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4 B8 K" m: P5 n# x& O5 P6 Q* T- n2 Z, J) ]6 Z
我们要竭尽所能、全力以赴地让众生生欢喜心,让众生快乐。但是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意乐,有各种各样的根基,真的是五花八门,不一样的,因此有时候难免生烦恼,甚至要来伤害我们。
0 s, y9 H3 ?& |! @5 f
6 p6 m7 ~) I% h& G! d* l* }& A; W) a6 x' T0 j0 E- F: X$ H
; S6 s2 {% m9 ?' Q% x' o) d z( H1 E& ^2 v6 w
& Z- q5 z. H1 ]6 F* p
这个时候自己要明白这个道理:伟大的佛陀在世时,尽管功德圆满,完美无缺,但是众生因自己的业力所感,有时候看佛也不顺眼,不喜欢佛,甚至想伤害佛。我们就更不用说了,有人不理解我们,甚至想伤害我们,也是正常的。; J1 {2 ~6 F; _/ e
7 R$ c" d" Y/ V9 |! M; j
" A' X$ V* h5 C - S* Z: m: e9 ~% w, a Q0 X5 o
C9 F+ w, b3 R$ p- u
+ a2 C0 t3 o4 c; i' |
但凡夫就是凡夫,很多人都会这样想:“我是全心全意地为他,在利益他,他怎么还恩将仇报,还不理解我,还来伤害我……”就开始动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舍弃众生。若是大家都喜欢你、恭敬你、很听话,一切都顺着你,有什么难的呢?这个时候不会舍弃众生;但当你是真心为他,所作所为也是利他的,对方还不理解,甚至反过来伤害你的时候,你心不动,这才是不容易的。
2 J& i; e9 u$ c0 |! C& [- B5 }, o2 G( l. \2 U* ]- Q
$ g. d( n1 S9 X. O1 t
- r1 b: \9 w* ?8 ~, X0 R1 i! {7 J6 E. n8 \4 u1 N
& _# F; O& u" G 这时应当思维:这不怪他,怪贪嗔痴等烦恼敌人。的确如此,对方也是被烦恼控制了,如果他心里没有烦恼,没有被烦恼所控制,他不可能这样做。现在他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有嫉妒心、嗔恨心等烦恼。比如,有的人学习好了,或者得到利益了,就会被人嫉妒,这很正常。因为我们身边有很多凡夫,凡夫具有嗔恨、嫉妒等这些烦恼是很正常的。
5 E, ` i1 d5 C" H0 s. d* U0 c L/ X% ?% I+ z! E
5 Q% g/ U) v& z' e/ L
5 _) x7 f( o- Z% h. ^
0 M# F o8 a7 J) ^) f+ n- N0 R2 n1 c& w" Y ?2 K! h7 U/ N
还应当思维:我不怪这个众生,他的的确确是我宿世的父母,对我有恩;他也的的确确是将来的佛,因为有一天他一定会醒悟的,也一定会跟这些烦恼敌人作战、抵抗,他也可以摆脱烦恼,也可以成佛。他今天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贪嗔痴等烦恼藏在他的心里,利用他的口来骂我,利用他的手来打我。这些宿世的父母众生,他们也是不自由的呀!
: Z2 N! i( ^; c) n2 \& H
& }: S3 a! h: c; r7 {. A; g3 n4 J
5 E( O$ l4 P) G- y3 ]! ?- W $ B. P: ~1 K, P
7 O2 q. P; j+ @' X2 T5 U2 p$ N
) d- J1 u0 }- {; M' Y6 O; L4 D 若是我们能理智一点,能深信佛讲的这些真理,就会更慈悲他。确实就是这样,他们生嫉妒心和嗔恨心的时候,心里也难受;他们以嗔恨心、嫉妒心造业,将来也要遭受痛苦啊,我们应该更慈悲他们。你要这样思维:这些烦恼敌人不仅伤害我,还伤害我的父母,要恨就恨烦恼敌人,对烦恼、嗔恨心发怒,绝对要对抗,要跟烦恼对着干。这个时候众生更需要我的帮助,需要我利益他们。我要帮助他们,让他们清醒,知道是烦恼在利用他们。我们必须站在一起,跟烦恼作对抗,我一定要让他们清醒。这时对众生应该更慈悲,想拔出他们的痛苦,想给予他们安乐。, B' B$ M- e9 `/ P
3 F7 p8 m/ l I+ Q9 J3 r6 Y1 A3 P# F
9 |% O0 A- ] H) H* S% |3 [! v' b
0 F' e: E7 M2 _& I5 s' w# n3 C) V v/ w1 i+ E
2 r8 ]5 U; s* ^# q! p
——摘自《入行论》讲记31
" S6 H: m9 i- M: }' b( p; X+ p" T/ f$ u: \& g( E%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