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十四、论密宗重见地! J- Y) n: F/ @. z% I
+ s, j3 k6 l4 q佛法是心地法门,用功宜在念头上用功。密宗最重见地。盼多读《净土资粮》中之拙著,懂得了净宗才能懂密宗,能懂才能正信。颇有净密都不懂而学密者,这只是迷信。既是迷信,举体都在迷中,故决无觉悟之期矣!+ |1 x' W) k$ ]" W n0 }& S
当知成就全在当人。知见若正,则修什么皆可成就;知见不正,则修什么都必堕魔军。
/ l8 Y4 E3 d, \% g
, {* f7 M& s! j9 v, O) y4 Y! [. S0 v
5 K" F9 {$ H# C& |黄念祖大德对修行人的开示
4 R0 P% m& f3 J7 g Y( l警惕魔灭正法 ( 黄念祖语录 5 )
4 y( R, B' z0 z4 y) p
* n# E+ X# M d: k: b; I7 l有生就有灭,佛经也都是迟早要灭了的,所以我们看佛教,很讲辨证法的!佛法也如此,佛经要一点一点的灭掉。有部经《法灭经》,说的就是哪部经先灭,哪部经后灭的问题。第一部先灭的就是《楞严经》。现在就已经有迹象表明了:有人已经著书说《楞严经》是伪经。其实佛早就悬记了,将来末法时期,这部经肯定先要灭,因为谤法的人说是伪经,人们也便慢慢相信这种说法,也都认为这部经是假的,谁都不去念了。所以,这批人是先走这条路了!
* [ o$ j7 m! ^" A5 A 7 p2 R* b7 u! @3 ~
坡注:
1 n$ F* V$ @; a8 K- \ . G( p1 G* n. b7 w5 k9 w: N
今日竟然有 “ 大师 ” 论证 “ 大乘经典多是伪造 ” 或 “ 净土经典皆是伪造 ” ,恐怖的是这种魔子还很有市场。魔力进化非常的快速,正法弟子勇猛护法,责无旁贷啊!!
# R7 g( A' }' w' N% ^
; \3 q: F- ~; Y2 @摘自黄念祖 “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 4 y8 Q# d% y9 O b+ y3 T( J
, J+ o) Q3 J1 b. q% P9 H
D4 s2 K% R6 |% ^& A( c2 A/ L正师必敬净法 ( 黄念祖语录 6 )
z/ e8 J2 l9 ~- h3 @2 i- q( B
4 G# G( l. `" d6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喜欢密宗,那我就将诺那祖师的开示告诉给大家,他在香港传完法,在离开香港之时,所说的开示,就是有关净土宗的。我给大家介绍几句,才算是圆满了。诺那祖师所传是红教的法,也就是莲花生上师的法,是最古的法。这个法有很特殊之处,与其他法不大一样。这个法特别尊重 “ 阿弥陀佛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根机,都教他学 “ 金刚萨埵 ” ,即是学阿弥陀佛的法。人人都要修呀!诺那祖师讲: “念弥陀者,临终观佛在,信心不疑……弥陀法愿甚强 ”。也就是说,往生之时,能念阿弥陀佛的人,临终你一心观想佛就在头顶上接引你而不怀疑,这样你把自己都忘掉,自己忘了,你就跟弥陀的法身相契,才就得以往生了!由于 “ 法愿甚强 ” ,所以无论你修何种法,无论你水平怎样,都能往生的!这样一来,诺那祖师的说法就和蕅益大师的话是一样的了。
9 X2 o# o% N6 m* V4 F) V F7 J3 S& @; c' X) M/ V' }
诺那祖师最后开示: “ 汝诸位不忘阿弥陀佛。 ” 祖师在香港、澳门等处给许多人灌了顶, “ 诸位 ”就是指大家,向大家临别之际,最后的开示就是让大家不要忘记 “ 阿弥陀佛 ”!他老人家是我师父的师父,所以,今天我也用师爷的这句话作为此讲的结束: “ 汝诸位不忘阿弥陀佛! ”
9 z. b9 E, L+ S4 v6 {, U
! }; U! k: n, H a \: K坡注:
8 M) l4 T" n# c
# Y4 B- N7 N" X照魔明镜 & U) C0 r1 j4 y$ D5 A
: e* F, r1 @; p0 T$ p0 @只要毁谤净土障碍人念佛生西,必定是魔子,不会有问题。
% \7 c8 T3 @8 O+ L1 l# t( r- ~7 M6 Z1 j
9 M. _* w. j5 F9 G. r* }2 B
* t& M! q0 } U, N1 |广摄众机妙法 ( 黄念祖语录 7 ) ! x* E6 d3 q; p, Z2 G. n
/ Q5 l+ F! F9 R0 f. c有许多法,只是上根之人修起来合适,下根人就很困难了,比如参禅,许多人就不相信有 “ 顿法 ”,甚至有些修禅宗的出家人也不相信,那就不好办了!由于根器的原因,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接受顿法,学密法也是如此。包括前面提到过的我那个师兄弟在内,许多人学了密法之后,发神经病的人不只一个二个,有很多。这倒不是因为 “ 法 ”有问题,而是因为修法的人根器不够造成的。根器不够就会生出障碍,引起魔障,下场很惨!
