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精子是有智慧的生命个体, R/ F C: t4 w! m# m* N" i8 q* w
& K+ V D }& ~, k: k$ H6 K, | 精子是1677年由荷兰人安托尼万·列文胡克首先在显微镜下发现的,150年后,德国人贝尔又首先发现了哺乳动物的卵子,然而真正揭开人类繁衍秘密的是美国人麦克鲁格,他在1902年发现了决定性别的X和Y染色体。自那以后的一百年里,科学家们对精子的研究从没有间断,可是研究进展确是始终不大,直到最近一两年,精子的神秘面纱才被一点一点地揭开。
# @' a& C9 Z5 E1 l3 ^/ {6 }+ q/ B& O! E! L( {2 `, l3 o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的一个生物研究所经过三年的研究发现,人类的精子具有嗅觉,它们会闻香而动 。
1 }' _& J, a$ P8 H. m" |& T9 K8 Y3 u) a% C
研究发现,精子的表面有一种感知气味的传感器(hOR17-4)。研究人员,使用大约一百种制造香料的原料,研究这种传感器对于不同香气的反应。结果发现,精子对于能够散发铃兰花香的cyclamal和bourgeonal这两种化合物,反应最为强烈,一旦向装有精子的容器内注入这种物质,精子都会变得兴奋而朝着香气的方向“狂奔”。4 E2 c6 Q, ]6 Z
. Y; M' D5 H# m* c, c; n3 [
另外,研究人员也找到一种精子最“厌恶”的气味――一种叫做undecanal的化合物所发出的气味。把这种物质注入容器,精子就会纷纷向四周“逃散”。研究人员表示,女性的卵子和生殖道内一定是会散发出某种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使精子能够识别卵子的方向,并因为精子“喜欢”这种气味而向这个方向“挺进”。
+ C8 ]$ [0 I- ?' \! q+ C6 D$ J
9 S' f+ t( w! h# r3 E2 D( N# ` 研究人员把这种能导致精子化学吸引,并导引精子细胞游向目的地的物质称作“精子引诱剂”。那么精子是怎样识别出这种“引诱剂”的?识别后又是靠什么支配命令自己向着“引诱”目标前进的呢?难道精子也拥有能够判断是非、进行思维的“大脑”吗?0 F& O0 m; G5 b; @
" N# t4 W3 _# h7 C5 V
研究人员的观点是肯定的,虽然现在还无法找出精子的“智能机构”所在,也无法得知精子“命令”及“感知”的传导方式,但研究精子的生物学家都认为,精子确实是一个拥有智能、能够判别一定是非的生命个体。) V9 {2 f$ F8 m1 C, _/ E3 r- ]
5 M. ^- |& h* Q+ G/ W# t5 T4 V 科学家研究发现,精子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交流,而且还具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为了赢过其它精子而达到与卵子“交合”的目的,精子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以便以更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与卵子交合。
" Z7 f" D1 d1 O5 v. h R' U9 C/ t0 c9 B! v5 p# Q N$ P
英国科学家Harry Moore首先发现了精子团结“共进”,他说:“我极度地吃惊,我研究精子有三十年了,我从未见到如此现象。” 他发现,往往有数百个精子会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行进更快的“联合舰队”,就如“百人划船”与“单人舢板”一样,“舰队”会比“舢板”的行进速度快上许多倍,从而更能赢得和卵子结合的机会。7 s$ y4 A+ w4 }3 R
9 d# i. e- d. v" u& H$ t5 G
在射精后一或两分钟,一些精子们利用头上的勾子,头对头,或头对尾相连起来。“它们就像货运列车。” 在实验室里,“列车”包含有上百节,组合的精子比单独时快了好多,尤其是在生殖道的粘液里。Moore认为精子通过子宫颈粘液时,带头者可能已改变了粘液的状态,使后来者行走顺畅。+ C" k/ m |+ ~% l: a Z
3 G$ ?5 {& I0 H2 `7 q$ K" ~. o2 Q, Q
“一个精子会帮助另一个精子是很不寻常的。”每个精子都想出精头地,然而只有一个精子能进入卵子。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它们主动地组织在一起形成更有“实力”的“战斗”实体呢?它们之间又是怎样勾通得如此默契呢?( K( g1 J* o; E
) X; j$ I8 Y. C5 P( H 有科学家由此做出推断,每次射精的上亿个精子,很有可能会因精子成熟时间的微小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精子部落”,每个“部落”的精子会有一定的亲缘性,“同族”精子间会志同道合地相互合作,帮助“同族”最健康最有“能力”的精子个体战胜其它“部落”,从而得以与卵子结合而完成“做人”的神圣任务。1 V8 T& I9 L- @. _) C1 L0 o
$ x' S0 \% ?8 m% v" k$ A
[ 本帖最后由 春泥 于 2006-7-26 12: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