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48|回复: 1

北大对于状元无所谓?别丢人了!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7-25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education.163.com/06/0711/10/2LOB0P3O00291MUP.html
7 r% C7 x; H6 c0 e( T) K% I正值高考招生之时,报纸上关于高考招生的报道也多了起来,我自己对于内地的招生没有什么兴趣,一般看看标题也就过去了,因为媒体炒作也就那么几招,要么是招生骗局,要么是高考状元,最后可能就是“送温暖”式的关注贫困学生等!老实说,年年都这些东东,已经没有胃口了!但是今天不一样,因为我在报纸上看到的是关于香港高校来内地“抢”生源的问题,而且标题很是醒目:《北大:走几个“状元”无所谓(详见下页)》,很遗憾,通篇看下来,怎么就觉得报纸里的那李老师浑身冒着酸臭呢?难道是天气太热,此人以发臭了?' ]" z; C" d' O  l' h- M' E5 u4 @+ U: d

! M) I, b) q% A2 o4 p0 L$ W对于香港的大学来内地招生说几句,可能因为教育体制的问题,香港地区的大学现在逐渐的加大了在内地的招生人数和力度,去年只有六所高校,而今年已经有八所高校来内地计划招生1300人。主要选拔方式是面试,也就是在承认高考成绩的情况下组织面试,这只是其中之一,据没有核实的消息说,香港高校的招生政策还有其他一些对待特长生的特殊选拔方式,但基本都是要学生自己向学校提出申请,而高校集中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来内地,最主要的选拔方式还是在承认内地高考成绩基础上的面试选拔。
, v) a( @9 l' b: o, ?% ?
" a" y- G" ~/ U. G4 R* w. F& _单就广东来说,很多高分数考生都踊跃报名香港高校的面试,场面甚至超过学校的控制:据相关数据显示,单今年1300个名额来说,报名参加面试的就突破3万人!这对于香港高校来说,当然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可以优中选优,这不,很多广东地区的高分数者都在面试中得到校方的肯定,甚至连广东的高考状元也已经明言将放弃清华而选择香港高校。- J) V4 u7 |' U# S  z% P

" p+ V. ]7 x- d; E0 V/ p: h) O5 ]那么香港高校到底有什么吸引力?以至于让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趋之若骛?难道香港高校真的是金元宝?非也,从客观上来说,香港的高校也是良莠不齐,单就学术水平和教育水平而言,在和北大、清华相比较起来,并非具有绝对优势,甚至在很多学科上还处于劣势。
4 f! k$ O; J! d: r1 e4 G: d6 @4 Q" ?" W8 X* c
但是,香港高校因为制度的不同,有以下几个内地不具备的竞争优势:其一是能有机会毕业时直接留港工作;其二是全程的英语教学,不存在为了四六级荒废专业的问题;其三,有很多公平的国际交流机会,香港高校和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一些高校每年都有几千名的留学生交流学习机会,在香港高校学习出国留学的机会很大;其四,香港高校提供奖学金,如果足够优秀的话,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就目前的数字是50万元,这也是一个很大诱惑因素。表面上大家认同的也就这么几点,当然对于当事者个人,可能还有更多吸引他们想到香港学习的理由和原因,这里不累述!
" {% v& I( N  B$ H5 N* D
6 `# F" J* R9 i" M7 }& |8 e+ d面对这样的情况,应该使很多内地高校,特别是内地的顶级高校北大和清华受到一定的招生冲击,因为据说北大和清华每年将大部分内地的状元和高分数学子吸收进去了,而现在香港高校这一来“抢夺”,是否会对他们构成影响呢?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的李老师,本来我以为李老师能说出什么恭喜学子的话,可是,遗憾的是听到一股子酸臭!
9 m' V- N7 A  N
' Q2 L$ o) f. l) B  F“李老师坦然表示:走几个状元没有什么大不了,北大要招的是真正高素质、有远见的学生” “北大希望招收的是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有远大抱负,有长远目光的学生”“学生成绩很重要,但志向更重要,所谓‘状元’其实运气成分多一点”。. w4 {% u6 l6 A5 G; x

