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犀利之剑
+ s- H. E. F/ n1 Q' i4 D
/ T* _4 o* `) s 发表于 2010-01-20 09:24:06 凤凰锐评
) w6 l) z) w: a4 J: t6 {& M9 c8 L# s) M
看完水千寻的文章,我深感痛心,无独有偶,在<澳门月刊>及其网站上的一文也涉及此问题! / J( e3 w" u! W5 f6 ~9 i: j: q
! ~+ \( ?& L ~ http://www.macaumonthly.net/Review/HTML/2010011511 0252_111298.html 3 S' O- F8 k* V, T/ L' q% H
`0 h t- Y2 B
摘自《澳门月刊》2010年1月号第156期
m+ N2 P, i" a8 u$ w4 D: w( f R- l8 Z* U0 \! B2 d6 N
政府行政不作为
( l/ h& ~) J. n3 [/ p( ^
8 N9 O5 U% u6 Z4 T9 L, T 防水行业须“防水” & {9 C3 t$ |7 y$ l* ]; m" U
' W! e& S$ Q, J9 ]- E# o
文 煜钦 - ~! V7 c: N& [9 [; u
( T* ?1 B+ ~& Y, [* t8 s9 t
打开电脑,在搜索引擎上键入“房屋漏水”四个字,映入你眼帘的多达数百条的各种房屋漏水事件,其中不仅仅是一些不知名的房地产商,也不乏上市公司中名气极大的房地产商, “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的生产、销售等事件”越来越见诸于报端。
& i7 M* z" g G4 E1 s
2 [3 }/ q: U( C* S! A0 a/ z 防水材料的本来功能是保护、延长、美化建筑物及其所保护对象的使用寿命。据专家讲我国的防水行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市场规模已高达2000多亿人民币。受庞大的市场利润吸引,一时间技术原始、设备简陋的“土法”便开始了防水材料的生产、销售与施工。记者为了搞清这样的事实,对防水材料的生产、销售、施工及监管等方面及环节进行了调查与采访 # y8 K6 p# S0 p! n2 Y
( d4 H5 H; t% y8 R
尴尬的“建筑防水之乡”—潍坊寿光台头镇 / J- l6 \+ R( A9 t j4 ]' p' Y
6 M) y8 E+ Q, |: U8 O 山东省潍坊寿光市以其蔬菜的生产、加工与销售闻名于全世界,被冠以中国的蔬菜之乡,而同样出名的2007年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中国建筑防水之乡”台头镇也座落在该市的西北,2008年,全镇建筑防水材料企业多达160多家,从业人员达两万余人,总产值达33亿元,利税3.2亿元,防水材料已成为台头镇的支柱产业。 : @' z( _$ s3 t8 u
. S9 w* N B6 J2 P4 h0 H: x5 o
矗立在该镇行政服务中心旁的巨幅广告牌
2 Q+ A% d: c+ Z) s0 A9 ^6 \3 s1 z' n9 v9 |3 b3 ^- g
仲冬季节走进台头镇给你的印象是林立的企业广告牌及烟囱,还有让你感到令人窒息的空气。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里的空气竟然是这个样子,给我开车的老乡告诉我们,这里的空气常年都是这样,是被生产防水材料企业给污染了,并戏言“台头镇的青年想参军入伍都是肺检不合格”。镇街道两旁是众多的防水材料生产厂家,我们走进一家工厂,厂内到处堆满了生产防水材料的原材料,该厂的负责人不在,当得知我们要采购材料时,供应商忙着介绍说:“我们这里什么样的防水材料都有,烟囱美化工程,若需要可提前一天下定单,什么样材质的材料、什么样的品牌的材料都可在一天之内给你生产出来,我们这里已经形成生产机械、各种生产防水材料的原料供应及专业的防水材料生产完整的产业”。
# O5 i: v6 c7 [/ q- H5 Z: l3 c$ ]: |1 w3 \# f6 W Q% Q& P
随后我们来到了一家正在生产的极其的“脏、乱、差” 的企业,车间内原材料及生产工具乱摆乱放,生产用的渣油及沥青发出剌鼻恶臭的味道,劣质的聚酯长丝无纺布散发出的灰尘弥满了整个车间,刚刚生产出的“非标”产品满地堆放。当我们问工厂负责人你们可以白天生产。为什么那么多的企业却不生产时,这位负责人对具体原因却不愿意多说。
& ?$ e; H4 V* r! x! M V
a* ]4 B: m2 ] 品牌企业生产非标产品
" Y3 _0 a: j% x4 l+ y: }+ Z
. l9 g+ _! x- e 随后我们来到一家当地政府非常重视的企业,也是一个“全国著名品牌,省级著名商标企业”,只见在产品区堆满了“非标”产品,这个企业的销售人员告诉我们,他们企业因为客户需求等问题也不得不生产一些客户所想要的“非标”产品。在参观其漂亮的实验室时,这里静悄悄,所有的设备都静躺在那里,当问及原因时,这位销售人员并没有回答。在潍坊市建材市场几家从事防水材料经销的商户,他们那里的防水材料几乎清一色“台头造”,属于“非标”产品,经手一折就折,产品发出一种怪味,其中他们经销的几个当地的大品牌,也都是“非标”产品,若需要“国标”产品则需要定作。
$ f g" D7 x- @, [" |
7 z8 ]( @& @1 _& I5 S9 p7 J8 | 难道想找一个“国标”产品这么难吗?而“非标”产品为何确如此畅销?那什么样的产品是“非标”?我们请教了一位技术监督部门的一名工程师,在这个防水行业“非标” 与“国标”时,他告诉我们:中国的防水材料的国家标准早已出台,如(GB18242-2000)标准,这个强制性的标准在我们国家早已实施,另外国家质监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9月18日发布了《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242-2008)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243-2008),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仅如此很多防水材料都早已有了国家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目前早已不存在“非标”产品,所谓的“非标”产品不是不合格产品就是伪劣产品。政府失职,百姓遭殃。 # w) x3 P! B- e, S& S: x% e
( e! x* {5 S( |
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严重污染环境,为躲避检查,企业多改到夜间生产,严重污染了大气,使居民健康受到极大影响。 . t, w. Q! T/ E- |) a/ Q
. o. F" Z/ g7 d3 n7 x3 X 二、流通及工程领域的无奈
