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84|回复: 0

转载:爱--颠扑不破的真理 黄维仁著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9-2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爱--颠扑不破的真理
8 U2 b: v8 @$ m2 v1 L7 D& [" g) {. R黄维仁9 c% i' {4 E0 G+ w
0 H3 U! E' u/ ]; Z4 ]  Q! D

6 ~1 k# k6 ^- x8 S& s/ Q' I) s" Q$ T% j$ _9 G' t2 g
从临床辅导的经验中,我发现一件事──所有的真理来都自于神。: T% d% C% I; z( O# V; O

1 m3 x3 G! O9 p4 Q: b$ S0 b+ R" h  c3 L. G( ]5 q' {0 Y
人最大的需要是爱
1 I/ @+ D& w4 J2 t& c7 B/ {: r0 m, `0 f9 ?
圣经的中心即是讲爱。如,大家所熟悉的哥林多前书十三章8~13:「爱是永不止息。......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又如,马可福音十二29~31,耶稣提到两条最大的诫命:「爱神」和「爱人如己」。而心理学中最好、最重要的医治原则和技术,全都是圣经的真理;一切治疗的总纲都可归根于我们神「恩典-慈爱」与「真理-公义」两个属性。许多研究资料都可以为此作证。+ j6 y& u# b" Y1 a
8 I) t1 R. R' U1 Q; `( ]3 d( R
最近医学界的一些学者研究一万名心脏手术病人恢复的情形,发现病人大约可分成两种,其间最重要的差别是,第二群人具有两个要素,一为「不觉孤单」──即不断感受到爱,能经常接受爱并给予爱;另一为「有虔诚的信仰(未分何种信仰)」。结果六个月后,两群人的情形大不相同。前者的死亡率高出七倍。由此可见,饮食的调整、戒烟酒、运动等,还不如这两个因素重要。此外,近日的研究发现,在这紧张的时代,「抗压」的一大要素,是「与旁人能建立有意义的关系」,而凡是感到孤寂、被人拒绝的人,死亡率高了四倍。(这些资料可参心脏专家 Dr. Dean Ornish 所着的 Love and Survival 一书。)- m& h0 x8 K) S: r, C4 W7 _: K+ k+ K. C
& Y! G- P( ]3 k5 @" F5 J7 {2 U; D) \
休士顿大学的卡普兰(J. Kaplan)作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将一群预先喂食高脂肪饲料的兔子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控制组,正常进食;第二组为实验组一,偶而将兔子带出来摸摸,再放回笼中;第三组为实验组二,不但经常将兔子抱在怀中,还加上亲吻、爱抚。一段时间后测量兔子的胆固醇,发现第二组比第一组稍低,但第三组则比第一组低60%。这项实验的结论为:爱的确可以「抗压」。( L/ @/ `2 o0 {. d* u
6 u9 k4 I  d, ^' G; ^7 @
史丹弗大学医学院对一群患乳癌的妇女,进行手术后存活率的研究,发现参加每周一次支持群体、较常感受到爱的一组,存活率为没参加支持群体者之两倍。
8 `% D8 V" z. s
3 m5 Z8 b( ]) c& H7 H9 w2 |/ B由此可见「爱」对人的重要,难怪圣经一再强调这一点。神的属性就是爱,而耶稣基督所展现的,就是爱的关系。
8 U8 J; Q! j# [" t
' X( s( l' e  I, r& `& i! ~
: F/ F2 B' l9 V. P. j了解──建立爱的关系之钥
4 d% N9 y$ J0 P. N. t- h- C, i; m
2 T' W9 A4 e& v' `9 P% i人人都知道爱的重要,但如何去给予爱、展现爱,则是很大的艺术。现代人的「关系」非常复杂,有许多「两难」的现象,如:「接近你,我就受伤;不接近你,我就孤单」;「说出心里的话,你就会离开我;不将心里的话告诉你,我就与你有距离」。许多人没有办法向最亲爱的人倾诉内心的痛苦,恐怕对方没有雅量倾听。结果日久便生鸿沟。
) W  @! [- G- Q. L7 W  Y
5 M: m1 k+ x; h7 H举个例子。一位太太看连续剧,被剧情感动得眼泪汪汪,先生进来,说:「你疯了吗?这都是假的,有什么好哭的?」从此,只要先生一进屋子,太太便会立刻转换心态、强忍住眼泪,而在那一刻,两个人就失去了心连心的宝贵接触。这位太太在自己最亲爱的人面前不得不武装起来,因为若不如此,就会受到伤害。这是人间非常大的问题,怎么办呢?
- s8 L1 a6 r- P4 q& }( E
5 e# i; o' ]7 c一个人若要能建立爱的关系,必须要在「与神」、「与人」、「与 己」三方面有所突破。
( M! B% g7 l2 S! v) d, e- R$ M" C  F- D
与神建立关系方面,平日大家已听了很多,在此只举一个例子。什么 职业自杀率最高?--医生、律师,也包含心理医生。这些人虽有很多技巧,但若与神没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本身的家庭往往是破碎的;他们知道爱的重要,也知道很多表达的技术,却没有爱的能力。8 b" D1 N+ R) }. I
! `! D0 |( S& T' s
从另一方面来看,精通宗教术语、常在教会出入的人,亦不见得有爱。例如,有人专喜 欢考人圣经、辩论神学观点、或很容易嫌别人不够「属灵」、「爱主」,等等。若有人口口声声说自己爱神,却常让人感到敬而远之,周围的人与他一接触就受伤,这样的人在「灵」里实在有问题。5 V  a$ e5 [1 N" a4 g$ M& I
4 q/ N- J  a% s' l% \
彼得前书三7 说:「你们作丈夫的,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识」,就是要「了解」对方。这句经文的应用不限于配偶,也适用于家里每一人。若孩子天生是乔登(Michael Jordon),你不要硬把他变成爱因斯坦。许多中国人的亲子问题,是常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塑造孩子,而不是按神给他的天赋,帮助他发展。
4 o9 ]! C6 h# V! i6 z) q8 `5 O+ Z2 {- J% `# f5 g3 z$ H
人与人的关系如何突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学习的心:去了解对方,按照「知识」与他相处、同住。
3 k4 ^4 j5 {, m. E) f& l3 f* `! ]" u  }% G% z
5 b/ e1 K% Y0 V
化冲突为了解: N1 q6 S3 i8 j( ]
1 a: L8 i6 U! e! u+ ^  P
近三十年来,有些世俗的心理学家花下苦工,在许多破碎的家庭中观察、实验,要找出什么样的行为、事情造成关系的破碎,或导致关系的改善。而他们的结论,却都证实圣经早已有的教导。在此只举一个例子。9 @/ t' Q0 z0 G8 {# u/ n, \" m, P$ B

