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1|回复: 3

[转贴]打算买车的人参考——德国车还是日本车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9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此贴非常不错,特转贴!" [# K, L6 ?) G0 I$ c
关于汽车的概念,欧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横贯欧洲不能有问题,美国人想的是我从美国的东海岸开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国人责问为什么使两年以后哪哪都是毛病时,是这么说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车上,一年也就跑一万公里。 谁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万公里!日本人开3年就换车了,你非得开15年,你怨谁?”
, f: x5 A  t1 l( p$ b( {( N/ |2 t
欧美人发明汽车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无到有的想象、钻研。日本人学做汽车是为了赚钱。所以他把别人有的拿过来琢磨怎么做的更便宜!日本车打入美洲市场是能源紧张,油价上涨的70年代--它最省油。大家知道车怎么能省油么?--车轻!(风阻系数并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风阻系数 的作用是与速度有关的。)为什么在日本车迅速占领市场的时候,欧美人(特别是德国人!)却不生产同样省油的廉价车与其竞争呢?是因为他们作汽车的目的不一样! 5 ]" C2 j" w2 a* m& h: J

9 E! a3 h  @* ?5 E, Q德国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想的是把钢板换成铝合金,这一下成本高得吓人!日本人在想让汽车轻的时候直接把2个厚的钢板换成0.8的。结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吗?真个这么笨吗?德国人真的没想过这么做!但却绝不是笨蛋!
# l5 ^* T* p  i$ i$ s, P2 \" o3 e9 _2 v, f; b
前面说了,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对汽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说了二者造汽车的目的不同。结果造成什么直接的结果呢? , V; M1 Q3 x4 |; j8 I6 E; O6 b

7 C4 a8 H* U  g1 [举个例子: * @, [1 H* b; i( S
- L, L9 w8 _" M0 {7 Y, _  X& ]9 r
两个人各自开着日本车和德国车以同样的速度撞墙,50公里的时候,日本解说员对驾驶员说:“你看,这是最新科技:发动机下陷技术,保证不会进入驾驶室造成对驾驶员的伤害;这是利用塌缩吸能原理制造的三级吸能结构,确保其通过充分变形来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驾驶员的安全。”(车已经报废了)。 9 `. c: q% V6 D# ]; B

! o2 w+ T+ U) B% F( I( s& @( Q3 n德国的解说员只对驾驶员说了一句话:“看,没问题。”然后是时速100公里,撞完之后德国解说员不好意思地对驾驶员说:“对不起,您的车报废了!”日本解说员大声对驾驶员骂道:“活该你死,开这么快,你还敢撞墙?”
% D' f3 e% I: {8 ^9 B* h# h' M- ~  a, _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的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 m4 t0 I, b) M+ Y  U

5 d- a0 X+ Q& J4 \- Y) Y日本人想的是为了节约成本把驾驶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证发动机室比驾驶室更不结实就行--这样就不至于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试验能过关)。 / H7 l7 }4 W2 t/ [' v# c3 H

# ^; y! S1 Y. r/ W1 O" h而这两辆车带给人的直接区别是:日本车每百公里省1-2个油,每开出一万公里,日本车少花几百块油钱--前提是别有事故,因为一有事故,日本车用于修车甚至换车的综合费用要比德国车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国车的一个保险杠是日本车的几倍,德国车需要换保险杠的时候,换成是日本车可能已经报废了!) : ~1 z* X% L) S+ A& k

8 G" r; X, I# H想一想你买车花了多少钱,你每年能开多少万公里,你就知道省这点油钱对你有没有意义!而多花这点油钱对你有多大的好处! ; u, P! g- \) }% `8 s
/ e1 i: F  o# m  q
人要学会自爱,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森林资源,一定要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一样。日本人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是尤其不会在乎你中国人的死活的!
7 v* x3 P5 ?) ]4 a6 |% `' {! S8 I8 W$ E' X
我想说说品质和质量的区别。首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有位网友问我:“德国在中国卖的车也减了配置”。还有的网友说:“日这本车卖给中国的质量次,在欧美的品质还是不错的。” % |3 X( Z! h: I+ N; L; x

% A& b+ m8 u7 w5 B/ u这些朋友说的都有一定道理,这次我就试着分析一下“品质”与“质量”的区别。 - i5 |  Q4 A* X' ]. r( ^6 b* l. d

! A! m- d4 C: Y2 }; g举一个例子,有位朋友说:“在国外美女最多的是韩国,大街上到处都是。”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基本都是假的。 & p' ?; {/ c+ d( x7 E1 K9 `