1 _) |5 `1 ?+ M% M9 U, y恕我愚钝,李老师的话怎么听怎么让我犯糊涂,按照他的话反推之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些选择香港高校的就不是“真正高素质”的学生?就不是“有远见的学生”?而那些选择香港高校的“状元”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一定是真实水平,高考分数更多的是运气而已,而他们选择香港高校,不选择北大,就是没有长远目光?没有远大抱负?真害怕我自己曲解了李老师的意思,因此,我这里想搞明白一个问题:按照您李老师的意思,什么是有远见?什么是高素质?什么又是远大抱负?千万别告诉我说答案就是唯一的“选择北大”!
+ o1 \& E/ M4 R( ~4 L+ R# ]: u2 ~& d% V4 }% t: B( v0 |0 ^" X
还没完,再看李老师精彩言论:“目前北大在招生过程中主要是向考生宣传学校的学科优势,而不是类似于奖学金这样的物质条件”“对于一个真正高素质学生来说,50万的奖学金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将来的前途远远大于这个50万的意义”“如果为了高额的奖学金而作出选择,这样的状元走几个也没有关系”――酸,真是酸到家了!哦,按照我们伟大的李老师的意思,状元选择了你们学校就是高素质,而因为‘区区’50万去了香港高校就不是高素质,那状元也就缩水了?真是不要脸!还什么你们的招生不宣传‘类似于奖学金这样的物质条件’,你们能提供的了这样的奖学金吗?请搞清楚,是本科生,不是硕士,更不是博士!北大每年的贫困生多了去了,也不见你们给多少奖学金啊!
7 g  T0 g6 h& P& }/ C
+ l5 Y' t  N! A& f) A4 B/ j再说了,对于一个刚刚走进校园的大学生,50万根本不算什么吗?在香港,至少可以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内地,在北大,别说50万,连1/50都没有!还什么“对于一个高素质的学生来说,50万根本不算什么”!真是丢人的言辞!至于人家毕业以后值多少,那是人家的本事,而且我也就搞不明白,你凭什么就那么肯定在香港读书就一定比你北大要前途渺茫?要没有远见?
$ C) p1 r6 V+ D
1 l+ f# ?, m" v/ V# N% ]. d老实说,我前面说香港的高校在某些学术领域未必有优势,实在是为内地的很多高校留面子,看看内地的高校都在干什么?学生50%,甚至更多的时间在应付英语4级考试,有多少人学习到专业知识,而某些专业知识是好几十年以前的教材,如果再加上那些一心想出国的来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托福、GRE的考试上面去了,又有多少人学习专业知识?这也叫学科优势吗?而看看香港高校,人家全部是英语授课,可以将精力全部放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且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出国留学,这难道在北大某些人眼里反到不是优势了?典型的夜郎自大!
/ g+ s  u% L, T! Y
+ s: o! p) U1 ~可惜啊,现在香港来内地招生的人数有限,如果香港以后在内地的人数逐渐增加,对于高分数学生的招生力度更大的话,我们内地的王牌,诸如北大、清华就真的无所谓吗?这是我很好奇的地方!在我们内地,北大和清华从来都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他们愁的只是学校面积有限,师资力量有限,从来不缺乏优秀的学生!因为任何一个胆敢对北大说三道四的学生,只要北大一句话就可以把他噎个半死:您可以选择读其他学校嘛!那口气绝对是洋洋得意。但是现在有香港高校来了就不一样了,您北大,清华不是牛么?我还偏不读,我就读香港地区的高校,而且还能有全额奖学金可以拿,现在那些想噎死人的话,说不出来了,于是也就只能说出李老师那样的发着酸臭的东西!实在是可怜的紧!8 d4 i5 ?) c' J4 _$ f+ U
: s6 i% p* f7 X/ P# @, G. o. v
我这辈子是没有打算再读大学了,对于国内某些处于霸权地位的单位实在是痛恨之极,其中象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霸主也是一样的招人痛恨,他们从来不把考生和考生家长放在眼里,同样的报道里有家长说,在儿子高考前,他通过电子邮件象内地最著名的几所大学和香港的几所高校咨询招生事宜,结果香港的高校在第二天就很详细的回复了他所有与招生有关的政策,然后还告诉了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和传真号码,在整个回复中,口气非常客气,言辞处处体现其对于家长的尊敬,而与此相对应的呢?却是国内大学的“杳无音讯”,好几天以后到是收到了一封回复,可一共就十多个字,没有任何抬头,没有任何署名,甚至连一句客套都没有。这当然只是一个细节,但从细节最能反映事实本来面目!在国内,大道理,大口号,大标语看多了,就是看不到细节!而这样的细节多看看,或许更能让我们明白国内某些高校的可悲!还说是教书育人之地!& @4 `6 p$ a) P% c/ m
9 G. ?( J, _! R5 @
牢骚也发的差不多了,本来想马上结束文字,可突然我脑袋里灵光一闪,要不我们在这里做个调查:朋友们,将您自己想象成今年你们当地的高考状元,面前有两个选择:A:国内最顶尖的高校;B:一个是香港最好的高校,外加数额不菲的奖学金,综合各种情况下,您会如何选择?
' M6 R- e) r, ^; z
: m; m. }( s5 T: B. i! q我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素质不怎么高,也没有什么远见和抱负,所以我肯定选择B的!顺便再发泄一句:让国内那些处于“霸权”地位的夜郎自大同志回家洗洗睡觉吧,别出来丢人!(作者:明空)
, j$ M9 ]  I3 Q+ r+ O
; Y$ o, s# v; c" y5 W4 x- ^
1 \+ j1 O1 J* n- X--------------------------------------------------------------------------------
7 i4 i3 I8 b) ~  P
. U' u9 M) @$ P3 ^/ @9 k) S: Z. B2 V
6 w/ G' Q2 E5 L+ \相关评论:北大、清华应以怎样的姿态面对批评?" o, y  `: Y: j# ?- w  H9 Z
# Y! b6 k4 w4 i+ T  q) l4 o$ J
近年来,随着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生增多,对北大、清华“一流高校”的质疑声越来越响。质疑者中,甚至不乏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和北大校友、著名专栏作家薛涌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北大有关人士近日首次对“沦为二流说”进行了驳斥———“纯属无稽之谈”!理由是:北大和清华的调档线高于香港的高校(《京华时报》7月10日)。 + ?1 E0 Q; [. ]3 C. g6 i4 x4 I
5 G, L  X9 J! {, G# Z& |0 T
一般说来,能招到分数高的一流学生,的确是维持一所高校一流地位的有利条件,而且“调档线高”也确实说明了学校尚有吸引力。但具体到北大、清华的问题上,笔者认为其不能以“调档线高”来自得自傲。! t% z0 k" c: f: r: i. K1 C! `
* E+ {0 n6 @0 t* m( J
首先,北大、清华之所以迄今仍然能够招到分数较高的学生——即所谓“调档线高于香港的大学”,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比如语言、生活习惯、学费等都是有碍于学生报考香港大学的因素。因此,北大、清华对“调档分高”理应客观分析,而不该只是沾沾自喜。
% w) f. S+ E3 _% `& `
6 v: ~' K" s& Y5 H9 u% O其次,更重要的是:学校到底是一流还是二流取决于什么?显然不只是取决于所招学生的分数。如果能把二流学生教成一流,才是真正超一流的好高校。
' U5 y; p5 [7 }- J8 v) Q' D, I
$ Q( J4 j7 ?& L% K. |" I3 n* @近年来,人们之所以对北大、清华屡屡进行批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因其学校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比如北大那虎头蛇尾的所谓“改革”,到目前已经几成笑料;也因其学校的某些丑闻迭出,比如校长念错赠人的诗句、用错常见的典故,某些教授招研公然歧视等。+ v; ?; O% ^& I8 ]" F

