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志公和尚《万空歌》是在佛门中流传久远的一首诗歌 1 k/ u# O0 _$ ^0 s8 I. b
志公和尚(418—514年),本名宝志和尚,俗姓朱,梁代著名禅师,7岁出家于钟山道林寺。成年之后,道行高操,与梁武帝萧衍往来甚密,深受武帝的尊崇。志公和尚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向信徒广开讲席,接纳学人,而且还经常以诗文来阐说佛理,化导群迷。他的《万空歌》即是一首引导学人的诗歌佳作。
, `) _5 Y: H$ d% I: R) [ 志公和尚《万空歌》是在佛门中流传久远的一首诗歌。在《万空歌》中,志公和尚详细论述了世事皆空的道理,以此劝人看淡世事,多行善事,远离恶行,以使以后有个好的归宿。+ g; w9 W! U( C3 t2 X
志公和尚开篇点题,指出:“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世总是空。”志公和尚认为,万事终是一场空,任你现世劳苦奔波,苦心经营,最终也是两手空空的离开人世,只落得“壮志未酬身先死”的遗憾。
- s! K! T7 s' u. D9 W& l; ~ 为了充分论证世事皆空的道理,志公和尚分别从天地日月、田地金银、妻子官职等方面来举例说明: " c2 L; Z6 T, T4 t5 z* {, p
天也空来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 + ~( v! }+ j* g4 B( A ~/ ?- e
日也空来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1 I1 r( }; }$ t$ g# i# O% B4 q田也空来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 u. ]3 u/ X, e* r4 j' [金也空来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 V* V2 L2 f* H妻也空来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8 L' o5 G8 a4 e, V/ b$ Z8 r ^2 T
官也空来职也空,数尽孽障恨无穷!
7 D( p2 C5 n& N. l% Q 人世的代谢,物是而人非,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天地的变换,日月的轮转时刻不曾止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的变换竟是如此的迅速,使人无从把握自己的生活。时光流逝,岁月的匆匆,许多人还在感叹一事无成之时,不觉已是两两鬓斑白,给自己留下时不我待的慨叹。 / T/ i: f5 N- n4 Q4 I, H- P. I
田地金银是许多人所梦寐以求的。但是,人事变迁,田地易主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前人的田地,今天属我,明天又轮到别家,丝毫由不得自己作主。难怪清代张英在家人与邻居因一堵墙发生争执时,他给家人的回信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长城仍在,而秦始皇早已化为尘土。无常的来临,连帝王也难以幸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也说,“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些话语都说明,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不是永恒的,最终都会离我而去。 4 M8 [, E; k' A& m8 V
很多人花费毕生的心血积累了一些财富。他们在平日生活中节衣缩食、悭吝不舍,一生只看着金银的增多而欢喜。殊不知,钱财是身外之物,即使你拥有万贯家产,若是现世不肯享用,一旦身死命终,满室的金银财宝也带不走一分半文,只得两手空空而去,自己反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 Q2 S6 k9 v! ~5 c6 b3 o7 W# |& c7 Y
妻子儿女是人世间最难割舍的亲情。但是为了生计或其他原因而妻离子散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在少数。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于是乎,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只得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无奈祝愿。生离实可哀,死别更伤情,人世无常,天灾人祸随时都有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等诸多人世的悲剧时时都有可能在我们周围发生,亲如父子,近如夫妻也难得终生相守。亲情、友情和爱情最终也不过是空梦一场。
$ ^( @( R V! w' A' W; z 不仅世间之情如此,官场同样也不例外。自古道“官场如战场”。在封建社会中,一个人要想谋得一官半职,需要经过科举考试。科场的黑暗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无奈地蹭蹬于官场之外。唐代最有才华的诗人李白和杜甫都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登上仕途。他们虽然才华卓绝,也不得不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有些正直的官员,如陶渊明、高适等,他们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忍受不了“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民令人悲”良心谴责,他们“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而去。而那些通过投机钻营而有幸置身官场的人,若稍不小心,往往会因钩心斗角、党派之争抑或贪污腐败等事变而沦为阶下囚。退一步说,即使不是如此,朝代更迭、帝王易人,前朝的官员亦难保官位的久长。高官厚禄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 8 L2 i4 f3 O4 ~' _) H" l+ {
志公和尚在《万空歌》中又说:“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似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志公和尚将忙忙碌碌的人生比作不知疲倦四处采花的蜜蜂,蜜蜂采得百花成蜜之后,自己不能享受便身死命终了。人活在世上为功名利禄而忙碌,也同采花的蜜蜂一样,辛苦一生得来的还是一场空。 ' f% D# A8 y8 ~9 E2 w) x7 b
志公和尚认为,不管世人如何费心筹划自己的生活,现实并不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而是根据人的善恶行事来报偿。志公和尚在《万空歌》中说:
( V5 |7 S4 L7 r; l* E世人枉费用心机,天理昭彰不可欺, 2 w3 P/ v3 I& y9 t7 U! k, a3 O
任你通盘都打算,有余殃庆总难移。 # [/ a; N% B r0 d6 Y
尽归善报无相负,尽归恶报谁便宜?
x; Q ^1 e5 G$ u6 ^. _见善则迁由自主,转祸为福亦随时。 $ ^7 }2 G9 n4 z; u& }3 K
若犹时刻想为恶,此念初萌天必知,
0 ^& A9 h' C- q报应分毫终不爽,只争来早与来迟。
+ c4 ?9 k; ?+ l1 c夜深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钟,
6 ]1 v0 h4 h$ ^* e3 f F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 ' G$ s/ H8 ~" ]. R6 ^4 o
志公和尚认为,一个人做善事或是做恶行,上天都会知晓。人所做的善恶之事都将随业受报,只不过是时间来得迟早不同而已。志公和尚认为人生无常,万事皆空,而只有业报随身不移。与其劳碌一生造尽恶业,使自己长劫受苦,倒不如现世过一种与世无争、自甘淡泊的生活。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多为周围的人排忧解难,以便为将来积聚福德,永不受沉沦之苦。这种生活虽然平淡,但也其乐无穷。
+ E7 R7 G; E# U& r) X 总之,志公和尚在《万空歌》中告诫世人,世事都是一场空,人活在世上不要过分追求名闻利养,贪求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应该多随缘处世,广行善事,过一种少于知足的生活。我们果能如此,则现世身心快乐,来世也会有好的果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