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1|回复: 0

[学书论画] 黄国强:国画艺术的寻根之旅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12-9 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jpg 2 N2 Y+ n/ O- D$ j( f+ J

4 ?" `) E+ D- Q$ }# v' v焦墨作品《苍山》 ( e) S4 [6 N* \1 S% P* T* T: d
  邹文. \9 C& }0 q5 Q
  凡人类文化经典都会有一个原创的发生地、肇始地。历来对于“祖地文化”的态度,一种是力主忠实继承;另一种则志在改变和革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黄国强对此有着自己的主张,他是想携更多增益因素去奉献“祖地文化”,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艺术之旅。$ A% m; \8 T# k# B
  删繁就简的表现方式/ G, |7 D: b( o1 a9 B3 t7 J- H
  行前准备,是盘点自己的文化积累;校对罗盘,是确认精神的血统而认祖。出生在马来西亚一个华侨家庭的黄国强,青年时代在远离故土的异乡度过,崇敬和向往祖地是他的心理依托。最终,他回到了中国,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事艺术教育工作数十年,以自己辛勤不辍的努力进行传统艺术研究和绘画创作实践。
2 H: t# O3 b" |- P  出发后的第一段路程是对照丰富,寻找简单。黄国强从小生活在马来西亚热带景物环境中,视觉熏染于多彩和浓烈,炽热、明快、饱和,让他的眼睛适应了绚烂。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个过程也是向“祖地文化”的靠拢。他要回到中国,用原始丛林中人的思维去连线中国悠远的古代文明,以找到其中的纯朴、简单、洗练,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统摄到全新的视野。每一种寻根和回溯都是向简单靠拢,同时也会是用今天的丰富多样去陪衬并注释精炼。历史越悠久的文化,越具有简单的力量,它们在发生学的源头上,直接意味着艺术的本真,显露着不加掩饰的艺术动机和同样浓烈的趣味。黄国强的绘画讲求删繁就简,在画面上表现为没有太复杂的背景,人物周边的附件和道具极少,如京剧的一个甩袖致风生水起,一次扬鞭引千军万马。虽然他的画面也会有装饰繁多的服饰,但从其表现的彩墨人物和焦墨人物中,都能看到对象面部的坦然和毫无城府的率真,这是形态上的极简。- J1 e# |3 C8 M5 R# A2 `8 g+ x: l
  对话原生态
( U% e3 S* o4 g) {/ q) b- `+ l  在赤道附近生活的20多年,令黄国强的整个青春时代光炫彩重。但从其艺术色彩上看,他并不耽于那种绚烂的虚浮,而愿意回到色彩斋戒的极端。他把早期喜欢印象派色彩的审美思维转向焦墨,从张仃、庞薰琹、吴冠中等同院教师或学长身上找到了一同结伴去中国“祖地”开采文化“金矿”的志同道合。他的作品有相当多的部分会着力在焦墨,色彩上的这种极端转换,是其艺术给人的第一印象。
) r& M: f0 L- v  黄国强长期在学院中从事教学和研究,被理性赋予科班训练的职业优势,但他以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深度资源还在于非理性,即重视直觉。返璞归真的另一表现在于重拾童心和天真。所以他力图在民间艺术的语境中,去沟通原生态。从理性的那一头,返回到了中国艺术重视心动的内核,他的不少作品,让观众相信作者在画画时忘了自己是在画画。7 }( z2 J( J( w; E) q/ K
  他笔下的人物较少有涂改多次的练稿痕迹,有些形象甚至不敷“美貌”,用笔用色还带着初学者的稚拙。但恰恰是这样,让黄国强的画富有“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态味道,率直而有着极强的归属感,这是他的第二段旅程。" |/ S# v3 P! `! T4 f1 x9 I3 X
  审美情趣的穿越
# n* U4 w% s0 y8 h/ B  黄国强的第三段旅程表现为审美情趣的穿越。在题材上,他不屑从热带丛林的丰富景致移情人物,更不屑晚会般的虚浮华丽,而是愿意回到有锈迹的历史。由于搭上寻根探祖的快轨,黄国强的艺术抛却了一般画家难舍的功利和世俗,一路轻装简行,件件作品仿佛都有青铜或陶器的质地,让人讶异于作品的文物感。黄国强很重视艺术的精神提炼,捕捉意象、直捣内在,拒绝粉饰是其作品的特色。画面虽不漂亮甚至有些欠缺最后的收拾,更不会植入讨好市场的自我广告。但不得不承认,这些要素簇拥着特有的沧桑、厚重及学养,虽不适合与新电器在一起,却般配于博物馆。其绘画葆有激情,但无违讲究陈年久酿,不求一蹴而就的轻浮;他的语言和审美趣味最后契合在工艺美术教育家张光宇提倡的装饰艺术的美学精神上,凭借理想主义祛除低俗。让自己的这份添加有资格、有分量、有益处,而不是狗尾续貂或画蛇添足,这已成为黄国强艺术的诉求指标,他像是在给自己施压,要当下的创作对得起5000年来经典的哺育,使当下的创作在5000年的连线中堪当一致,建立起一种逻辑链。为了向“祖地艺术”的经典回归,比如从原始的彩陶、汉画像石、画像砖,到敦煌艺术,凡是与这些经典艺术不般配的,他都会修调、删除、屏蔽。他将具象塑造的兴趣转向了抽象的观察和提取。在这个过程中,当下很多时尚艺术的趣味被洁癖性地排斥,他的画面中没有刻意清理的干净和有序,反而留着陈年积累的纯厚和瑕疵,饱含着民间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他还从具象及有透视解剖的艺术兴趣转向了汉画的二维平面经营。0 g% f# b, L, L2 v
  这些他都收线归聚到一个出口和朝向,就是同祖地艺术对话,向祖地文化的致敬。他的绘画便具有了很强的母语特质。多方面的探索和不同形式的呈现,其实唯一留下的烙印就是归根。他有极强的根思维,而整个艺术都是在敬祖奉献。; L" m# `1 A/ p  E2 T
  黄国强所作的这种探索,在当代文化艺术的继承发展中,既是个案,又不乏典型的普遍意义。可以启示现代美术史中重视“祖地艺术”的清流和纯粹性探索的艺术家。这种强调“祖地艺术”的优异资源被捍卫和忠实继承的艺术实践,在今天难能可贵。向往这个较早文化经典的源头,总会表现为朝向文化祖地的寻访、回归和精神朝觐,为的是溯本清源,得到真传,体现担当。黄国强为人为艺,都见证着这一华丽的思潮。
- L; {$ r& y) G* F  (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 @% z7 O; z# T* k
  艺术家简介
1 H, z2 B  X. @4 v& p  黄国强,又名黄炎。广东花都岐山人,擅长中国画。196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院长,马来西亚国际现代设计集团教育总监,株洲正山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代表作有《雪莲》、《梅里雪山》(长卷)等。曾多次在国内外举行个人画展,作品被收藏家和国家博物馆收藏。编著和出版有《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赏析》和《黄国强画集》系列。4 ~9 D8 M; [- R& A# ^6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 14:30 , Processed in 0.10777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