& K# M1 G' @6 B1 u. V( X再举个例子是香港电影。好莱坞越来越重视香港电影,但并不意味着香港电影就有资格与好莱坞相提并论。为什么,因为凡大卖的香港电影60% 以上都能从好莱坞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并不会影响世界电影的发展, 而没有好莱坞将引起世界电影的倒退。 . }# L  Z1 z% E; Y# o# q0 T# t0 \
9 o& A0 I& o) N; O7 `$ I
举这两个例子想说明什么呢?就是想说质量和品质的差别。什么是质量好,韩国的美女就可以说是质量好!质量的好坏是外界的评价 是一些客观标准的达标。什么品质好,品质好就是好莱坞的电影!香港电影可以拍的比好莱坞更花哨(只限武打场面)、更血腥、更紧张。但没有了好莱 坞,我们将直接失去的是想象力(香港电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莱坞想象力的亚洲演绎版)。
' a% k( T( V% i% q4 c1 [* J9 x3 H, a4 b
品质是内在的,是内在的对想象力、原创力、生命力的追求!韩国人以他认为美的标准不断的整下去的结果并不会使韩国的母亲们生出更多符合标准的美女来,只能使他们的美容业病态的发达。而最后的结果是整个民族的自卑!
) W# A1 S. V: P+ e  x* i! k% e0 F0 F" M( p  t. |
走了这么远回到汽车上来,同样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质量好,但他还没有能力做到品质好。日本人做汽车的初衷是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赚钱的产业。他现存的大家都知道品牌的汽车企业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为第一代的企业已经在前赴后继的冲击美国市场的过程中伤亡殆尽了。(当时日本没有什么汽车消费市场,他做车就是为了出口)当时的美国甚至出过专门针对日本车的笑话集。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懂得了质量的概念。并且它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可以让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围内挑不出毛病。而这一切是源于他对欧洲人对汽车品质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现在日本车在欧洲仍然是没有什么作为的) + o+ t$ }: F5 G1 Q
$ Q3 Q% i0 h$ r) S
再举个相对专业的例子,欧洲车的功率响应峰值是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的一个平台,而日本车则只是一个尖点。同样的道理两种车都宣称有ABS系统,德国车通常是连带着EBD的。而日本车在更贵一些的车型上会标着ABS+EBD!就是同样的ABS在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是相差很大的。但这并不影响日本车的质量--因为绝大多数使用者并不能察觉。毕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遇到极限情况。而一旦遇倒这种极限情况将是致命的!
4 u8 w0 N  a6 h! g/ i; s' N' m( Z" K% a# i: }
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同样体现在德国车和日本车在对中国销售的车型减配置上。日本人在对中国销售的汽车减配置上不仅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还有一种病态心理。(具体为什么有这种病态心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德国人减配置是因为中国人病态的喜欢日本车的心理造成德国车必须降低成本和他拼价格。我说过在国际市场同档车德国比日本要高1/4--1/3的价格双方销量持平。 # N7 {6 f* p* L! z

2 d0 y1 d, E+ Q5 ?. Z" j最后再举个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同时卖羽绒服200元一件。日本人把羽绒掏出来一半卖180。德国人为了和他拼价格想办法决定少做俩口袋也卖180。中国买主比较以后说:“德国人的又重又笨还少俩口袋。日本人的又轻又漂亮,多这俩口袋多有用!” 6 ?3 K( g/ n+ e4 Q; H+ ~
2 H+ _) F1 Q+ ~* G7 K6 j; c$ x
本人决不是危言耸听,准备买车的朋友仔细对照一下他们的减配置明细就可以发现我说的绝对是真实的。这就是品质和质量的差别,只有当你三九天的午夜露宿街头时才会体会到。而此时再明白已经太晚了。 9 N; E3 V' u4 H1 E; @6 _- ?
8 q4 v# Z- l% P: _7 P
对品质的追求不是什么民族都具备的,它需要一个民族有在文化层面的原创性、独立性、传承性和开放性。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和韩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从韩式美女和日式汽车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当然我不是一个盲目的民族主义者。我认为我们如果不努力的话,我们将失去我们这个优秀民族对品质追求的能力。 0 K6 u* H( @! q0 @6 Z1 n& Y

/ Q* ]/ L; h5 V) h到了2008年,中国汽车的产能为1800万辆,当年的国内市场预测是6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将面临着必须走向世界的局面。如果到时我们没有体现出我们对品质追求的能力而只是模仿日韩车路又等而下之的话,等待中国汽车工业的将是一场灾难!所有与之相关的人们都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包括你我在内的消费者!
& a4 D1 x1 C3 i5 C$ F/ K1 W- T# A+ T, w9 y3 _7 b2 O
所有人买车时第一个问题就是:买什么车好? 5 _/ P# d. W. ^
- H) D$ p9 x% _. Z( y8 ]3 I/ u
为什么一辆车对我们这么重要?
: m* \! e0 ?$ c/ _3 U
6 y+ p& l# L4 u- x兄弟们挣钱不容易,做梦的时间太长了。   f" S& T, U0 u1 i
5 Y# }( v' b' n& J' M$ e# k
第一次买新车,英国车,瑞典车、高档日车,德国车除捷达外,均属贵夫人,可望不可及。韩国车怕丢面子,美国车众口纷纭,莫衷一是。 1 e+ d6 o2 }0 ~$ Q' A
; l2 x3 U. L& H
许多人稀里糊涂地接受了别人稀里糊涂的观念,没来由地认为日本车好。的确,早期日本车均在日本生产,小日本在上升期的认真无人能出其右,加上十几年前的日本车地位和今天的韩国车相仿,优势是价格,买的人不容易,开得小心翼翼,苦心经营造就了今天的口碑。以前的日本车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上确实不含糊,不过安全性就不敢恭维。我曾和一个朋友去买丰田佳美,四岁的儿子按住4Runner SUV的后保险杠上下一压,忽忽悠悠的,可以想象丰田省了多少材料,而他关沃尔沃的车门要使足劲才行。
% A! h6 s3 g- s. ]& K
8 n; Y1 n9 X; N, F" q直到今天还有人盲目相信某些碰撞测试的结果乃至日本车所获得的名次。
, m+ z2 J$ U  k3 a+ ?) C; E& {) b, z2 o; g5 c; k; K  u; N$ X
没办法不拿这种结果和名次不当回事,因为它看上去太权威了。 : |0 ]& D' D9 v3 N6 @/ @

