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4|回复: 13

zt: 不必一觉到天亮

[复制链接]
鲜花(9)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2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不必一觉到天亮+ Q2 f% \. L8 N" K) s
. }, K( V$ D, C& g/ Y9 Y, c
! ~& q8 X& p( E/ m' O3 i  |6 F
与很多事物一样,对育儿理念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有新的发现,得出新的结论。许多原来盛行的理念和手段,现在已经过时了落伍了。我们在采纳的时候,需要鉴别,需要不断地更新。
. B+ i$ j7 a1 A, y% W  k3 m1 @) J  r
我的主张是妈妈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方便,不管不顾孩子的需求,不给孩子应有的爱抚,甚至不给孩子吃奶,把孩子推到一边儿去,让他自己睡觉。这其实是一种违背人性的理念和做法。
& l6 [/ y. I3 i) ?$ C) J" @+ u  v- q& }  I& x( O5 Y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很多中外父母都受到过一个错误观念的引导和影响,就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让宝宝一觉睡到天亮。9 g1 X' Q0 N0 ]
" I0 O7 Y8 f; C" x0 s5 d
然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T$ H# B$ e& I' }* o
# Q4 ]+ L" Z' W0 N( G2 h! [, v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大人不会,婴儿更不会。每个人都是在入睡、熟睡(深度睡眠)、浅睡(REM睡眠)之间循环往复,总要醒几次。只是成年人能够自主入睡、能够自我调整再次入睡,婴儿却不能够,他们需要父母的辅助。% z' y! z% \; x
3 P3 h# ?  ]. v/ i3 q) }9 r
我们应该了解婴儿睡眠的一些科学事实:首先,婴儿的睡眠迥异于成年人的睡眠。成年人入睡快,能够马上进入深睡状态;婴儿则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而后进入熟睡阶段。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等。
0 j: e( x) ]. z- c0 A; v9 `" k# f. X3 P% K3 e: Z
其次,婴儿的睡眠周期也较成年人短,熟睡程度亦较成年人轻,醒来后,还是需要父母的辅助才能重返梦乡。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或感到不适,能够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另外,轻度睡眠也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
, y/ e; |' g5 T# c2 g8 v
9 K, T2 E  w, m2 Q睡眠不是我们能够强加于宝宝身上的一种状态。把孩子放下来让他自己入睡,是不现实的。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安睡了9个月,并非出生后就可以马上脱离母体单独行动,而是同样需要母亲的怀抱,需要听到妈妈的心跳、闻到妈妈的体味、感受到妈妈肌肤的温暖,藉此获得安全感。有些小宝宝在出生后头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都更乐意在父母怀抱里睡觉,这不是什么必须更改的坏毛病,而是自然正常的需要。9 @/ H, a4 U, I  w* p0 i# T1 r8 R

, G8 W2 Y5 Z, h% o; D$ l: \( @% S比较合适的态度是创造一个适宜睡眠的环境,将睡眠逐渐导入宝宝。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宝宝安睡,更是要宝宝将睡眠看作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快乐地入睡,安心地睡着。
6 @4 X; g8 V  g9 I! j' h
! a$ a7 \0 R  d' |% |其实,医学上对婴儿睡整夜觉的定义是连续睡眠5个小时,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8个小时以上。: {( ~. s) N9 B0 |
+ [5 m3 a, S- P
掌握了科学知识,你会立刻发现,强行训练宝宝单独入睡,是多么不理智、不人道、也无法实现的愚蠢举措。得不到父母的安抚,宝宝无法入睡,大哭不已;父母不理睬宝宝渴求爱抚的信号,让宝宝在那里哭啊哭,且不说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如此忍心,这样做的直接后果——6 I; @& ?2 x% A5 a  G/ Z
$ P/ n5 `  u$ M
一是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重重的创伤:我是孤独的,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我呼唤他们,他们不理我。好吧,我哭也没有用,反正你们不来,我不哭了,我累了,我睡了,但是我悲伤,我愤怒,我不喜欢睡觉,我也不喜欢这个世界!
, g% f. d4 w& ?- Q  w7 u' C* v9 S% d
4 I: {# H  x! ]8 o$ c7 L二是将父母变得冷淡漠然,对孩子的需求不再敏感,不再细心地观察孩子哭闹的具体原因,很容易忽略孩子因为生病或其他不适而发出的求救信号。?8 r" N0 p, ~$ l

