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米笑
: m- |+ h9 r& v
2 w! R$ n& \/ H: N' x8 I据大温哥华房地产局公布的数据,大温地区独立屋的平均价格已经跨过百万加元门槛。 & S5 R" Q# K8 j6 N# n) C
. I7 R2 ]! @; z c8 q S5 \! b
A3 n/ ` d% v: Z! g7 u
& E9 i2 z$ O8 L" t% W+ {8 s) B" D2 F3 ?- E9 V! M1 R- a
感觉上温哥华西区独立屋均价跨越百万还是不久前的事情,现在温东列治文乃至整个大温地区百万豪宅遍地开花,估计大街上随便扔一块石头,基本都能砸在百万富翁的头上,这个“造富”速度真的惊人。
! P. J3 K* C1 d9 m8 s9 i! d/ k9 F n: z$ F6 e- r
) `/ V# A3 V, n" [$ }& ~" e$ }
# x5 ]# Z8 A) e N* b1 |按理说,百万富翁满大街跑,温哥华人民应该感觉无比幸福才对。实际上正好相反。因为房价高,地税就涨,账面上的财富只能画饼充饥,看不见吃不着,房子还是那房子,居住成本却提高了。所以房主坐在家里,身家越来越高,荷包越来越瘪,难免生闷气。而那些想在温哥华买房又囊中羞涩的人,只能望房兴叹,更是怒火中烧。
2 U+ p7 g2 h9 |; _; j2 o% {+ S: {, D6 l
. W, M$ j% a# `
2 N* N3 \2 l# o大家心情不好,就得找地方发泄一下,于是亚裔移民特别是被“土豪化” 的中国移民,就成为推高房价的罪魁祸首。 / H& F8 W5 s2 e6 J. L7 r2 H- |
. E3 [2 _$ w# v表面上看,整个大温地区的华人所占人口比例确实是大幅度提高,很多豪宅被华人面孔拿下也确有其事。不过房子是商品,温哥华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房价达到世界水平也是理所当然,其实和特定的族裔并没有直接关系。 + R7 o: x8 x* z1 p
$ z) H" N7 ]. M0 u' r
Y |# Z6 Q. X
" F3 d2 r. Y+ }# P
) U! g5 V, ~/ x' D7 j
当然,温哥华的房价也和中国的“造富”过程同步。如果早个几十年,中国大陆穷的叮当响,年工资不过几百甚至几十加币,哪里有到国外买房子的本钱?比如上海,当时根本没有房市,房子是政府或者单位分配给职工居住的,所以称为“公房”。后来有了商品房,才房价疯涨,造就了不少房姐房叔这样的富翁,随便卖几套房子就可以在温哥华买一套豪宅,所以房价上涨的根源还是资本主义的市场规律。现在温哥华有人提出各种限制买房条件,说到底不过是社会主义的理念而已。
% j6 U, e4 _. }/ o7 J/ E1 b ]
目前房价暴涨是世界性的问题,不论是伦敦东京纽约,还是上海北京广州,都面临这个问题。在温哥华,这个问题通常只是在选举的时候拿出来炒作一下,当选政府其实是乐观其成,不必大费周章增加税率就可以不声不响地多收地税,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高兴还来不及,哪有限制的道理?其实享受房地产升值好处的人不少,只是不便发声为高房价叫好而已。这样,高房价就必须有个替罪羊。
* ^1 [1 G( g# Y; r3 P; n* H3 @1 a9 n6 L
! S/ R, _. h' u$ v7 M0 a; R L( [) R. K9 ?
于是,将房价政治化种族化就应运而生了。比如,New Brunswick大学的Ricardo Duchesne教授就直接指责是亚洲移民推高房价彻底摧毁了温哥华。他说,亚洲移民尤其是中国人涌入温哥华的速度过快,使这个充满英伦风的城市变成了亚洲味儿。按照他的说法,加拿大是白人创造的,所以加拿大必须按照白人的风格建设,必须保证白人的居住优先权。Ricardo教授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认为英伦风格比亚洲风格优越,白人比亚洲人高贵。
: ?5 ]" g9 w2 @/ U7 ~9 g
5 T; q x `! L' X3 P' x& H3 R这个观点并不新鲜,当初加国出台的各种歧视华人的政策,就是来自这种白人至上主义。白人种族更优秀的观点,不但深深地打动一些白人的心,甚至得到一些华人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明显的种族主义言论得以在“学术自由”的幌子下招摇过市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