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现在,故事已经进入了高潮。伴随赫德(Mark Hurd)的黯然去职,愈来愈多的细节,愈来愈多富有戏剧性和神秘色彩的内容被大白于天下,人们终于明白,赫德确实已经改变了惠普。
/ X2 E4 ?& m- v+ t9 l# u; X: ^' b8 e; w8 P; R, ?& n6 K @5 a; v
华尔街被他大刀阔斧削减成本的魄力所倾倒,但是雇员们却不见得是一样的想法。他为惠普带来了更多的变化,一系列重大的行动改造了惠普曾经宽松的、家庭式的企业文化,在这一点上,他倒是与其前任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可以说是彻底扼杀了传统的惠普之道。
$ x3 j8 m# m6 k4 U [/ p
$ p; J: @; ^2 u/ w" ^ 赫德在任期间,惠普(HPQ)变成了一个必须分外拼命才能保住职位的地方,而且与此同时,公司对于革新的强调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5 ^4 J& R# g {5 @+ [2 S
' {8 D+ f% f" r* {
一些前雇员和现雇员纷纷表示,在赫德治下,惠普曾经富有校园味道的环境已经变得糟糕透顶。
- _* }* o/ I7 Q% x
7 V, G1 |$ f9 h1 Y* _ 惠普前资深员工豪斯(Chuck House)在博客当中评价赫德说,“他对任何事情都毫无敬畏之心,恃强凌弱,独断专行,动辄威胁别人,拼命抬高自己,睚眦必报,粗鲁无礼。”豪斯现在是斯坦福大学一个媒体及科技行业会员研究计划Media X的执行董事,2009年曾经和别人合著了《惠普现象》(The H-P Phenomenon)。$ V' [! w3 M2 V) c1 v9 [: s/ R% b
* ?# n5 C/ M/ S9 _6 n# I% j
“想当初,正是这些家伙把赫德当作领导者请进门来,他简直就是一个下流胚,在各种会议上散播肮脏言语的家伙。”一位现在仍然在惠普任职的老员工匿名评论说,“现在好了,他们又开始尖叫起来了。”' b* P& E* N |+ ]# s) U& Z, S
0 b* S8 A* [, ~& H3 s5 c
新惠普之道' j' r/ u; ?2 }. {# x6 }+ e
8 x2 f! A7 F7 Q
种种背离惠普之道的做法无疑是有许多问题的,也由此产生出来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惠普的传统文化,其核心之一就在于由多数人来进行管理,所有相关方面都必须就重要问题达成共识。( i% a9 w- g4 w
$ k; i- d% p2 j/ K2 U) c
员工们解释道,旧日的方法有点像是陪审团的运作,只要有少数人认定某种新产品存在一些小问题,还没有做好大规模销售的准备,就可以使整件事情的进程暂停下来。不必说,这可能会导致产品发布的延迟,可能会让企业决定的做出过程不那么顺畅。菲奥莉娜在任期间,一直致力于向惠普灌输一种紧迫感,而到了赫德的时代,他就走得更远,他和自己的小团队大权独揽,再不与人商量,很多重大决定简直是以光速做出的。1 ^' a6 ^- O$ N. q4 M' F
" u4 L5 Q4 d4 X1 R8 k8 k
这样做的结果之一就是,惠普员工的士气看上去就和菲奥莉娜时代一样糟糕。四月间针对惠普员工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不满的情绪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豪斯的博客称,这一每五年进行一次的“职场之声”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惠普雇员都表示,如果他们有和现职相当的新工作,他们明天就可以离开公司。“不需要提高薪水,也不需要任何鼓励措施,只要相当的选择就可以。”豪斯写道,“在过去,这一比例从来没有达到过两位数。”
: G+ X+ |+ o) {7 S: h" d( J( j! z' h8 U h2 v5 L- q
