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2|回复: 2

衰退或复苏只是标签而已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现下,从凡俗市井到华尔街,再到宾夕法尼亚大街,所有人都在谈论着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后者很可能再度一头扎进衰退的深渊。0 O3 o( B, S% g

9 q; g! b$ H0 K( F  E9 _" o  不必说,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一话题不但是有趣的,而且是重要的,生死攸关的,不过对于其他人而言,这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是的,重要的不是标签,而是标签之下的现实。
0 x3 O8 N, D: W2 n3 N! L
; F0 \% l1 {4 O1 h5 _. h! ?% |  无论你是否觉得我们的宏观经济即将坠回一场技术面的衰退,或者哪怕你觉得我们从来没有走出过第一场衰退,这都不会妨碍所有人达成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即,我们的经济现在确实是太虚弱了。0 }3 Q1 y" {+ T% o( L0 g, h
! D0 j2 ?6 M( a3 C8 \
  至少在我们的身边,还处处可以嗅到衰退的气息。我们仍然没有充分的就业机会,每个人的未来都满是变数,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疑虑。
- z. g# h( P+ U2 R1 }6 |+ Z2 I8 m" h- R, h' e/ Q
  我们原以为经济可以顺利地加速走出衰退,重新回到正轨,然而只是有那么一两个增长速度超过平均水准的季度,之后经济的脚步便再度艰难起来。' g' o7 y6 R% X7 U
" L5 o. b( e! x# W5 }" b
  当然,成长归根结底是真实的,可问题在于,这成长并非是以那些可持续的因素作为基础:企业面的开支是为了重建库存和更换不能不更换的设备;出口增长只是从近乎崩溃的全球贸易局面中反弹;至于购买力,很大程度上是托财政刺激的福。
9 R' ~' t7 `- W! w  N3 `0 s) k0 K1 M5 G2 z$ k' h4 Z! I
  现在,所有前述这些增长推动因素都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在未来的地平线上,我们却看不到任何可以代替它们的东西。
/ L, L! [" U: r( m* [7 F
% c! A) S+ \- L0 ]  相反,在真正典型意义的复苏当中,向住宅市场的投资会帮助经济走出衰退。低利率和压抑已久的需求会刺激住宅销售和开工,直接推动住宅建筑行业和相关行业的雇工人数增长,比如家具行业就是最明显的受益者之一。2 j! ?( I4 Y. c& k2 r

! i7 s# U( z+ x; b  与此同时,由于消费者和企业开始购买那些他们长期以来一直推迟购买的耐久财,由于企业开始重建自己的库存,制造业也会迎来反弹的机会。当建筑行业和制造业重新开始雇用人手,复苏就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信心将回到人们当中,企业也会乐于为了增长投资,而非仅仅淘汰那些非淘汰不可的设备。
+ F$ x4 h4 \0 u6 q( y. w' \1 }( v& I" v8 e8 R* Z' z4 m& Z
  于是,经济增长的齿轮便严丝合缝地咬合了起来。; y: p: a8 o  k' N: H; f8 }
( C$ S1 y. c" Q. x. d) W
  现在,我们的经济必须努力在没有住宅建筑因素强力支撑的情况下独力走向复苏的目标,这种局面1927年以来还是首次出现。诚然,针对住宅消费者的税务优惠一度成功地刺激了住宅建筑活动,但是伴随优惠的消失,住宅建筑又重归沉寂,自然,销售情况和住宅价格的走势也可想而知。
; j! f) s+ ?  n- m: d' m% w6 q
7 a& R8 Z, b' P% w. m6 ], Y  虽然现实是令人失望的,但是我们努力走出这巨大衰退的脚步是如此蹒跚,实话说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奇。大多数专家都预见到了眼前的这一切,包括联储和白宫的经济学家在内,甚至一部分新闻业者也都早有洞察。
. X2 l0 O. r  ]* a# b
$ m& y; D; @" v  遗憾的是,一些过分乐观的分析师和投资者却会错了意,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复苏会遵从一个简单的法则,即衰退多严重,复苏就多猛烈。这样的法则不能说从不存在,比如在195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大规模的衰退之后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复苏。5 y8 B& p1 E7 r. R1 b
" M1 u0 B3 ^1 R) `) [
  不过,若是我们更加详细地分析历史记录,就会发现,当我们经历那种与信贷危机挂钩的衰退,或者与资产泡沫挂钩的衰退时,复苏的脚步就明显要迟缓和乏力得多。这种猛烈的急性疾病,治愈的速度往往来得更慢。, z3 M. w; d" }" C" F( P

