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0|回复: 0

爱国教育英雄篇二——董存瑞

[复制链接]
鲜花(18) 鸡蛋(0)
发表于 2005-4-5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董存瑞 19岁的爆破元帅
3 _* Q/ W) s+ A7 h# O: Y( s1 I" ~: {9 ?5 Y( m$ `. v0 Q8 G- N' ^
    在中国***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历史上,董存瑞的英名永远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新中国不惜献身的精神也成为一代代人民战士的榜样。
9 H8 |. g6 A6 n; d! d! c2 [# h, _* L) d& b, b) Z! K7 R( Q
    生平
; u  u) A" y' {/ l" H; H1 ^& [
. E" c3 z6 N$ f/ K$ c9 C/ T    ■入伍两年多便立大功3次、小功4 次,荣获过毛泽东勋章
" p0 G# m2 e9 c( C2 V# Z; K7 e& d1 J9 a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于察哈尔省(今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的贫苦农民家庭,7岁时上过几天学堂,后因家贫而辍学。抗战爆发后,他的家乡成了抗日游击区,他13岁时就曾掩护过八路军干部,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年少的董存瑞机灵聪明,很有骨气,被称为“南山堡的王二小”。
" H3 ?( S) {' ~4 o! f, @5 ?4 m; I, r. M
      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抗日自卫队,同年7月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2 Q9 B$ g) d1 T1 ]$ U) ^6 O% T" j. R) z! ]; h& X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至牺牲前,他共立大功3次、小功4次,荣获3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 D5 w# ^4 h1 |4 \# ]
9 F5 T; M4 E$ l" i4 u+ _, X! ^% _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毛泽东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习城市攻坚战。  ~- q0 }# |! y( A- V
6 Q, J4 l+ E) C5 p
      当年解放军没有飞机,也缺少坦克,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董存瑞带领的班被师、团领导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也被授予“模范爆破手”的称号。
- N+ K) ^+ n! ~" s: N6 m( f5 d) G. S  l& ^9 e
    ■隆化战斗打响前,在比武中夺得 “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 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 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5 _* U$ e2 Q  P& e

# C6 V7 {+ w9 X4 U! J( a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队参加冀热察战役。隆化县城是热河省会承德的拱卫,敌人事先在这里修筑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构筑的暗堡还被称为“模范工事”。( [0 p  d# T$ D: H2 f3 G6 D1 J
. s0 o+ m4 M9 y( N- x  T( \
      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6 |0 t+ u8 y+ V1 V3 `/ h3 Y! |

5 h' [, u: E/ [# I+ [$ V! C0 R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已经吹响,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_2 v; A, W2 c