% P( `* S5 g' j笔者认为,北大、清华在面对广泛的批评时,如果不能认真反思自身存在问题而强作辩解,那就不独是水平问题,而是道德问题了。/ O# h) N- ^5 ]) ]( X7 ^
" I# s' W; e" Y0 [( v( v) h) @
香港高校内地面试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地多名高考“状元”出现在各个面试场。
: N' R5 I/ W+ K. E! M7 M& y( Y. U4 H5 y8 c  {+ x
前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面试点,广东状元杨洋已经被当场拍板录取,而他也基本确定将放弃清华大学去香港就读。港校的招生热度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在香港高校的围逼之下,北大清华都将沦为“二流”。+ Z! ^& z& k* U: s

8 U' z4 f! |- c& P802分、840分、843分、887分……前日上午,在广州中国大酒店的香港科技大学入学面试场外面,一个个考生向记者报出的高考分数足以让人目瞪口呆。香港高校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争夺战从北京一直打到广东。, \2 A. S! E6 |) ?! K! ]

1 Y  f5 [( E5 s由于香港科技大学今年在广东的面试场分数线高达780分,因此能进入到这个面试的已经是高考中的佼佼者,而他们中间也只有很小的比例能够最后被录取。! O0 @& ^0 V9 Z* z- W! d! ~- W

; H/ N# g5 C" Y3 n" ?广东高考状元弃清华读港校
8 L2 h6 a5 n7 c8 q% J
, G+ `* v, s$ t- a- S“面试题目很简单,发挥得也不错。科大当即拍板录取我,而且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来自广东省实验中学的广东状元杨洋前日出现在科大面试场,他表示已基本确定将选择科大而放弃原先报考的清华大学。
2 h7 ]6 S& E  K7 M0 P, E
; j1 d6 H8 [: m$ ?3 F) {香港高校近年来在内地的招生可以说是火速升温。去年,香港大学计划在内地招收250名本科学生,但报名人数接近5000人,今年,这个数字又翻了一番。据了解,今年8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计划约1300人,而全国报名人数却突破3万。
1 j' r) L3 v! G. Y+ k, u6 a3 P$ O% x! j
港校为啥这样“港”?
( i2 {3 e3 s6 N# Z) Y% J$ \# \7 `' d2 R
记者了解到,其实香港高校吸引最多的是两类考生:一类是家庭经济条件宽裕,足以承担在港读书费用,而高考成绩又不足以上到内地最顶尖高校的学生;另一类则是成绩优异,有很大机会拿到全额奖学金的学生。
1 B4 R3 |  X% o: q( O6 n) \
/ t. @1 C; G. r! A家在广州的黄子聪去年进入了香港理工大学学习,刚刚放暑假回到广州的他告诉记者,这一年在香港的学习收获是“超过了原先的想象。”令小黄最津津乐道的是香港高校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学校采用全英文教学,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交换生,大部分来自欧洲,学校每年也有很多交换生名额出国学习,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 s" K4 G( W, B8 [1 H: R