9 P4 u4 c5 B9 e+ r; p4 t, m4 L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由于生长迅猛,兼之胃口小,消化快,夜里起码要起来一次吃奶。很早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10个月大的婴儿,对于母乳的汲取也有 25%是在夜间。如果早在4个月就断掉夜间的哺乳,无异于掐断了宝宝四分之一养分的来源。4个月并非添加辅食的一刀切时间,美国儿科学会在1997年更新了他们的立场,将辅食添加的推荐月份从4个月更改为6个月,并且明确阐明,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在6个月之前无需进食添加物(包括果汁),因为辅食的营养不如母乳的营养全面。而且,睡前给宝宝多吃辅食并不能有效延长他的睡眠时间,吃多了消化不良反而会让他撑的睡不着。
3 m/ O" Z% T  A' G7 J: O2 v: z/ ?: q. i: ]8 I( r7 w' z+ b
6个月以上的婴儿夜间醒来的原因则可能更复杂一些,比如出牙的不适,由于白天可玩儿的东西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到夜间才会感到疼得厉害,醒来吃母乳对于宝宝是减轻痛苦的最佳途径。
0 k( W/ [: P7 C! T- F6 ]5 b. ]- k  \2 _  {* V
其他导致婴儿夜间频繁苏醒的原因包括尿片过湿,感觉要撒尿,睡衣不舒服,衣着、被褥或室温过热,吃得过饱或饥饿感,生病的不适等等。稍大一些的孩子夜间频繁醒来的原因有时与白天的活动有关,有时与情感方面的波动有关,总之孩子夜里醒来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父母细心观察,找出缘由,对症下药。
; @# [8 K* V0 {- S0 Z5 ?- @/ T, {) k
, L, G) N! ?, o; O3 i还有些孩子到晚上不愿意睡觉,或者夜间睡不安稳,是因为白天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过短,他要利用晚上来弥补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需要。$ \; H" [9 v0 {- Z
: r4 A: G: R" e5 m. l' J" y
一个小孩子如何睡觉,与这个孩子本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联。有些孩子几个月大就能基本上安睡一夜,但大多数孩子要到两岁半甚至三岁才睡整夜觉。所以孩子夜里醒来,并不意味着做父母的失败。更不能使用任何硬性手段,强迫孩子入睡。  P# J/ p7 w  q9 e( O8 }
" X% E$ G( S6 X( S' K+ G' p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在西方盛行了100多年的婴儿睡眠训练法,将其称之为“比我们培训宠物还缺少人性的训练法”。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婴儿和成年人患上睡眠失调症,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睡眠调整中心,来治疗这些无情训练法遗留下来的问题。5 O$ Q5 x# Q& @5 P0 x& A