- k/ p. u1 N3 S; D: y. C* V- m  与此同时,当消费者和银行修补自己的财务状况时,经济确实可以实现增长,只是速度极为迟缓。
) D. r2 {* [/ M; Q: i7 m7 y, X2 X. c) D, j2 s, g, X
  通过对全球经济过去的衰退史进行研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们发现,在经济开始再度增长之后,信贷通常都要再额外收缩六个月的时间,而住宅价格继续下跌的时间很可能会超过两年。! y3 W$ Q. F3 k4 @& A& ]2 I

4 U1 g2 R$ V; k; r; O  住宅价格的下跌对我们的复苏是尤其有害的,因为美国家庭的消费实际上仍然高度依赖贷款。住宅价格下跌5%,就足以让一个家庭的财富100%消失。: p& P) N/ b  ~4 e9 ~

& `, u0 P& q, N. A& {. i" W  归根结底,在局面崩溃之前,家庭财富正是购买力的最重要根源之一——无论现在你说那是真实的财富还是幻象——然而现在,人们想的都是如何保住手中的财产,而不是如何继续开支,毕竟他们剩下的财产已经不多了。
# w1 w8 A, z: D; y, w. L% ?
: ^7 O! m4 V* g# o  将眼下的衰退和大萧条拿来进行比较,这种做法虽然不免陈词滥调的嫌疑,但是绝非全无意义。尽管我们当前经济恶化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足以和1930年代相提并论,但是这两段历史确实至少在一个方面是有着共通之处的:哪怕经济确实已经在增长,在技术面上说来已经走出了衰退,但是人们的感觉长时间当中都将依然是极为糟糕。- E3 R; ~6 ?' i$ n% j
4 M- u; S5 {  V
  在大多数公众的印象中,所谓大萧条时代应该是从1929年直到1940年,从股市崩盘直到全部美国家庭都动员起来与纳粹作战。
4 k# g. x$ Z! L2 {4 L6 |/ _0 T0 ^/ e4 f6 Z8 k: N5 f( E
  不过,在经济历史学家的眼中,所谓大萧条时代其实是由两段各自独立的衰退周期组成,其间发生过一次复苏,只是几乎没有人能够感觉得到。第一段衰退结束于1933年3月,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在这段时期之中下滑了26%,而失业率飞涨到了25%左右。9 L/ w9 i  x# n$ J
0 J9 o- F( l4 M2 ~8 n
  之后,经济便进入了增长轨道,直到1937年5月,这段时间,国内生产总值收复了所有失地。在其间的一个季度中,国内生产总值曾经获得了47%的惊人增长年率。不过,即便如此,到1937年,失业率也才降低到14%,远远高过股市崩盘之前的5%。4 t& i& y7 v: M" ]+ c2 q7 o: W$ E/ V
3 [, ^& g( K  t" J/ {
  尽管有1933年到1937年的增长,但是在普通人眼中和心中,大萧条根本就没有结束,归根结底,因为失业率还是太高。
1 S9 V% l0 t; r- K! ]# R" T1 Z
/ q( n5 }8 Q; t$ v4 ^/ e( M9 E  无论当年还是现在,事情的本质都是一样,衰退或者复苏的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实,是就业机会,是人们的感受。(子衿)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8-31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43) 鸡蛋(0)
发表于 2010-8-3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这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31 22:21 , Processed in 0.10603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