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书法的文人情怀(三)
6 z0 ~! ], }- ?1 T; F, m原创 ——五湖散翁王志安 2022-05-05 21:41
5 S, `. i5 N: K0 O9 { o; V2 p* K4 z
用笔和文字在介质上留下信息的过程叫写字,人类在生存发展中,为了表达思想,记录信息,从远古刻画符号开始,不断改善使用的书写工具和介质,并不断的改善语言和文字。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使了用拼音文字,而他们的文字到了近现代,其早期的文字历史都已经中断。而中国在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从甲骨文,金石文、篆文、隶书、章草再到今天普遍使用的简化正楷汉字,竟然在五千年漫长的岁月中,从未中断地从象形文字开始,进行体系性发展,产生了一个深具文化内涵而又充满魅力的方块文字体系。一批优秀的中国文人便依靠这套文字体系,把表达思想理念,传递文化信息的写字过程,变成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中国书法艺术欣赏到数千年前古人的文字,了解前人的社会文化,感受前人的思想情怀,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独有的文化魅力。
% t$ r1 m' _1 g( E6 e" w* w% o; t* h& G1 b% j' j4 q" Q
中国书法艺术并不只是写字活动,而是一批又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中国文人,带着深厚的文化情怀使书写过程华丽转身为艺术活动,因而中国书法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只是一种谋生的匠作过程,一开始它就是优秀文人们寄托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化了的高雅文化生活。
4 \! C/ v5 F7 a0 Q+ v$ g* Z
) n& s+ R* v: i/ R; z书法是一种高雅的文化生活,所以它才别具魅力地吸引了最优秀的高层文化精英和英雄豪杰们参与进来,一些立国英豪,一大批历代帝王、文武大臣、达官显贵们也乐此不疲加入了书法艺术队列之中。看看唐太宗,宋徽宗,赵高宗,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是如何痴迷于书法之道,在他们的高度推崇和以身作则的带动下,便使中国书法艺术登上庙堂之高的文化殿堂;看看王羲之,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欧阳询,米芾,赵孟頫,苏轼,董其昌,何绍基等中国人心中的文化大咖们倾情与于书法艺术,使之大放异彩,你便会理解中国书法为什么会成为举国上下一致推崇的国粹艺术。也正因为如此,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化人,他们既或因科举受阻而怀才不遇,或因一身正气而挂冠归乡,或因政见不合而拒入官场,或因隐入佛门而潜心书法,或因情性放浪而以书艺为生,他们却用书法艺术而精彩了人生。看看张芝,怀素,王冕,郑板桥,唐寅,徐渭,文征明,他们在书坛上用生命的活力和情趣,把人生情怀挥洒于天地之间。了解了这些,你就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书法会有如此绚丽的色彩,这样我们也就会真正理解,为什么中国书法会打上了文人情怀的深深烙印!
$ z/ d7 o% V9 F+ z) U
+ ?) ]4 ?( J- \2 u" x, ]3 Y文人情怀是书法艺术的气质与精髓,但它不依赖书者的社会地位和官阶高低,它是一种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气质精神的集中体现。看看那位独具才情却科举无缘而落魄江湖却又风流倜傥的唐寅;看看那位不满朝廷对农民的冷漠,挂冠而去,却留下诗书画清名的郑板桥;看看那位五十岁后官罢县令而开创西冷印社成为一代大家的缶翁吴昌硕;看看那位从木匠到书画艺人,再到艺术大师的齐白石,他们勤恳耕耘在书画艺术园地中,被文化社会所认可,被艺术市场所青睐,而艺术市场又为他们的艺术才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尽管没有朝廷的俸禄作供养,也一样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以书画寄托着他们的文化情怀。$ B, g+ o9 ]5 ]( R& w
' {" g5 N3 \7 b/ K. C2 i' c/ o! Y
书法文化情怀,既包含了坚韧不拔地苦练和接受优秀传统书法文化的苦修,又有坚持不懈地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注入的个人文化理想,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和艺术感染力。这种书法艺术充满了向上的文明力量,充满了激越的民族精神,充满了浪漫的诗情画意,包含着历史的丰厚与沧桑。$ W E( y8 k8 ]/ s
8 h: Y1 H% `9 [. O4 U' X
我们看到倾心于书法的作者们,每日临池不辍,津津乐道,是因为他们在用书法修行自己,即强身健体又修心养性;有的人戎马一生,从将军的位子上退休下来,休闲后拿起笔来写字,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融于书法艺术来张扬爱国情怀,宣传国家意志,鼓励民族自信;有的人经历了人生的激荡和社会的磋磨,却依然对国家兴旺,民族崛起矢志不移,通过书法走进了中国文化殿堂,在心灵的空地种植上芬芳的书法艺术花朵;有的人把书法当做终生的兴趣和追求,用书艺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走上专职的书法艺术之路,正是他们身上的中国文人情怀,才使他们的书法艺术绽放出了群众喜悦、社会满意的艺术之花;众多的仁人志士利用闲暇时光步行走在中国书法的风景线上,在书法活动中开始了自己的文化人生。从各界书法家和各种书法人身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书法已经变成了一种具有社会和全民族性的文化修行活动,这种自发的文化修行必然在民族复兴和文明复兴过程中点燃遍地文化火炬,汇聚成中华文明复兴之火。
. r3 C: m, ?' M- M4 @8 h4 }; X9 ~0 n; Y; a9 y5 n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刚拿起书法之笔的人,并不一定是文人,但只要他追寻着中国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之路一直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那他就一定会走进神圣灿烂而多姿的中国文化殿堂之中,从而受到绚丽多彩文化氛围的感染和熏陶,入芝兰之室,久而久之他一定会变成一个有素养的文人,那他就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在耳濡目染中具有了文人情怀,这就是中国书法的神奇效应和魅力所在。
# o* y. a1 ]: F" |7 X+ V. G1 l$ |/ C% `& L/ m3 T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OJvlijbTyDSSkq-UhZ-_Q
2 j7 o+ X& b! a/ a* s" z% g
0 ?( `# o5 n5 E* F1 y/ \1 w7 n) a
* e+ H% t9 h- E8 D$ b$ y5 B) b五湖散翁书法欣赏% \- F5 G* {, p$ G/ k
1 ~+ G8 i8 e) Z6 Q% c d" z M
% ^6 a. @3 N1 J/ _
2 |0 o) h* F-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