, Q, Y3 C/ X' b: S+ w9 n但是,谁在出事故时会按照碰撞测试的模式去撞车呢?实验室的结论和高速公路上的结果哪一个更有说服力呢?今天的日本车越造越大,外壳越来越薄,以亚科卡的观点,当一个车型越来越大时,就快完蛋了。至于质量,我要提醒的是今天今天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丰田车,设计中心在加州,制造在美国,加拿大或是墨西哥,除了名字和历史,和美国车没有什么不一样。日本车质量好是过去的日本造,不是现在的美国造。 ) t/ t0 g0 O( x

! g- x1 o% H1 C) {不过在哈日迷信没有打破前,日本车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差的选择,原因如下:日本车适合亚洲人的习性;二手日本车价格贵得离谱,适合有经验的哈日族在卖车时蒙那些没有经验的哈日族;日本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是可靠而耐久的工具;如果不是由于钱的原因,那些喜欢大路货日本车的人,大致上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是对车没有品味的人(得罪了)。
( t2 C  _8 J9 |* b7 ]5 Z- r, z/ V" x% p# T6 Y
好多中国人不大看得起捷达,大约是不愿意告诉国内的亲友买了一辆出租车的表亲,再加上对车的尺寸要求是傻妈喂孩子,越多越大越好。实际上近几年大众车上得很快,捷达是和佳美或雅阁大致相当的牌子,虽尺寸略小但高速稳定性和耐久性出色。如果你不在乎加速性能,又要经常跑长途,一辆柴油捷达是真正行家的选择。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远远超过汽油机,高手的柴油车跑上四五十万迈很平常,但在美国,并不是每个加油站都有柴油。虽然欧洲柴油轿车已经是与汽油车并驾齐驱,但美国人,请原谅,只要不倒霉就什么也学不会,也许再来次石油危机就明白了。 ) l- T" o. M% P) y4 b

3 c+ A% B( L( Q可靠性和经济性是仆人的准则。 ( Z5 b9 P/ r+ G+ {- M, b: ^

7 I+ a$ a' u9 G: x! i" C; Z罗尔斯·罗依斯是权贵的尊严;美洲豹是贵族的偶一放浪;沃尔沃是古典绅士的矜持;萨伯是后现代的不屑世故;梅塞德斯是显贵的展览;宝马是新贵的炫耀;阿尔法·罗密欧是金色的诗篇。能用柴火妞的标准去评价公主吗?第一次买新车的哥们,忘了它们吧,等钱包和头脑都充实起来再圆梦吧。   R( [6 p. a7 X9 d# h1 g

- v" D( j: U7 A4 C7 e- J  W美国车是真正的机器而不是艺术,和美国人一样,要多好有多好,要多差有多差。 0 \! b' ~8 D* V" X- i! Y# O
$ n/ i7 p7 C4 O
买新车有以下准则: 9 x3 M! F+ o3 D( d# _7 ?

5 o6 I) M- h; f$ G" V8 O, x4 N1. 女士不宜出面。经销商知道只有极少女士懂机械,必欲宰之而后快,尊重女士的原则在此简化为尊重女士的钱包。 3 ~" m* B7 ~( S; }+ c
) m5 o; Z* X* a6 i& S; L
2. 在经销商说出成交二字之后,不作任何进一步的配置和其他选择,经销商是专靠这个赚钱的。
3 u8 s7 V, c% T% j, r( C
! Z6 p" ]8 M; E5 u3. 一次谈成的交易,肯定是买家吃亏。纵使你知天晓地,也断不如经销商整天卖车玩的明白。给他留个电话,出个不大离谱的底价,告诉他改变主意的话就打电话,如果他打电话,就说明他准备让步,想法让他退三步,你退一步,看你的能耐了。 ' P/ p- ?- ]. f- i

7 r1 A6 B* {  W5 _8 t4. 只要想买,就不能说车好。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9 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8错,8错,好文章,思辨清晰,视角独特,还不乏幽默。
鲜花(48) 鸡蛋(0)
发表于 2005-8-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文章了,温故知新。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8-9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d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2 15:12 , Processed in 0.14285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