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8-3-14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仅如此,最严重的是当 “ 杯子 ” 作为能诠来诠表这个所诠的事物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问题。本来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都是无常无我的、刹那生灭变化的。但是当我给它取个名字叫 “ 杯子 ” ,坏了。前一刹那它是杯子,后一刹那它还是杯子。
9 k2 e( D' o+ ?. Y: G. E9 V( V$ _本来这个杯子是刹那生灭的,但是当一给它起了名的时候,我就觉得前一刹那它是杯子,后一刹那它还是杯子。似乎不管这东西怎么变,它里边有一个没变的 “ 杯子 ” , “ 杯子 ” 没变。这就是我们在利用名言的时候,给名言加上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 “ 义 ” 。 : ]; Y( ~. Q# D, E K. |$ u* z
义是什么呢?就是本来这个事物(指杯子),是泥捏的,经过烧制可以起装水作用的这个东西。它刹那都是生灭的,但是当我们一给它起名叫杯子,我们就觉得虽然它刹那都在变化,但它前刹那叫杯子,后刹那还叫杯子,里边有个不变的东西了。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刚才所说的自性我。
# ], J/ W6 w" k, B6 x: C所以在我们虚妄分别,因为无明把世间本来没有二我非要当成有我的错误认识这个过程当中,名言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佛教非常重视名言。要想真正把佛教的教理研究清楚,把佛陀的教诲真正理解了,一定要在名言的问题上下功夫。通过安立名言,我们给事物增益了一个莫须有的自性,这在佛教里边叫义。
2 x$ p9 ?6 H: G) |5 h名与义在凡夫的头脑里不可分离。执名取义,久而久之对事物的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认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就越来越坚固,坚固到了我们非认为只有那个常一不变、独立存在的义才是最真实的。) C5 N3 v/ }" A- r3 [! f6 i
佛说世间是无常无我的,可我们怎么也听不进去。所以我们凡夫把名当能诠在利用的时候,一定有个所诠,而且一定是在所诠上强加了一个本来没有的东西 - 义。二种我就是这么增益上去的。
9 ?1 _% W6 J1 {4 k4 T当然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我们如此地错误地使用了名言,它产生了一种作用,熏习了,称为名言种子;而这个种子再现行,会是如何呢?经过熏习、现行,再熏习、再现行 …… 最后就形成了那么一个我们看来坚固的世界。佛教认为这世界都是名言,就是我们以这样一种错误,熏习出一个大千世界。2 _3 L8 U# O; t" u. N q' S) ?& @) J* {
在九四年第二届生活禅夏令营上我用了很长时间讲名言熏习、种子现行,今天这个问题我就不展开了。
" i/ u9 l2 U# h- O/ `
, s, L( |5 a7 H7 v* h[ 本帖最后由 TempID 于 2008-3-14 09:2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