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2|回复: 1

擦亮双眼,不让一颗老鼠便便坏了一锅汤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l) T# X0 f' H# p/ ?4 s4 F    如果你是医生,救死扶伤就是你的天职,如果不合理用药,那就是你草菅人命。对于今年2月份黑龙江“问题”双黄连事件,作为一名医生,我有话说。
2 E1 G, M5 E0 p& T/ ^& x    4 N; e8 z# ^( k% h' ^+ G
    医生本来的使命是治病救人,我们本应用我们专业知识去造福患者,但是现在,到底是我们专业操作上的问题、还是中药注射剂本身的问题、又或者是我们落后医疗环境的问题,让中药药品安全再次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
$ L2 q/ z! n' N7 j% i& V  @- {+ p2 ?; A
    2008年10月7日,云南省红河州6名患者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3例死亡。! P! Y2 k' x! n( B0 {

/ g# _$ U5 l  b3 w0 P7 S    2008年10月16日, 山西太行药业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在陕西省志丹县人民医院使用过程中,致四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一名死亡。
! `, Q, P& c; Y( ]! v
! N8 G& t8 K" n/ M& ~% \$ T    2009年2月9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发生3例疑似双黄连注射液使用不良反应事件, 1人死亡病例报告。/ T  N+ u$ h0 {8 U. y. a( d

; ]3 A3 r4 L" Z  P6 h. `% c5 b, {# m    ……3 W, H9 I- E3 Y/ d( j# Z- t
3 s2 D1 _3 o6 n, h# o
    但以上案例,通过有关部门调查:第一,以上不良事件均仅在一个基层医疗单位集中出现,而同批号的药品在其它医疗单位并未发生不良反应;第二,以上不良事件中存在的药品污染后使用、不合理用药、超剂量用药问题是导致不良事件的直接原因;第三,以上不良事件与中药注射剂的产品质量和自身不良反应并没有本质必然的联系。
" b; `5 d# S& l4 R5 q1 c, X   
  g3 S( {& P  d    其实中药注射剂,在经过了十几年的临床与研究之后,疗效已毋容置疑。在治疗中也注重配伍方法,以及与其它药品的正确联合使用,以发挥更大的药性。我作为一名多年的医生,经历了非典和前不久的H1N1的治疗工作,中药注射剂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中,成为治疗非典和H1N1的先头兵,其功不可没。但几个月来有些病人对于用双黄连粉针剂还是有所顾忌,明明是快速控制医治病灶的良药,却由于之前不良事件的影响,让广大患者对整个粉针剂的疗效都产生质疑。事实上,药品本身其实并无问题,但是由于个别同仁用药的不合理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 v2 H3 X1 ]# [/ o    4 p% Q0 v9 Z: ^. E3 w2 D
    作为医疗工作者,我有必要更有责任对广大患者说明事实的真相。不要因为个别事件,对所有中药注射液产生误解甚至排斥,有问题的并不是药品本身。
: e" X1 y" y$ A7 |# q
  b4 g, q/ X$ d7 O    医者要有德,当患者的生命交到你手上的时候,就要千百万分的认真对待,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松懈,现在的医药科学如此的发达,一些药剂的功能也在不断的改善,而我们就应该与时俱进的更新对药理学的认知,不断武装自己的专业知识,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患者。
& `) Y; [1 o9 V# z6 P7 L9 n! L* S
7 w" w! T! A7 l' k& `0 m    所以拜托我们医者们,一定要克服万难,以最快的速度更新我们自己的医药知识,同时也希望广大患者对中药注射剂不要存在偏见。我以一名专业医生的名誉告诉大家,双黄连粉针剂是对得起它“安全可信”的称号的。请擦亮双眼,别让一颗老鼠便便坏了一锅汤!
鲜花(115) 鸡蛋(0)
发表于 2009-9-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针剂安全不安全,取决于厂家提纯的好坏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3 08:02 , Processed in 0.10592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