6 y5 Z) R9 R8 E    背景: p; g* U& q8 f. G' D

9 k, }; o, I7 P( h2 x) d    ■兵团司令程子华战后视察隆化中 学时,奇怪地发现许多战士在哭泣
$ h) A' F( c0 U. M( n$ T* [, v6 S
! ]1 Y) v; t9 c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 请董存瑞的父亲登上天安门城楼 参加国庆观礼
; s- g9 R/ V  b* e& f! a( ^" O0 ^# F
# K4 F" a6 ]4 b) z2 b/ S    ■董存瑞的母亲收到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 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8 _0 |7 l! Q! K) M7 p
5 D# B" N& X( q: D- u" o1 w" y% Q8 {
      董存瑞是一个出身贫苦农家的孩子,从儿童团长、民兵一直成长为主力部队的班长、战斗英雄,所走的正是千千万万农村根据地的革命青年共同的道路,也就是在***的教育和领导下追求解放之路。中国***领导的人民革命战争,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新型的农民战争。党通过给农民土地,引导他们打倒地主老财,打倒帝国主义,从而唤发起冲天的革命精神。董存瑞恰恰是其中光辉的代表。
& R) G7 _. A) P7 g4 ?& W$ b# d- E. w
      董存瑞牺牲不久,兵团的程子华司令员率前指人员进城视察战果,在隆化中学前见许多战士哭泣。程司令很奇怪,问他们打了胜仗为什么还哭?战士们介绍了董存瑞的壮举,令身经百战的程将军唏嘘不已。1948年6月8日,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党委决定,追认董存瑞为纵队战斗英雄、模范***员,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连6班为“董存瑞班”,规定纵队所属机关和部队在点名和集会时,静默3分钟以示悼念。7月10日,冀热察行署发布决定,将隆化中学改名为存瑞中学。1950年,在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 S/ J5 R1 @* ]% [: K9 q. W( x" [4 `5 M  B7 d- k' k
      新中国成立两周年之际,毛泽东邀请董存瑞的父亲董全忠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并亲切接见了他。朱德也为其纪念碑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董存瑞的母亲收到了成千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因董存瑞是家里惟一的男孩,信中内容最多的是要求给老人当儿子。
3 g7 k& @7 R6 m) h
: G# E/ B- b$ X7 M0 o      5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董存瑞》时,片中的董存瑞高喊出时代强音:“为了新中国,前进!”不过,据当时掩护董存瑞炸碉堡并亲眼目睹他最后时刻的郅顺义回忆,不记得他喊过这句话。据电影《董存瑞》编剧赵寰说:“1948年正是解放战争处于大反攻阶段,党中央发出‘五一’号召,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为了新中国’那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 v! w! U. b# t$ R3 B# u/ K$ b( u9 D5 h/ W
      虽然文艺作品中有加工的成分,但是烈士的确倒在解放全中国的战略进攻中,他用自己的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铺平着道路。9 Q2 x3 A4 Y& S3 N
5 R4 c3 K7 ^; |8 z7 ?
    故事' A3 |2 P: ]/ @& _
1 f" Z/ j5 d6 D
    ■英雄没有留下遗体,爆炸后的现 场只找到一只鞋,棺材中只好装 入一块写有名字的木牌
7 E* S* }0 O( s/ Z1 b! k' i: a! j4 k4 z
      突击隆化中学,董存瑞的爆破组共用了100公斤黄色炸药,用麻布和麻绳捆扎成均匀的7包。董存瑞托举的炸药包所含药量在15公斤左右,威力能将桥形暗堡炸开。事后,战友们在现场搜寻他的遗体,只确认了一只鞋是他的。四周一些血肉模糊的零散残骸只能和其他烈士的遗骨一同收殓。' {; A: s# z+ G1 s0 C/ X, w: o

8 F8 C) {7 U8 g  e. |2 \/ I1 I: ~      1957年春,整修烈士陵园的时候,县里曾组织人挖开烈士坟,因分辨不清哪块遗骨是董存瑞的,只好请木匠做了一个四尺长的棺材,选了一块楠木,用朱砂写下了“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的木牌,藏于棺内。+ h0 W" z, A" T0 ]  i5 }, U  G
2 [; W: B# n3 W+ b* q
      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风范长留人间。在后来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场上,涌现出许多董存瑞式的英雄。7 T% j2 x8 U/ s, S9 g! ]+ T7 I

' }( q" j( R$ A! M/ J. Y      如解放锦州时,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10连的战斗组长梁士英,用身体堵住了塞进敌地堡的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锦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将锦州西北门命名为“士英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杨根思、黄继光等英雄身上,也闪动着当年董存瑞的影子。, Z- T- u' M. U
2 ^/ ?) k* M1 w# E
    ■他是个性很强的人,因批评连队 干部“吃了猪心,失了人心”,险些 入不了党' U. s- N% b1 p, y* O( v
1 G. U* k. v; p  V; I* f" U
      据战友们讲,董存瑞是个性很强的人。他乐观开朗,爱说爱唱,打仗勇敢机灵,勇于承担责任,是个不可多得的战斗骨干。同时,他也爱向领导提意见,为此还一度差点影响了入党。5 ^* v" Y4 {$ K. a
6 P/ v: I& j2 C7 t5 n' w0 ~8 c
      有一次,连里改善伙食,炊事班杀了一头猪,用猪心另炒了个菜,给连部送去。恰巧董存瑞看到此事,马上觉得干部搞特殊化不应该,便在民主会上尖刻地批评连队干部是“吃了猪心,失了人心”。
* M7 j! }' w# K( g4 I9 |* X% h2 u* L* j! L
      支部大会讨论他入党的时候,有人就说他对领导不尊重,缺乏阶级感情。连长却十分嘉许他的耿直,做了自我批评:“过去条件艰苦,干部还能与战士同甘共苦;现在形势好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战士们能吃苦,我们干部为什么就吃不得苦呢!”连长说了这番话后,党支部终于同意吸收董存瑞加入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9 10:59 , Processed in 0.08833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