$ o9 ]+ x3 u. P+ I* L至于让孩子孤零零地留在一件屋子里单独入睡,也越来越多地遭到广大母亲和育儿专家的反对。他们极力推崇中国母亲的做法:让孩子跟着妈妈睡。这其实是一个流传于世界各地文化的古老习俗,不仅有利于哺乳的方便、有利于母婴双方的睡眠,更会增进母子感情联络与交流,增进母亲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信任感,为将来顺利而成功地教养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孩子留下终身难忘的快乐记忆。夜间同床使得婴儿得到与母亲更多的肌肤接触,对于宝宝大脑的发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促进。人类学家蒙太古就此题目曾有专著,他指出,“婴儿有着无比强烈的对于身体接触的需求。”
6 l! ~0 e7 V0 w) G- t6 I+ r& `( }+ C+ j4 K* g; Q. i; `0 v
即使不和宝宝同床,很多父母都乐意让宝宝和自己睡一间屋子,爸爸妈妈睡大床,宝宝自己睡小床。让宝宝单独一个屋子,不利于父母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甚至会增加摇篮猝死症的几率。想想看,假如宝宝一夜不在身边,你要么频繁起床去察看他,自己也睡不安稳;要么你不管他,出了问题也不知道,难道你就放得下心?( W* m& F* N9 L7 \8 R1 P, F( z4 [
. u4 F: g7 \5 y1 |6 [8 R( \* ~0 g( H
除了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之外,全世界各民族的母亲几乎都让孩子和自己同屋或者同床睡眠。但是突然间,一些中国母亲们开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把孩子留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并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9 s/ [6 U* t; I& d5 w
: Z, j) }/ }( h) F0 o
殊不知,孩子的独立性无需这么早培养,更何况独立性也不是培养出来的。婴儿从出生到3岁,需要的不是什么独立性,而是最大程度上满足对父母的依恋。一个饥饿的人是无法肩挑重担远足旅行的,只有填饱了肚子才能够胜任其他。同样,一个依恋感没有被满足、情感精神上处于饥饿状态的儿童,也无法独立。宝宝从出生到 18个月,无论你怎样爱抚、亲吻、拥抱他,都不会“惯”坏了他。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安全感建立的好的孩子,会自动脱离父母,走向独立。
& N0 h6 {+ y' @5 |' {$ a1 }: v7 v( A5 i1 C* u
如果妈妈为了自己省事,逼迫孩子遵循自己的作息时间,竭尽全力让孩子一夜睡到大天亮,最终结果不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且会因为厌烦孩子的起夜而情绪低落,怨天尤人。这样恶性循环,两败俱伤。
1 Z8 A9 h) \5 K4 q7 [0 ~5 t
; i7 x$ ?  u- }不如就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每夜都要起来,把这化作与孩子亲密交流的良好时机。并非白天做父母,夜里就可以下岗放假了。做父母是24小时的工作。宝宝每天有50%的时间都在睡觉,这并非无所作为的消磨,而是在对于睡眠,以至对于人生,开发积极健康的态度。8 t1 v2 Y$ q  B+ ]: n' W5 ^& W
9 |( F% R& m2 M+ W) q
协助宝宝愉快入睡的tips:
0 S/ f' \# ]6 s* 白天多拥抱安抚宝宝,会让宝宝更在夜晚加顺利地进入睡眠状态。! m* Q% z& z: M; ?
* 固定睡眠时间,孩子月龄越大,越需要固定一致的睡眠时间和睡前活动。+ g; o- j. S8 k
* 抚触按摩或洗个温水澡有助于舒缓紧张的肌肉和忙碌的大脑。
3 O! r6 r6 A% s7 u, G* 在妈妈乳头上吃着母乳入睡是自然入睡的最佳方式——从温暖的洗澡水到温暖的怀抱到温暖的乳头到温暖的床,一路畅通无阻。. C/ \0 f. [3 Q: F
* 父亲哄拍孩子入睡:应该让宝宝习惯跟着爸爸妈妈都能入睡。
7 u9 O$ z1 y4 O5 H1 s* 宝宝即将入睡却不愿意被放下来单独睡觉,不妨和宝宝一起躺下来,让他在你的怀抱里进入酣睡状态。2 H' b9 k8 K6 v: ^
* 坐在摇椅上摇着宝宝入睡,珍惜这种独特的入睡需求吧,宝宝也就在头几年需要你摇晃他,这种宝贵的时光会很快过去的。
鲜花(21)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2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l3 n6 }- k; ~* f1 i: T9 N* B
我不是那种主流,庆幸。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猪脸得赶快吸收育儿知识, 越多越好!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2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mission impossible
鲜花(9)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菲鱼 于 2006-5-22 19:01 发表
6 Y8 [9 z/ p6 h/ y2 A7 ^- l猪脸得赶快吸收育儿知识, 越多越好!
5 x  E7 L  N: d) f
: P7 P* `0 F- T( |' j
像海绵一样的吸收,像白纸一样的开放。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5-2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吃水煮鱼就行了
鲜花(634) 鸡蛋(5)
发表于 2006-5-2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竹帘儿 于 2006-5-22 14:02 发表
! c( B% w6 q" ]$ s$ K: g$ o但是突然间,一些中国母亲们开始盲目效仿西方人的做法,把孩子留在单独的一间屋子里,并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4 P  R! o; e: R0 k/ g% r2 l. G