3 c/ C: H& F+ W; P9 E* W: Z
4 n K- K. T0 Y' H6 }# ^ 记者在潍坊建材市场调查时发现即使你想要“国标”产品的防水材料也得先定货,而“非标”等不合格产品或者劣质产品才是可以随时购买的产品;无独有偶,《中国质量报》记者赵陕雄2009年4月份在《防水卷材质量也要防"水"》发文写到:“按照北京市的规定,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等建材产品自2007年10月1日起停止设计,2008年1月1日起禁止在北京市建设工程中使用。记者走访市场却发现,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不但没有退出北京市场,反而大行其道。记者在有“防水产品一条街”之称的北京丰台区吴家村路看到,这里的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不但大有市场,而且存在材料价低于成本的怪现象!目前,有的房屋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尽量降低建造成本,谁便宜就用谁的,至于使用寿命,只要交工时不漏就不管了。还有建筑工程层层转包,每一层都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包到最后经费不足,只能牺牲材料质量,使用劣质产品。更有甚者每一个出售防水材料的商户都会告诉你他所经销的材料保证你能够检测合格,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采用“掉包”的办法,因为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只对来样检测负责,所以一般都会过关,这样的许诺让建筑商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处罚。 5 q3 P' {7 U" e8 v+ z
% S+ O! m3 R# e) m9 u1 c7 J) N 三、行业协会的失职
8 C, y2 D/ U: M2 t- c( j/ s. A1 w! w1 S! t- n: O; f! J+ @/ J
“协会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中介组织其作用当然是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但有些地方甚至将协会作为行业的企业会员或极少数的个人会员服务的机器,赚取钞票的机器,只要你出钱或赞助就一切“OK”,哪会顾及公众的利益?所以公众或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犯也再所难免。 $ q; M! w( e$ O, R
; n# ?3 E. W! O, Q 我们在采访中防水行业所有的生产者都在声称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而不得不生产“非标”产品!那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消费者和公众呢?答案是:“我们这些住房者或单位,而不是中间环节的经营者”。同样可以看到在中国防水之乡荣誉授予上也出现了让公众不能够理解的地方:2007年协会授予台头镇“中国建筑防水之乡”,在潍坊市的官方网站上说:“2008年,台头镇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已整合为160多家,在当时符合产业政策并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过20家,现有企业中拿到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已达125家,其他的企业也在积极申报中。”也就是说在协会在授予台头镇“中国建筑防水之乡”时,台头镇的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是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或环保不达标等原因没有拿到生产许可证,烟囱美化工程。而且此时还被外界质疑该地是全国的“假冒伪劣生产基地”。如此授予荣誉,协会竟究在助长了什么?因此有关部门不应该管一管吗? : G" |# l5 D( E+ r: C! X; Q
: e' j8 K4 }' G& J3 {. G3 a 防水行业,极待整治 8 \+ I& n! O# ]7 ?- `( s' i
3 x2 G: A/ e2 P/ }# O 国家在发展,行业在进步。防水行业如此之乱超出平常人的想象。如何拨开云雾找到个中的原因。记者不得不请教经济界的专家。经济专家如是说:在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真正的消费者是不直接购买材料的,是通过开发商、建筑商或装饰商等第三者实现消费的,因此真正的消费是很难得到全面的信息的。如果市场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得不到真正的信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失灵,市场规律就会遭到扭曲,就会出现市场竟争不公平、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如果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去管,政府部门的职能部门不履责,不作为或不到位,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损害,经济的发展就会走向畸形。技术及设备,原材料,环保等要求,不能允许小企业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及环保等为代价以此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j6 |2 y/ L! d; V
; E' \$ g3 A- J3 _2 N% m# v3 W 面临着欧美发达国家防水企业巨大的差距与激烈的竟争,我们国家的防水行业如果不从大环境,从行业的各个环节上加强本行业的“防水”、改变与维护公平的竟争环境、创造良好的竟争秩序、政府职能部门的履责、加快对行业协会商会等立法与监管、加强舆论监督、让市场失灵的“手”复位,否则我国的防水企业想作大作强,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将只能是一纸空文!
+ x1 |1 t% U; ~! T* F
5 I9 ]$ Q4 n; k0 e$ C; ?! |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