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文章来源: 财经日报 于 2005-11-29 18:51:58  
/ m1 r6 H. V& C. L. o& g 
& y/ Q; X2 f6 Q  N! \" n  
  c9 h6 E& o/ l& ~5 m) T  
* k" B( `+ v( N! Q. R这是一项“中国之最”:一位老人在哈尔滨某医院住院66天,住院费用139.7万元,平均每天2万多元。而病人家属又在医生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急用,合计耗资达550万元。7 h: A7 t+ V1 p- A) T/ J5 ]5 q7 ` 
  0 x% k- M7 t0 Y: c$ r/ u' C5 e 
  但几百万元的花费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今年8月6日,老人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   
/ g; O- F/ c6 _* t8 a) _   
7 {; e4 i& l+ c6 p1 G* b0 H! u  这位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用的老人名叫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一年前,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二附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 ^& `- C9 v( |3 X  H% F2 l  1 z: k* T9 x4 d. i% v  ?7 F) O 
  出于对巨额费用的不解,患者家属先后写了100多封举报信投递给相关部门。11月下旬,中纪委、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监察部驻卫生部监察局联手组成调查组,赴哈尔滨对此事进行调查。+ l7 y; w9 V" L( a5 ? 
  5 y* k' @- e3 I 
  “二附院被调查的人员今晚离开北京,现在中纪委调查组的人已把核实过的相关资料拿走了。”患者翁文辉的长子翁强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 n+ K( G7 e) ?! G- K6 n$ \  / p0 m  t& j; a 
  为了父亲的生命,钱,似乎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但是67天花费500多万元,却让翁强感到纳闷。% }1 z/ u2 T: i 
  ! W7 }: L3 `1 l* a9 `* M5 q. ] 
  “66天共有3025份化验单,我手中有一叠的调查报告,但是其中只有35份是合格的。”翁强气愤地说,“7月25日和8月1日,这两天每天的输液量将近一吨,7月25日输了78604ml,合1572.08斤,8月1日输了69307ml,合1386.14斤,如果是正常的人,输液也能输死,更何况一个病人,谁的心功能有这样好?” 6 ^8 W' |5 F. X7 l7 A, C 
4 z* z' g7 T5 `* z+ y* M9 M" J) y& w 
  二附院一位医生对此表示,从血液治疗的角度看,无法判断这些输液量是否超量。! O" ?& t4 Y- g1 { 
   
# N" `5 W. B2 e  翁强还告诉记者,他父亲住院期间,“66天做了588次血糖分析,299次肾功能检查,平均每天4.5次,而且每天都乘4,我不知道这个4倍是什么意思?66天做了血气分析379次,化验血糖输液1692次,输血968次……” - n! a" ^- u; X 
 
+ X3 X( g' [2 s( e7 V  记者在翁文辉的“住院病人费用明细单”上发现,恶性淋巴瘤病症禁用药物“尊怡”每天都有使用记录。3 C: J( `6 C. U% ~' ` 
  / S# u4 ]5 x; K8 V( v# g% b, K 
  “最让我弄不明白的是我父亲在8月6日去世,但是8月8日还在做痰培养的检验。”翁强表示,“我父亲住院66天,医院收了88天的钱,而且到了8月15日结账时,预交款剩余的8万元成了零。”  
  u! i. s2 h' D0 E* w4 a4 d2 f6 g+ K  A  Y4 v) C 
  对于患者家属强烈质疑药费和化验费,二附院调查组于9月下旬向患者家属递交了一份初步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显示,在用药方面,医院不是多收了就是漏收了,没有一份收费单据合格;化验方面,收费单比报告单多出128次,2119份病房化验报告单中,合格的只有35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