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c! d3 e ^' l- G2 X G
尽管联邦政府多次表示,“本国经济已经走出衰退”,但是劳动力市场仍旧很疲软,民众依然饱受不景气的影响。据联邦有关部门出台的最新数据,本国领取EI的人数在经历了七月、八月的连续下降后,九月份再度攀升;同时,昨日(周二)出台的第二分报告则指出,受经济的影响,两年来国人的生活水平已经下跌了4.3个百分点。; j2 {. p! l2 V1 p# B. r1 p
& S5 p3 z8 s+ m7 r
九月份领取EI人数反弹
2 y i7 A9 ?) |4 N! a3 G
9 x2 M! L# o3 v7 |; W7 M在今年的7月份和8月份,本国领取普通EI的人数曾连续下滑。这一好消息还被联邦有关部门的官员和业内引用,作为经济已经走出衰退、就业形势好转的证据。/ I. U! |6 d7 z+ ]. d
# P, g9 O% w% R% ?
不过,连续两个月来良好的趋势并没有继续。据联邦统计局披露的数据,9月份本国领取普通EI的人数再度增加了54,300至818,000(人),比前一个月(8月份)上升了7.1%;若和2008年10月经济衰退刚刚开始(亦是就业人数的最高峰)相比,11个月来的增幅则为63.5个百分点。7 \! M' \) W/ H% }: M4 `
9 a+ k6 D+ y a V" I/ k9月份,领取EI总人数的增加主要出现在阿省﹑卑诗省和安省,分别比前一个月增加了25%、12.8%和9%。就本省(安省)而言,领取EI的总人数在经历了7月﹑8月的下降后,9月又增加了22,500人。据悉,从经济不景气之前,本省的劳工市场就已经饱受加元升值、油价高升的冲击;经济不景气开始后,本省的就业市场萎缩速度居全国最高,过半数失业者来自制造业。4 U1 v6 S/ T, x5 ?4 w
% q4 K! m# A9 w, L7 y+ q) f3 h v9 a
- t1 a7 Z6 f- Z6 s% _* \
. p t" G- r1 O, A h6 x来源:财经邮报9 ~! R( K2 w" o$ Y
! q) k1 V. J+ X; W9 ]) ]
就经济衰退开始来的这一年来看,领取EI总人数的增幅最大的是安省,一共增加了117,100人,增幅为75.7%;随后则是卑诗省和阿省,数量也十分可观。在本国的一些城市,经济衰退后领取EI的人数甚至比衰退前增加了一倍以上,例如饱受能源制造业冲击的阿省省会爱德蒙顿,和石油重镇卡尔加利。( p' I. Z* b" Q# r: u$ B
4 k C5 {/ R* z: j. }% z统计局的报告还显示,申领EI的数目在2008年10月至今年6月出现高峰,随后有所下跌。9月收到的开始申领和续领的数目已比8月份下跌5%(14,700人),只有280,700人,数目渐渐收窄。
* ^3 L3 _ K) y- Z8 C& p# f8 a2 y) Q& D
业内表示,九月份领取EI人数反弹,说明不利因素仍然很多,而本国经济正在“挣扎着”复苏(struggled to recover)。尽管联邦政府(特别是财政部长)和业内多次强调,本国经济已经走出衰退,但是谁都不否认经济前景仍不明朗,还有很多变数。
9 K$ ]# F8 C y8 P
' p3 @# a. B u' J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复苏会滞后于GDP增长,所以本国的就业不景气会持续一段时间,失业率并不会立刻出现下滑。至于劳动力市场何时能够真正复苏,联邦统计局的报告人员则表示“不肯定”,需要再看一看今后几个月的数据才能做出预测。
' L4 d1 k- K2 K0 ~. b
* S8 I9 _) n W+ a! f6 [: I- [ m2 E民众生活饱受衰退影响
% j/ Q, h+ A4 G& {, V: E$ ?, E; `; S8 n1 z. L( p5 T: d- N/ K, Z+ }$ ?
尽管在官方的定义上,本国的“经济下滑”只持续了不到一年,但是民众实际所感受到“衰退”更长、更严重。据多伦多奥尔经济远见杂志(Dale Orr Economic Insight)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早在2007年秋本国经济增长开始收缩的时候,民众就已经能从生活质量上感受到衰退的来临。两年来,本国居民生活水平已累计下跌了4.3个百分点。
7 D5 Q7 a, \ { z2 r, d* D$ }. b" X. }2 ~
按照官方的定义,本国的经济衰退(即GDP连续下降两季)从去年10月份开始,但是该报告并不同意这种说法。报告的负责人、经济学家奥尔(Dale Orr)表示,衡量经济以及居民实际生活的真正标准,应该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如果从计算经济规模剔除人口增长的因素后(加拿大人口每年增长约1.1%),本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8年初就开始下跌。换句话说,衰退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4 n) r1 q- u+ F* I e% H! }8 U" }1 V C& M- ]
奥尔还指出,普通国民不会“经济数据是否增长”,而是“经济增长是否足以令人均货物和服务增加”。依据奥尔的这一标准,国人生活水平在2008年和2009年总共下降4.3%,比衰退期间加国实质国内生产总值跌幅高出约1个百分点。! J0 d h0 d# Q1 m4 R7 H
5 w& d- B7 z$ F1 }在全国各省、区中,阿省、安省及卑诗省居民的生活水平跌幅最大。该报告估算,阿省居民生活水平自2007年以来下跌6.2%,紧随其后的是安省的5.8%以及卑诗省的5.3%。
6 f- f# S0 V3 ~/ t$ |. c& `1 G4 @9 L" a8 X& |3 [
儿童贫困问题引发关注4 B8 a5 \* I: F) u; X( w- _
1 P/ ]/ ]/ W) j& \
除了经济衰退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两天本地媒体也重点讨论了本国儿童的贫困问题。昨天是加拿大联邦众议院通过了消除本国儿童贫困问题法案20周年纪念,联邦有关机构也出台了相关报告,检讨这20年来的工作、问题。7 d6 l/ [: c9 }2 ]0 b D
8 V9 y+ f8 {9 x, G报告表示,由于本国政府在消除儿童贫困方面的工作,儿童贫困率已经从20年前的11.9%下降到9.5%。不过,加拿大儿童总体生活质量仍然不容乐观,因为这个数据意味着,每10个加拿大儿童中,就有1个处于贫困状态。8 s; h( c( S! z# r' ]$ f2 ]4 K
) J+ A/ H: M- W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加拿大分会的最新报告,全加每9个儿童中就有1个生活在贫困中;在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中,21%的15岁以下儿童居住在低收入家庭住房中;全国八成五的儿童才有机会得到医生的诊治;婴儿死亡率达千分之五。" }/ p( l' ^% z: q1 q! s* k( x
) T& n: x, N% j2 W7 V加国土著儿童的境遇更加糟糕。全国每4个原住民族(First Nations)儿童中就有1个生活在贫困中;在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中,大约50%的15岁以下儿童居住在低收入家庭住房中;在保护领地和非保护领地居住的因纽特族(Inuit)、马蒂斯族(Métis)和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的儿童中,还有慢性病的比例为33%至45%;全国第一民族婴儿死亡率达千分之八,努纳瓦特民族(Nunavut)婴儿死亡率高达16%。/ H6 ~1 k2 |: n* S1 I) ?3 C
+ j# ]( v! Q) ?报告呼吁,政府应该加强对孩童贫困问题的重视,在税收、收入方面多给有孩子的家庭(特别是原住民家庭)优惠。同时,他们还呼吁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以便帮助贫困家庭抚养孩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