- S4 i+ B$ E- L( I3 m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古特曼教授(John Gottman),长期追踪一些夫妇。不仅面谈,还在他们身上装置生理回馈的仪器,测试那些话语或非语言之沟通方式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可以从手汗的盐分测出焦虑程度;又与电脑尖端侦测设备相连,用分隔式银幕,半边照先生、半边照太太,观察话题所引起的面部、身体反应。国家给他经费,建立一个很大的「爱情实验室」,设备与家里类似,让这些夫妻住进去,还有极美的户外景色,让他们活在心□神怡的环境中;只不过室内到处有录影机,可供观察,还加上持续的验尿(检查cortisol含量,以测定压力程度)、抽血(检查免疫力)。 8 j) U/ x1 c, S1 K( H5 w
    经过长期的实验,最后,他们可以根据短短五分钟的录影带,预测哪对夫妇在四年之后会离婚;准确度高达94%。现在科技已达「爱情X光」的阶段,很清楚可测定何种行为会对家庭造成破坏、何者能够建造。$ y. x) _; j. {2 r. _2 [4 o

+ d+ h% G! e$ U8 X综合三十年的研究,简单的结论如下:
9 k; N9 c5 y" ~7 C3 {' x; ^  t6 s6 `) P; i1 L* E( L
造成现代夫妻离婚的第一号原因,是「长期发生冲突」。
) _4 ?, Z( X. \( `  @6 T: J
- R+ Z' Z2 ?, i* \0 o$ [/ q按照统计,经常冲突的夫妇,平均心跳比恩爱夫妇高出17下;长期痛苦、紧张,造成免疫系统减弱,寿命比恩爱夫妇少四年。
% G& Q" G0 k# G$ }6 L
6 k% M& y4 i3 [$ D. v    其实,冲突是通往亲密关系的康庄大道──只要知道如何处理。因为冲突的发生,必定是针对双方都在乎的事。冲突之际,乃是自我真正表露的时刻,这时若能努力去了解对方,并想办法去妥协、去投桃报李、让对方达成心愿,便使冲突化为增加亲密关系的良机。* e1 u1 E: T! o" z, F6 u! \2 Y; P