" I$ o8 Y% p$ ]+ X2 j" k, w4 G没错!特受不了这些盲目效仿的
3 R9 w* `9 _; i" r$ [# t/ k* d+ a2 q0 O* ?, H" F8 S
我们一直和孩子们睡觉,我希望孩子们长大了还能记得和我们一起睡觉的情景。
  p6 N5 @5 ]) V* ?5 k9 }7 L, B7 m2 B7 y/ A. o& m
现在就是有一个问题,king size也不够睡了!咋办?
鲜花(667) 鸡蛋(0)
发表于 2007-3-28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顶起来给新来的妈妈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28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惨痛的教训,我妈同事的女儿嫁到德国,有一天早上起来发现孩子死在隔壁房间的小床上,后来发现是痰吸入气管窒息而死的,小小孩还是与父母睡在一个房间比较安全。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07-3-28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三思 于 2006-5-23 00:15 发表
4 \" Y1 S, A% ]1 n1 T
) A3 e5 C; T& P) L5 K没错!特受不了这些盲目效仿的
! J4 K- p! h* E
( _: D8 Z; g# h" G我们一直和孩子们睡觉,我希望孩子们长大了还能记得和我们一起睡觉的情景。
% k- {9 d/ V) u& k4 t" g; t
* h8 J( r+ m, M" [; w+ d, Y现在就是有一个问题,king size也不够睡了!咋办?

, J3 r0 |( M; L6 q% P买两个king size的拼在一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28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思 于 2006-5-22 23:15 发表
' A! e" v  f( d6 G& d+ M9 P* s! y1 a9 b3 x
没错!特受不了这些盲目效仿的
# k# `9 t) ?" W3 g- u, {, s4 H+ H3 i; c3 J, `
我们一直和孩子们睡觉,我希望孩子们长大了还能记得和我们一起睡觉的情景。
8 n. O6 a. N, \9 m9 |. z
# z9 s' i/ U6 N( Q# g# l现在就是有一个问题,king size也不够睡了!咋办?
  @& U9 I1 p4 J* n4 J' H, n
; p+ V2 j) ~/ H/ K& j9 k* w
好办!都睡到地毯上。到处滚,也不怕翻下床。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7-3-29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东东,怎么早没注意到呢?
鲜花(667) 鸡蛋(0)
发表于 2007-3-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opera的甜心心 于 2007-3-28 13:28 发表' ~9 z5 C; T+ [; A
有个惨痛的教训,我妈同事的女儿嫁到德国,有一天早上起来发现孩子死在隔壁房间的小床上,后来发现是痰吸入气管窒息而死的,小小孩还是与父母睡在一个房间比较安全。

# }1 e- t/ x! M1 G/ O6 K+ R3 a- P9 U1 N
,要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鲜花(667) 鸡蛋(0)
发表于 2007-3-2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原帖由 裙裾飘飘 于 2007-3-28 13:43 发表
* s+ T% [# x# Z5 E( Z3 X- ^( V1 C3 k4 f

9 I5 b3 `- |& h好办!都睡到地毯上。到处滚,也不怕翻下床。

+ x3 G! j4 g! V# q8 S/ ?; ~) ~# J! `& ?( m+ S+ v: B
这主意不错,还省银子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3 11:14 , Processed in 0.14850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