) k) w$ ~6 `4 x+ `1 j+ w家长:港校更懂得尊重8 \, d  U0 u" f  O

* r) o, u+ z* q内地、香港高校的生源大战可以称得上战火纷飞。然而,有时候考生家长的决定,却只因为一些耐人寻味的小细节。
, {9 d+ P! \: H$ [1 \, z
2 t6 t) |1 K/ Y) V2 ?. z; t近日,一位名为“高考生的家长”的网友在网上讲述了去年的一段经历。去年,这位家长的儿子高考。这位家长先后向内地几所名校和香港中文大学发去电子邮件询问相关情况。第二天,香港中文大学就回信了,言辞间非常尊敬,仔细解释该校在内地的招生办法和专业,还附上了学校入学处的相关联系电话、传真,表示随时欢迎咨询。四天后,内地一所名校也回信了,只有一句话:“我校仅向少数学校发一张推荐表,多数考生都没有表的。”回信没有抬头,没有署名,连一句客套都没有。而另外两所学校索性完全没有回应。. {: H! E% v0 ^, Q6 B, p% H1 ~+ E
/ A8 a" l% h/ ?% m6 F  p; W: N
这位家长说:“内地大学的办公室职员是不屑对学生家长这样客气的。”5 A4 c8 s- G; A6 R! O3 a* ^7 q

$ ]- h# x; j: s$ h( C* P! ]. b去年七月初,香港六所大学几乎同时面试,该考生同时收到四份面试通知,由于竞争激烈,当然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发信去一问,各校都大度地表示,万一冲突尽可商量。相比之下,就在今年,上海两所名校首次以面试自主招生,也有考生同时收到两校的面试通知,却只能选赴一场面试,放弃另一场。2 h  B' d. x% s9 [7 M
9 H2 Y$ k# A4 |7 e( }: m' t7 A
北大回应:走几个状元无所谓' V  u& ]5 f7 ~) W* g# g
& X- S( S1 s! U) u/ g7 S( T! s
众多优秀考生乃至各省状元投奔香港高校,受冲击最大的当数内地名牌高校,北京大学广东招生组组长李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坦然表示:走几个状元没什么大不了,北大要招的是真正高素质、有远见的学生。1 H: x: x  T& T( k: J5 g

% `  H1 u, ~8 g9 W李老师说,香港高校的某些学科可能有优势,但总体来说并不比北大、清华有优势。目前北大在招生过程中主要向考生宣传学校的学科优势,而不是类似于奖学金这样的物质条件。“北大希望招到的是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有远大抱负,有长远目光的学生。”李老师说,对于一个真正高素质的学生来说,50万元的奖学金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将来的前途远远大于这50万元的意义。
5 ]& G5 e, Z! W% O/ \. Q# _) P: F
9 T( _* d: R. Q4 W李老师认为,学生成绩很重要,但志向更重要。所谓“状元”其实是运气成分多一点,在北大眼中,850~900分的考生其实一样优秀。“如果为了高额的奖学金而作出选择,这样的状元走几个也没什么关系。”
1 F; B3 b- ~; N7 L
. }- u5 ~. k$ t1 X9 a/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说,香港的大学到内地抢生源是自由竞争,香港的大学越来越对内地学生开放,而且渠道更为通畅,学生和学校都有选择的权利,即使造成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的后果,那也不能说不是好事。! x! w- S) A, q6 M

& P/ O% M, g6 Z; C7 ?6 Z5 O* [; c提醒家长:报读港校要三思
. T# ~" h/ M, ?$ U( E0 i: n5 v$ A8 V* u% o
广州的陈先生也陪孩子参加了香港高校面试,但他认为,香港的大学学费太贵,是否值得一掷千金还应三思。他说,香港各大学优势有三:一是能留港工作,二是英语授课,三是有国际交流机会。然而,一下涌去这么多的内地生,四年之后的就业谁能保证?以英语授课不假,但许多教师本身就来自内地,其英语未必纯正。虽然国际交流机会不少,但要去欧美名校,竞争仍很激烈。
7 e& W- I* M* c; @+ x0 k4 r* o8 k4 R( A- @
[ 本帖最后由 高潮 于 2006-7-25 19:50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李老师,真乃北大的形象代言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 23:55 , Processed in 0.12214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