* t& z0 I8 R: n$ L" L& }- _    古教授还有一项研究结论:每天花两分钟注意亲密关系,效果胜过每周去健身房三次、每次二十分钟。
$ L( \+ R& U- X/ h5 O! C, {4 w; t& H& U
我发现一则「婚姻成圣论」,就是神对婚姻的奇妙美旨。一对夫妇,通常急惊风会碰上慢郎中、爱花钱的碰上爱省钱的、干净的碰上拉蹋的。婚前两人因相异而相吸,婚后两人就得「铁杵磨成绣花针」。凡脱离了「埃及」单身生活的人,必会进入「旷野」的冲突磨练,而凡是通过考验的,就必能进入「迦南美地」的恩爱关系。
# G6 u+ Y) p0 ?+ R! p' n5 ]4 H: D9 }
; _+ B& ~, r% z& Z夫妻关系开始常是「相敬如宾」,但接下来因着双方的差异,又不懂如何沟通,就常会演变为「相见如兵」。争吵的时候,心理的伤害往往超过肉体的伤害,固然十分痛苦,但若长期避免冲突,两人关系必会逐渐冷淡,最后成为「相见如冰」。这时,若要再恢复关系就十分困难,需要经过许多的医治过程。
% G3 P% U& l* [  S5 ~% c0 q# v8 A
* m' n; j! d# c$ {
2 p6 O! `# X- K* y' q% j3 J" a化解冲突的两招* {* t3 Y- h& P/ w1 K! g) U

/ D7 X3 _- ]" J* \( x7 R- \4 z如何化解冲突?世俗心理学家苦心研究的结果,说穿了,不外乎再次证实了雅各书一19的教导:「你们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例如,古教授主张 「口出婉言(soften-start up)」,就是尽量用柔和的话,不要在气头上就想解决问题。根据研究,只要心跳比平时超过十次,解 决问题的能力已经大幅减弱,因为收受及处理资讯的功能受到干扰。圣经亦说:「回答柔和,使怒消退」「柔和的舌头能折断骨头」(箴十五1, 二十五15)。其实许多事情并不需要当场解决,可以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提。在自己与对方都心平气 和之时,用委婉的话提示,反而能带来正面的结果,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 @4 b. ^7 _) u0 I) P3 |2 N& |% ]' E* y0 H
古教授所发现第二个解决冲突的要素,称为「愿意接纳别人的影响(accept influence)」。他发现,尤其是男人,若能如此,在家庭与事业上都比较容易成功。男人不能接受意见,常因为内心没有安全感;愈有安全感的人,愈不需要与人辩论、争赢较胜。' K! l' y, r5 g& `! e

2 {& ^! \, y9 D/ i) w% t* \/ c    一位我所尊敬的精神医师贝克(Peck)曾着 The Road Less Traveled 一书,十分畅销,其中提及他人生的转捩点。他28岁时在一所精神医院实习,一位督导来告诉他说:「 你是我所见过最骄傲、最无礼的人,你自以为是神派来的礼物,但老实告诉你,周围的人都讨厌你。我虽然不能把你踢出医院,但我要让你清楚了解我的感受!」常人听到这番话,必定记恨督导一辈子,而贝克却能虚心接受批评,以致一生受用无穷。9 \. E4 ?1 f9 ]" O7 c4 p0 z
! E3 Y  v4 y3 h! M) K  X
    一个人伟大与否,就在于是能否接受批评,使它成为自己的转捩点。3 A1 O. J/ ]% h1 o1 v1 a

