不必刻意去培养,因为有的能力是属于大脑的,有的是属于心的,属于心的,心尽到了,能力也就会
& v3 K" _4 o, b; `% F5 h* c* O有了。以前常常有以工作或所谓的事业为最大责任的父母,长期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回家时甚至与孩子彼此都无法辨认了,这样的故事在我看来,大体上都让人有些心酸,有的甚至就是人间的悲剧。 W! s/ M8 B6 s7 T
我的女儿生下来以后,一直体弱多病,我们几乎半个多月就要送她到一次医院。孩子的童年是围着医院打转的,我记熟了我居住的城市大医院、专业的儿科医院所有名医的名字,还包括有些名医的家庭住址,名医在医院之外各处诊所的坐诊时间,现在18年过去了,就是讲座这会儿我还记得他们中很多人的名字。可以说,你孩子如果成长不是那么顺利,父母的心也会变得"轻" 得多--因为疼爱,所以慈悲,从孩子身上你就可以看到,生而为人,从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即使你付出很多爱很多用心,但你并不一定就能完全把握孩子成长的轨迹,把握孩子
# w8 {3 S5 P/ f6 w2 u& `: s! y* ~生命成长的状态,每个生命都蕴涵着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我们用心于他的点点滴滴,陪伴他每天的生活,其实就是作为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0 S4 r4 f' A' s) T 如果要把以上我从自己孩子成长所得到的感悟概括一下,就是你有一个孩子之后,你看世界,你看人,你看生活,你看自己的目光都在发生变化。你有时候会以父亲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有时候你甚至还会以母亲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当然更多的时候你也会以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似乎可以这样说,当你又变成一个孩子了,你才会更能理解孩子,疼爱孩子--也正是你以这样不同的目光去看世界,你用这样不同的态度去对待人,你用一种慈爱的心肠对待自己的孩子,所以18年,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相貌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这个变化又不仅仅是
5 C5 L4 d7 q4 h ?年龄增长所造成的结果,这里也有孩子的功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