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6)  鸡蛋( 3)
|
本帖最后由 pchell 于 2009-11-19 23:06 编辑
/ {5 w8 i7 H9 I啊哦~~落款何解?' I+ K3 q3 O* r4 t6 C+ l
沧海月明 发表于 2009-11-19 22:57 
1 k+ |& `6 y C% u) j& |: [落款表示是郭森发的,所以第一句电报得解为“月明姐姐,我(郭森)新酿了一壶好酒”。
# T* O) R7 ?' U x2 w% ?1 x' l2 v5 b5 L0 X: \
至于”艳“字:
z% q) y3 U9 Z; h我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电报纪日方法----韵目代日,这也是世界电报世上绝无仅有的,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就是为了省钱!6 T: i0 Y1 V7 N+ b, a$ t# N; l
转载自铁血tiexue.net, http://bbs.tiexue.net/post_2096326_1.html
! n" a2 K( M) {5 s' I! M1 H& \2 [2 ?& A6 h; L- E M9 i
原来清政府开通电报之初,因为发送电报非常昂贵,按字论价,“字字是金”,不是一般的人能用的起的!所以节约用字就非常重要。为此发明了一种新的纪日办法,用平水韵目代替日期。这种方法在电报领域一直延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前后使用了70余年。在其他领域也有使用,甚至有些人日记都是以韵目代日。' d/ H2 u9 E% f8 _9 G8 h8 H) i7 v
. _" u+ T. h6 V# e具体方法是也就是从《韵目表》中挑选代替日期的韵目,总共有31个,分别代表3l天。前面15天用的是韵目上平声的全部,接后是韵目上声的l0个,再来是韵目去声的5个,最后—个从《韵目表》查不到的是“世”,代表31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用《韵目表》里的字来代替日期,懂得做诗的人一看就知道哪个字代表哪一天。比如看到“皓”就知道是19日,因为“皓”字在韵目上声中的排序正是第19个。这套系统对当年读过一点书的人来说,都是基本常识。沧海桑田,白话文兴起以后,使得过去文人擅长的填词作诗的本领也逐渐失传,过去一般人都会的事情,现在却成了专业知识,变得艰深难懂了。
% |! u8 B8 x% e- K
& k5 m1 C5 ~, p) \2 ]: A: M现在我就给大家说说具体的日期个代号的对应关系:
4 |! ]7 o& ?& G6 c! x0 h3 l' ]$ [' Q/ X- O+ B4 Z3 {1 [' r
1 东、先、东、送、屋
2 N. L: K& U( X# T2 冬、萧、肿、宋、沃: K/ r- i: n0 m; i; f' Y
3 江、肴、讲、绛、觉
# u. }* ]/ |% O5 ^! K1 j4 支、豪、纸、寘、质4 j$ U" G$ [1 p5 ~
5 微、歌、尾、未、物' | }; T, L; ^0 h+ R( }- q
6 鱼、麻、麌、御、月 \' }1 l, Y% o) |
7 虞、阳、麟、遇、曷6 j1 l# B0 `3 L% y6 @; H
8 齐、庚、荠、霁、黠
) {, M+ z% E |9 佳、青、蟹、泰、属
2 c3 c6 N( c2 R# ~10 灰、蒸、贿、卦、药1 q$ K1 A$ t' z% r6 h+ ~
11 真、尤、轸、队、陌7 [$ k3 ]0 ?) S& n
12 文、侵、吻、震、锡3 G8 d w% `- @9 B
13 元、覃、阮、问、职; v) d! k. r; O! M- N5 E3 w
14 寒、盐、旱、愿、缉6 p* O. V# c$ u3 m: ?5 Y$ i' \: G3 L, B
15 删、咸、潸、翰、合
! F+ j) h$ ]0 N m6 P16 铣、谏、叶; n- t. k6 u6 X3 L6 b
17 篠、霰、洽9 A9 I* K+ L8 H/ O1 ]
18 巧、啸' o5 }2 P7 g! j) p1 J. I
19 皓、效
# E& k7 z4 D6 O- J7 T20 哿、号" n7 I7 N# N7 \% f* B
21 马、箇2 F: I7 }5 a- C1 M }2 A4 s
22 养、祃
# S! a& l0 o& V+ v5 k23 梗、漾
) c: g e0 o* s9 J2 ^$ Z24 迥、敬
% R/ k4 S/ V, E F* j25 有、径
G2 ]7 K8 z" L- ^2 R: R2 c' j26 寝、宥
% K% X3 a& d' Q27 俭、勘/ N# Y) a. s, t/ |" i
28 感、沁2 n+ q" Y, f9 C
29 豏、艳
x1 e2 g6 _; g0 t- V30 陷 o8 d& x! D2 e
31 世、引
% w( L4 S1 O1 L1 ~
0 f) E( W }7 h& Q这样日期就节省为了一个汉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