/ @4 |: p/ T' {! a. P' q3 m + ^0 f( c" Z9 ~: {
只有净土法门,才能三根普被。你再没有水平的也可以往生。前面提到的那位老太太,往生之时很安祥的,比活着的人都要安祥,她虽然大字不识,就这样的水平,她却往生得很好。所以,不是只有永明大师、智者大师乃至文殊菩萨才能往生极乐世界,而是 “ 三根普被 ” 。
$ h' ]- d9 R, D$ v' M. `( { 8 @5 c9 _7 y( Y: F: n" v l- ?' z
有的法,你叫上上根的人修,他还不耐烦、不愿意修呢!我个人就是个狂妄的人。当年,对于有些说法,我还听不进去,觉得不入耳,后来是《金刚经》才把我给折服了。所以说有的法不是三根普被。而净土法门则不然,唯独净土法门,最上根器的人学也不屈才,最下根的人学,也可以入门,真正是凡圣齐收。
( Q: |- J/ @/ H0 w
& ~7 K! W0 t+ j8 W% D6 ?& z7 X+ {: q“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 ”净土法门的特殊之处,在于横超三界,这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要离开这个欲界,按普通的修行方法是很难的! “ 欲界 ”包括欲界天,佛教称之为 “ 帝释 ” 。即是欲界,那还有男女之情。 “ 欲界 ” 上面就是 “ 色界 ”,色界成为梵天。梵天修梵行、清净行。要按普通的法门来说,一个人在一生中,只要有一次男女行为,就已经不清净了,就不能再生梵天了。生天就这么难!“ 色界 ” 之上还有 “ 无色界天 ” 。要想竖出 “ 三界 ” ,就要把见惑、思惑完全断尽才成。不仅是咱们人类的见惑、思惑,“ 欲界天 ”、 “ 色界天 ” 乃至 “ 无色界天 ” 的见惑、思惑统统都要断得干干净净。高了不说,就拿咱们人类而言,思惑中的 “ 贪、嗔、痴、慢 ”这四个字,谁敢说自己已断尽了一种?我看不见得有吧!连 “ 欲界 ” 中的 “ 贪、嗔、痴、慢 ” 都没人敢说断尽,那就更不要说 “ 色界 ”、 “ 无色界 ” 的 “ 贪、嗔、痴、慢 ” 这四毒了,所以,这个竖出 “ 三界 ” 是太难了!
- `; g4 E* ^8 S0 R. _$ n % ^1 Z1 I. A% e4 v6 t& [3 d _
而现在这个净土法门,是 “ 横出三界 ” ,是依仗佛的愿力加被的方法出 “ 三界 ”。就好比一个竹竿,里面有个小虫子,它要沿着这个长竿一节一节地咬出去,那就太困难了!竖着咬,不知要咬到何时才能出去,而如果要横着咬呢,只要横着咬个窟窿不就出来了吗!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一生勤苦,老老实实地修持,认认真真地念佛,你咬通了,就可以出 “ 三界 ” 了,这种出 “ 三界 ” 是“ 横出三界 ” 。顺着竹竿一节节地咬出来,这是 “ 竖出三界 ” ,横着咬出来是 “ 横出三界 ” ,这一生就可以办到! . I! Q/ Q, s" I
' a) y8 w8 I- W8 |我曾经问过贡噶上师: “ 咱们密宗都是即身成就,也就是即身成佛,往生净土算不算是即身成佛? ” 他反问了我一句: “ 你说的是哪个净土呀? ”我说: “ 我问的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 ” 他说: “ 啊!那就是、那就算! ”所以,我们一生中便能得到大成就,唯有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易行道! ; W' G, [- N e& X
+ p, I6 F. ~0 u. \- |* N摘自黄念祖 “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 : T4 ], G$ ]" k- {9 l7 U3 w6 C- W
5 Q- K, o/ ^, `- B8 V
* v0 h& j( t4 o6 N
谤净愚蠢无比 ( 黄念祖语录 8 )
5 z0 V5 l- ^! E7 X( j7 [/ u8 i G
3 ~; k* _5 Q) f% L1 ?/ f6 p$ w( c# Y我们修任何法门没有不好的,但是对于净土宗,特别提醒一句,千万不要轻视净土,你愿意修其它什么法门,可以接着修,我从来不喜欢劝人说: “你这个法门修不好,换换样 ”。既然抱定一个法门,那你就要努力去修。但是最好你要求生净土,你不求生净土,也千万不要诽谤净土,你要是诽谤了净土宗,那就是在诽谤 “ 如来大粪球” !你要是这样地谤法,那比 “ 五逆十恶 ”的罪还大!有些人还自以为自己修得很精进、很不错了,但就是因为你谤法而已经上了谤法的名单。所以,这一点今天提出来向大家作为供养,希望大家千万在言谈举止上注意,不要流露出轻视净土的言论。 ( y, @3 M6 p/ n/ U
5 V9 J8 i- t7 w# U2 C
