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z; f) n4 L7 N其次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大陆移民喜欢在家里社交,亲友同事相聚,大家在家里包饺子,打火锅,烧烤,自在亲切不拘束。香港移民不是个个有钱,然而再穷的人,周六周日也一定要去喝那个早茶,下午两三点又要去港式茶餐厅吃个欢乐时间套餐。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订一两桌酒席是肯定的。在外喝茶然后回家打麻将,是联系感情的必须手段。我好友Grace是香港移民,周末她在送女儿学这学那的空档里,就是在各色餐厅里晃着。不管何时约见都是在粥粉面,茶餐厅或者粤菜馆,我很佩服她一家子怎么任何时候都吃得下东西。很多这样的香港人,吃是一种惯性,餐厅就得靠这样随时都有人吃的流量才存活得长久。 - A2 B$ j& L0 n4 I7 _* v" f& g . h4 U" \ s$ y$ O' ^7 r再者由于香港与西方国家有多年自由来往的历史,使粤菜更加为西方人所认识和接受。许多非华裔人士心目中的“Chinese Food”,是改良过的粤菜和粤式点心(宫保鸡丁除外)。粤菜普遍比较清淡,少用颜色深的调料,做出来的菜式可以清楚地辨认出主料和配料。对其他族裔的人来说,What I see is what I eat,在心理上非常重要。北方菜通常有浓重的颜色和汤汁,酸,麻,辣这些味道别说外国人,连很多南方人都未必能接受。所以粤菜馆里除了香港人,广东人,北方人,经常可见其他族裔,而北方菜馆里相比之下只有北方人去,客路比较窄。 a+ U e; u; u7 s9 B+ a( o
$ n. a6 Z! @ V: a
最后一点,我觉得本地粤菜的性价比高于北方菜。粤菜馆人流多成本可以降低继而保持平价,北方菜馆人流少不得不以提高饭菜价格来维持,结果造成人流更少最终倒闭。我周末带两儿与父母吃饭,不管去哪个餐厅基本都是叫三个肉菜一个素菜再加点辅食。普通粤菜馆里这样的套餐选择非常之多,价格从二十五起,普通的鸡猪牛肉;上一个档次三十五元有蒸鱼,再上一个档次四十五可以吃龙虾或螃蟹,海鲜的多少是一顿饭档次的标志。而去同类档次的川湘京菜馆,叫三个肉菜一个素菜,普通的鸡猪牛肉而已,每个主菜里混杂了大量的配料,肉就那么几片,吃完还觉得没有吃什么,最后账单还通常比粤菜多出至少50%。 8 O3 a! O8 O% B' M8 o1 W3 w- }* Y) E: J( n- Q9 S
作为食客,性价比不高的餐厅我不想再去。作为曾经的小生意业主,我深深明白做生意之难处,中餐馆业内狗血激烈之竞争,经济不景人们消费力大减,原材调料以及运营成本上涨,要健康的生存发展实为不易。 0 k7 ~% ]0 U% d.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