2 S! [3 y! m5 c; T' t人际关系出问题,关键常如诗篇十六4所说:「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凡以「自己」当神──只有我对,别人都要听我的,与我有一样的好恶,一样的感觉与意念──也必如此。若要我用一题心理测验来测定人的属灵程度,我会列:「他接受批评的能力如何?」人性的反应常为:表面「多谢指教」,反过身来却嘀咕:「他算老几,下次我必还以颜色!」但若经过神破碎、成熟的人,必能接受批评。8 ~7 K# T. o* E! A0 u& o
+ O. i4 o3 ~8 x$ W3 Z  W* G$ U4 e
古教授发现 ,无论快乐的夫妻,或关系恶劣的夫妻,他们之间的问题,无解的比例同样都是69%。而差别在于:快乐的夫妻能接受彼此的不同,当作是神给的礼物,而不勉强去改变对方。你愈想改急惊风的人,他愈急!想让个性木讷的人对你讲甜言蜜语,听起来必定「不像话」!当我们学会放松,负起让自己快乐的责任,而不强逼对方来满足自己,对方也必放松下来,反而能主动提供我们的需要。关键都在于自己的改变。
  o2 M! i4 k0 y
3 ~5 J% {  T4 @# h( ]9 r4 Z3 x8 N0 G* f. x3 _$ j4 @1 c* Q
自我关系的突破
8 h3 `2 q8 q8 L4 _- j
! @4 P% G* p3 p$ s0 c( B3 `「自我」常常是问题的核心。一个受伤的「我」,会把别人的微笑解释成嘲笑,把别人的善意解释成恶意。这样的人很难与人相处。
% X( H8 b. Z- x3 A0 A6 O: j% f8 z
. n5 }! K6 s6 A7 H有色眼镜的形成,通常是因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伤害。很多时候,父母的用心良好,但是却对子女造成伤害。因为 「Intention is never equal to good impact. (好的动机不一定带来好的果效)」。例如,我们喜欢自己当「神」,要子女按我们的心意去发展,否则就严厉对待他们。结果,子女的心就受到伤害,甚至不能接受自己。有一位青少年要自杀,理由是无法接受自己的智商是148(已是极度聪明),而不是160!  `  V1 v! r, A
) d0 V( G4 U6 l4 Z
英文有句话:Hurt people hurt people. (受过伤的人才会伤人。)我们要原谅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受过伤的人。夫妻无法解决问题,常因彼此已有许多未加处理的积怨,而这些积怨之产生,往往与夫妻中一方或双方在成长过程中人格所受到的伤害有关。8 D& E1 }$ O4 f0 O# m

  k, ?2 V/ z, r1 U要与己的关系有所突破,往往需要下工夫回溯心理历史,检视那些创伤需得饶恕,需求医治。心理学研究神所创造的人,研究心灵如何受伤,如何得医治,而我发现,这些心理治疗之精华,却全是神的真理。
' L' h" u# r' ]' }8 T; f% G1 G9 n
    一颗受伤破碎的心要如何才得医治呢?
4 [) R9 m* c6 D8 z+ Q. p( S6 j; |/ ^, N; ]
    我非常喜欢赞美之泉的诗歌,其中我最爱的一首诗歌这样说:「十字架上的光芒,温柔又慈祥,带着主爱的力量,向着我照亮;我的心不再隐藏,完全的摆上,愿主爱来浇灌我,在爱中得自由释放。」事实上,这也是世俗心理治疗所强调的「医治的最高原则」。
% _" Z9 b  ~3 s& o0 \$ P
# z( S5 f) Z2 I1 @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可以把自己敞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曾受过伤;每个人都需要爱、需要接纳、需要人了解;而十字架就是这样的所在。主耶稣所接触、所爱的人当中,包括那些妓女、税吏──没有人愿意接近的人。他提供了一个最安全之处,让人在十字架面前可以柔软下来,看到自己内心的伤痕、和层层的防卫。一个人柔软下来,才能得到医治;而一个被破碎后得过医治的人,才能成为别人的祝福。# ]2 \, s, [$ T1 p6 y

5 t5 O: y4 I, ~2 ?! m怎样才能柔软下来?就是要「经历神的爱」,要亲身感受到神的恩典(felt-grace),不是只有头脑的知识。我们要回想,追忆自己人生中每一位对我们有恩的人,当我们在思忆中重新去感受这一处处或大或小的恩情,就可以渐渐从点滴的感激与赞美中得到心灵的医治。# y& s7 S# T' y4 z4 d+ N  q

+ b$ o: |, _' W总而言之,你若想与神的关系有所突破,就要先注意自己与人的关系;你若想在人际关系上有所突破,就要先注意你与自我的关系;而你若想求自我关系的突破,就要先注意自己与神的关系,去得到由神而来的饶恕与医治。4 C# ^) ?& F' o$ o

( j2 \1 |1 {7 Y0 O/ c( N    愿主赐福所有弟兄姊妹,让我们每人都愿谦卑学习,寻求神的医治,成为神爱的使者,把他的爱与温暖带入人间。□
0 ]+ H* T1 Z7 {! x* m, o1 ~& p
4 h! y$ z" O+ N& o! O
% g: g3 w  A! L+ B: V# S4 g作者任教于西北大学医学院,有丰富的临床心理治疗经验。
5 @& X" E4 f$ R4 E0 o3 n-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06:21 , Processed in 0.1705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