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2|回复: 1

老师的一份排名,差点毁灭了世界 !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5-5-1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老师的一份排名,差点毁灭了世界 !
# I; X, K8 S. k$ G9 Z% v
# _5 d5 n1 z5 O! M      网上流传着一张著名的毕业照。一个糟糕的老师采取了一个常见的蠢办法:在毕业照中,按照成绩排名来给学生设定座位。优秀学生紧靠校长和老师,坐在前排,聚光灯聚焦的地方;差生远离校长和老师,蜷缩在后排和角落之中。9 h1 v! _& V" G6 V

1 ]# t( g& t$ z7 d" X( Z) d       这张毕业照之所以大名鼎鼎,乃是因为其中两个迥然不同的孩子。一个好孩子坐在校长旁边,意气风发,目光清澈。还有一个11岁的差生,最右上角,站在最后一排,两臂交叉,吊儿郎当,愤愤不平。教育,如果成为某一类人的天堂,就必然是另一类人的地狱。这个时候,天堂也不称其为天堂,或者说,天堂就是地狱。
6 M+ f  \( m: O1 N; n6 n
- j6 _3 `' T% c7 [       很多年之后,那个心理扭曲的差生,辛辛苦苦想成为二流画家而不得,到处都是冷眼,到处都是嘲弄,连蹩脚的画家也做不了,怎么挣扎还是无路可走,终于把他惹毛了,惹火了,后来他干脆做了屠夫,杀人如麻,他甚至想把最聪明的犹太人给灭族了。这个差生,他的名字叫希特勒,他的歇息底里,差一点毁灭了世界。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透露,他的反犹情绪是被一位犹太学生所挑起的,然后愈演愈烈,终于不可遏制,这是导向奥斯威辛仇恨链上的第一环,也是后来种族灭绝的最终结果。
: R% R" T  K1 V
8 E( m$ K- J3 S. n8 F        那么,希特勒恨之入骨的那个犹太学生是谁?所有的证据指向这一张照片,指向这张来自林茨的照片,指向照片上坐在校长旁边的这个好孩子。这个孩子长大之后成了二十世纪独树一帜的思想家,首屈一指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叫维特根斯坦。小学的时候,作为希特勒的同班同学,犹太人维特根斯坦太聪明了,太得老师的宠爱了,简直就是老师手心里的宝。好学生和差学生,一个上天堂,一个入地狱。老师对待他们,也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童年的阴影,就是将来的命运。
. \. B  }" ~1 L5 d; G$ g
5 D4 M8 ^6 t! @" b, M$ `       谁也没有料到,希特勒积怨如此之深,以至于酿成了未来人类的历史大祸。之所以感慨这样的图景,是因为今天这样按分排名的现象,还在我们很多学校继续上演,而且屡禁不止。% t! W  @( i% y( w+ |

. k3 [. u5 K: l: ?) O, ]: Q% u       在象牙塔中就遭遇歧视,注定很难有好的发展;没有好的发展,在社会中很可能会遭遇不公正的待遇;诸多不公正的待遇叠加在一起,就可能会彻底扭曲一个人的心灵。反过来一个心灵扭曲的人,他或许就会报复这个世界。
4 J7 o4 K: d' W5 t' E  j; ~5 o/ v& F$ d' E( O
       按分排座为什么是错误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么重大的恶果?既然明知有这么重大的危害,为什么老师还要祭出这样的杀手锏?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先看老师按分排座的主观愿望。老师之所以按分排座,是想让成绩高的同学获得奖赏,公平地赢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并鼓励他们继续捍卫自己的“位置”;同时让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诅咒和惩罚,并暗示他们,这个教室里的“位置”,很可能就是未来生活中他们的“位置”,刺激他们树立危机意识,知耻而后勇,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烂人一个,死路一条。但问题是,老师的主观愿望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其判断的前提是: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所有学生“好成绩”都是努力得来的。同样道理,所有“成绩差”的学生都是源于不努力,所有不努力的学生都会“成绩差”。 恰恰是这个前提条件存在重大问题。即使每个同学一样努力,他们也不大可能取得一样的“好成绩”;有的学生很不努力,但成绩就是好;有的学生头发都学白了,苦学加死学,但成绩就是不见起色。更何况学生的成绩还与很多因素有关,譬如临场发挥,身体状况,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学生成绩还与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当这个前提不成立,按分排座实质就是:不看过程,只看结果的极端功利主义做法,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奖励胜利者,但这个胜利者不一定是努力者,极端一点这个胜利者还可能是作弊者。惩罚失败者,这个失败者不一定是懒惰者,甚至有可能还是一个勤奋者,只是学习不得法,而这种不得法很可能还是我们老师没尽到责任。不分青红皂白,用成绩对他们进行价值认定,不仅损害了学生的尊严,也侮辱了学生的人格,最终压抑了学生的人性的健康发展,这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是精神虐杀。
( m/ x0 R  q% z8 J     
6 H! P2 F+ O7 N) e: l       学校是一个引导人向往真善美的地方,是一个思想自由,精神明亮的场所,而不是分数的竞技场。退一万步说,就算学生因为懒惰成绩不好,因为努力成绩出众,也不能采用这种歧视性的办法,教育不仅要看到冷冰冰的分,更要看到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要传达给学生的分数判断,更要传递给孩子公平、正义、民主与仁爱,还有慈悲。2 }2 R& d9 t9 T* U! g+ H; L

# `: p, @5 ]9 u1 M       周国平先生说的好:“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0 ]; x/ _6 j- i8 J/ E, p0 G, c. \3 y$ [0 G9 u4 r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老师,应该维护孩子最高也是最后的尊严——在同伴面前的尊严。其实我们判断的方法不难,两个假如就能辨析我们该不该做,能不能做。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的孩子是学生。如果这个时候,你还能自信地进行按分排名,那你就相信你的内心,勇敢去做。+ d* _& }* O# q$ g
$ q. p' x; l9 }6 P  \
       当我们承认并且意识到教育的复杂,人性的复杂,看到教育的非连续性本质,我们才能敬畏教育。真正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使得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和暴虐之气,但我们依然相信,我们能够压制兽性,保持温暖美好的人性,走向或平坦或坎坷的前方。前方是什么,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心里怀揣着什么。  
" E  u1 g+ ?+ n5 z6 ]- Y
  i; w; i- p5 {. |  C0 y/ s+ R       详见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df9&scene=5#rd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5-5-24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有没有英文链接?请哪位大侠告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7 07:12 , Processed in 0.102281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