法门无量,没有一个不是好的。而我们特别对于净土法门,不能有足够的重视,所以我曾对佛学院的同学们讲过: “诸位出家人,你们在座有五十人,我不敢奢望你将来都学净土,但是我就希望你们任何一位不要轻视净土、毁谤净土!这是我开净土课所作的最低的要求了。 ”我之所以这样说,就是因为有许多人轻视净土宗,而并不能知道,只有阿难的这一问,佛这一说,当来的含灵都因此而得度脱。这个重要性就在于此。
0 d/ `5 N) W% N/ E+ o% i/ N6 L7 I
0 G! c+ }1 t9 _$ y9 E! d摘自黄念祖 “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 + q+ |/ m3 |4 J( c' T- I3 d7 f
2 X m& a @/ Q, R
* [1 T: k+ ^! x2 l; P! T(五)答C老居士
0 f% E# a! m3 j. E0 Q 一、劝不可减少念佛时间以习定
4 N% ?) S% u/ g! c% N 承询修定问题,甚为惊愕。老学长早岁皈依印老,虔修净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舍念佛而习定,足证念佛之法,真实难信也。灵峰大师常云:一句佛号念熟,则“三藏十二部极则道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都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可见持名是大总持,圆摄一切功德。只要老实念去,不管它定不定。若去管它,早是二心。欲定反乱,只是自扰。夏师诗云:“散乱固成病,分别引魔军。”散乱当然不好,故名之为病。若起心分别欲遣除之,则此分别之心,即是魔心,故曰“引魔7 E3 [* P& n! r4 {6 u
军。”引得八万四千魔军乱舞,何苦来?古云:“欲除妄想,去一添两。”
% ~6 \# ?4 w" V/ O+ s" d7 ^8 B 静坐念佛甚好,但八旬老人亦不一定勉强要坐。勉强则身不宁,身不宁心即不安矣!要之,行住坐卧,均是威仪,只贵“念念相续”,不管你是坐是卧。! W( D' c9 k, i6 d, [2 O5 D" Z* M
函云:“欲修禅定,终不能定。”此正合规律。因有此希求心,故终不能定。又云:“但口里念佛,即不是放下一切,实难入定。”仁者之见,本末倒置。今欲放下念佛以入定,如是之定,最多只是个“无所住”,何尝有些许般若气息?无住生心,才是金刚般若。五十年前,弟第一次读佛典,看《金刚经》。深体无住生心之妙,当时便领会得,以凡夫心,欲臻此境,唯有念佛或持咒也。盖放下一切,即是“无所住”;一句佛号声声相续,即是“生其心。”倘欲抽减念佛时间以习定,则更是大错,念佛是易行道,余者皆难行道,乃龙树菩萨之开示,若去此易行之道,反趋坎坷之途,何其颠倒之甚也!
. F& d2 n8 {4 [0 r& r$ ]# O# ^ 此事切要,故直言之。灵峰《要解》曰:“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则在念佛之深浅。”当前首要是决定往生,先不管品位高低,但当深信切愿,靠定这一句佛号,靠定这一法,同靠一座山相似,无论如何也动他不得,这才决定生。看来品位也不会低。若于念佛信不及,今天要诵经,明天要打坐,后天想持咒,大后天又欲参禅,这样修法,对于“信、愿、行”的第一个“信”字,早已七折八扣。信愿不坚,欲生极乐,是真背道而驰也。以上乃剖心沥血之言,望三思之。
) P' B$ }7 O5 p9 U 二、劝放下万缘单提一念' } w4 a1 y1 M+ ]/ l! `* e6 T. J1 p% @
您当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弥陀念到底,“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了生脱死,唯此一法。所谓万缘,不仅柴米油盐、妻儿子女、富贵荣华、地位声名、功勋事业、学术文章等等世俗之缘,应舍应放;实则您今日信中,所问之咒名,与所求之圣像等等,总之,亦在万缘之中。以上对于初修,当然是正事。但对于您八十一高龄,终身习净之老修行,则应一刀斩断,一齐放下。万缘放不下,则此一念决定提不起。往生之关键,在于一念。不管你是在家中念,还是在寺中念,所贵者是你的念是否一。您当前迫切之务,就是把一切善缘、善行、善法等等,完全打叠在这一句佛号之中。一切不管,一切不问,心中孤零零地单提这一声名号。一句念完,又是一句,老老实实,绵绵密密,一直念到佛来接引,一气念到花开见佛。这样念,决定往生;这样修,也即是万修具备。切不宜头绪过多,百端并举,东张西望,顾此失彼。
2 k( c ]/ K. J 诵经修法都是好事,但均宜精要,而不应繁多。总以随时随地持名为主,其它一切均是助行,不宜喧宾夺主。一切善行,一切工夫,一切境界,总不如老实念佛,念念相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