“在我看来,这一被泄漏出来的调查结果显然证明,在赫德管理之下,惠普员工的士气已经急剧恶化。”Enderle Group首席分析师安德鲁(Rob Enderle)评论道,“菲奥莉娜至少还专注于保护惠普的形象,但是赫德却连这也做不到,而只是一味盯着盈利数字,一味伤害雇员的感受。换言之,菲奥莉娜只是让事情开始出现裂痕,而赫德却将一切都打了个粉碎。”
) C8 ?# P+ t/ x4 J8 g$ \6 X" X0 q( O& J) _# ^
创新缺失
+ f7 z. ]# b* \. g% O
! {2 f+ a3 \% X, s 惠普曾经是硅谷的超级革新家,但是现在对于创造新事物似乎也早没了兴趣。当年,惠普故事最初的源头,正是两位创始人在他们那现在已经成为圣地的车库中发明了声频振荡器,后者后来被迪斯尼(DIS)采用,开发出了一套全新的音响系统,才有了1940年的经典《幻想曲》。9 T, a# k9 j+ X+ l- B8 M/ T& Y
$ |# H" q% a- Z& b4 }9 y, S 他们还有一些发明也都享有盛名,而且更加直接地影响到了消费者的生活,比如喷墨打印技术,比如第一部台式科学计算器,第一部手持科学计算器——正是由于后者的问世,曾经处处可见的计算尺才最终从我们生活中消失。( v' H6 T V, h/ S6 Q4 \
9 f9 u: G& W* l7 g3 a1 P/ n+ F Q 此外,在企业管理理念的世界当中,惠普也是著名的革新者,他们的发明,许多直到现在还被广泛使用,比如员工利润共享,比如走动式管理,比如弹性工作时间等等。毋庸赘言,曾几何时,惠普的员工都为身为惠普人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 G5 Z& [/ Q1 n1 @' P
4 D/ `9 @* g/ v0 _ 然而,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今日的惠普对创新多么漠视,从他们的研发开支中就可见一斑。在菲奥莉娜和赫德的任内,研发开支都是缩水的走势。在赫德任内,研发开支甚至一度降到了只有营收的一个百分点。在2009财年的年报——不必说,也是赫德的最后一份惠普年报——当中,惠普宣称,“我们仍然高度重视革新,这是惠普文化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 s) z V+ T; |! W8 b0 D O( @ B& h& D8 W/ o: p
说得好听,但是数字所讲述的却是另外一个故事。在2009财年——结束于10月31日——当中,惠普的研发预算只相当于总营收的2.5%,而在2005财年,即赫德最初上任的那一个财年,这一比例还有4%,在菲奥莉娜担任首席执行官的1999年,这一比例则是5.8%。( E1 m# b2 Y! H
) Q5 @, s$ p! k% I2 t 想要知道惠普的研发开支比例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将其和最接近的竞争对手IBM Corp.比较一下。IBM(IBM)拥有业界领先的IBM Research,他们的研发和工程开支2009年相当于整体营收的6.1%。
. m& b2 b8 Z O
& f( i1 G* b5 q5 U 诚然,在赫德和执行副总裁布拉德利(Todd Bradley)——目前也被看作是首席执行官职务的有力的内部竞争者之一——的领导之下,惠普的个人电脑业务已经走过了转折点,可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拿不出办法,拿不出像样的平板电脑或者类似产品来和苹果(AAPL)广为流行的iPad竞争,这恰恰就是一个该公司目前缺乏发明创造能力的最好证据。
( g. o' C j0 q5 l$ p7 Y
& A6 v) c5 C$ i$ {: t6 C5 m7 M9 x 菲奥莉娜和赫德实际上是将惠普变成了一家更平庸的公司——哪怕改变之后的公司可能在有些地方更加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时代。华尔街和管理层对所谓达成预期,对所谓盈利成长的重视结出了苦涩的果实,毁坏了又一家伟大的美国企业的灵魂,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