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8)  鸡蛋( 0)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西方媒体以复杂心态看待中国牛年春节
) I$ `4 A' e* p- R7 p+ Y
% Q, L2 y# ?" Q+ d# g) g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宸宇报道 在中国人迎来农历牛年第一天时,有西方媒体开始预测中国在牛年会不会“牛”,也有西方舆论关注中国人牛年春节花了多少钱,以期从中找到中国经济能否复苏的蛛丝马迹。 % Q9 [# D6 E" M5 W5 `
- @/ g0 h0 D/ A, L8 ]# q2009年的这个牛年,让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了“牛”在汉语中是何意。当然,更多地西方人想知道——不论抱着何种心态——牛年能否给中国带来“牛气”。全球金融危机下的这个牛年,注定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受西方关注的牛年之一。
/ K( F; a3 W1 e
. u q2 @+ z! c$ S" R! H 法新社在牛年新春第一天发表了题为“当中国迎来牛年时,气氛并不‘牛’”的文章,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中国周一以团聚、酒宴和震耳欲聋的爆竹声迎来了农历新年,但是当中国进入牛年时,气氛并没那么牛气。接着文章谈到农民工和大学生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商家对春节期间销售额的谨慎表态。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称“对于数百万中国农民工来说,这个新年很难快乐”。
, p* u1 G, D( e! T; U6 T8 V2 y1 J
- a6 _# o3 z" K, y- Q& M; O 美国《华尔街日报》担心回家过年的中国农民工还能否回到城里,“每年一度的春节假日是家庭团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新年还是为来年去哪里工作制定具体计划的时候。过去这些年,很多人每年从遥远的外地带着打工挣来的大把钞票回家,年后又和新的打工者一起出发。”“但是今年,很多人年前回家的时候并没指望年后再回去。”美国得克萨斯地方媒体“thebatt.com”还以风水大师的分析来说明,牛年对中国来说将是坎坷之年,而英国《泰晤士报》则干脆称“牛年不会给中国人带来繁荣”。
% ^, G/ W+ u! B; V& e6 y9 D' U! }! P) \7 j! X" @$ r
当然,西方媒体也注意到,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惊讶于中国人在牛年春节所表现出的乐观。英国路透社以“中国人希望牛年牛气冲天”为题报道说,中国人周一庆祝了农历新年,希望牛年比灾难频繁的2008年运气更好些。《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写道,在北京西站候车准备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心态乐观,虽然他们估计下个月回来后新工作要难找得多。河南的一位农民工说,“我肯定能找到事情做”。
2 j1 o- d- O5 V3 I
& d! s7 H ?- S6 S8 a 美联社报道说,尽管新一年的经济预期不太令人乐观,不过北京的商家称烟花的销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8%,周日这天大约销售了23万枚烟花。在香港,成千上万的人们在周日暂时忘记了经济危机的担忧,纷纷涌向维多利亚公园观看新年晚会。加拿大《卡尔加里先驱报》试图从中文中“牛”的含义去寻找中国人乐观的理由。文章称,在中国人看来,牛象征着以勤劳和坚韧获得财富与成功。在面临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这是个受人欢迎的象征。利奥·胡周日说:“经济今年会好起来的,一切都将变得越来越好。”“在中国,牛是勤劳的动物,所以我觉得如果我更加努力的工作,我就会收获更多。”
6 c/ J3 G) B% u
5 c' `) S) E3 l+ a1 a) _ 其实西方媒体以复杂心态看待中国牛年春节,或者说看不懂中国人在金融危机下仍以乐观心态过春节并不奇怪。中国人民大学的金灿荣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曾说,历史上中国经历过比现在更大的困难、更严重的危机,中国人也从来没有不好好过春节,认为经济状况不大好就会影响中国人过春节,那肯定是失真的。中国社科院专家陶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西方人认识到“牛” 有着勤劳、坚韧等意义 是他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表现,但他们不明白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足以在中国民间孕育出应对任何挑战和困难的智慧、勇气和信心。陶然说,西方媒体看到了工厂倒闭、农民工回流,但却没有注意到中国地方政府早已动员起来,从资金和制度上为回乡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不可能想象得到中国民间智慧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