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凯恩斯曾说过: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6 X4 s) H9 x/ Y0 d9 g
0 x) ^0 R+ F6 b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当凯恩斯写出那篇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的时候,大部分富裕国家的政府都相对较小而且负债也不多。利用赤字开支以及刺激经济为目的市政投资应对衰退的效果非常显著。现在大政府通常负担着巨额的债务。标准的凯恩斯理论利用更多的支出和更少的税收来治疗经济衰退,这个理论假设市场愿意在合理的利率基础上,为由此而产生的赤字提供资金。如果市场不提供资金,那么凯恩斯理论将失灵。2 l7 |; j8 i D- Y/ M" n
* G; ^! ^# \* [" Q" j
各国开始失去对经济的控制,他们无法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必须从友好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或者各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欧洲中央银行)获得贷款。还有其他原因解释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失灵,但从债券市场上无法筹集到资金仍然是最重要的原因。讽刺的是,现在过度使用赤字的主要目的是应对高失业率。
" }# O$ X/ c2 r' m/ ?$ S, G: s, G5 ?
1 |4 t' Y; V. A% g5 O5 e 并没有一个自动的临界点,当一国的负债(过去历年赤字之和)超过这个点后就无法从债券市场筹资。但是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已经达到了这个点,2011年这些国家的负债和GDP之比分别是166%,106%和109%。而负债累累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无法从债券市场融资。
, M6 r1 P+ I- |1 m ` Y5 T, r, u N2 \6 G; |/ c# S3 y4 X
谢天谢地,美国现在还没这么惨。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2%左右,投资者愿意借钱给美国政府来对抗庞大的赤字。为什么会这样不得而知,总之不是因为美国的预算纪律良好。克里夫兰联储的经济学家佩德-阿玛拉尔和玛格丽特-雅克松布最近对比了美国和其他虚弱的欧洲国家预算执行情况。6 J) M1 L( `# w
# U& i% @1 q: `$ D9 E
2012年美国的预算赤字是GDP的7.9%,希腊为6.9%而意大利是2.4%。同年美国政府借款(预算赤字加再融资的到期负债)估计为GDP的27%,希腊是24%而爱尔兰是19%。从积极的方面看,美国的负债于GDP之比比欧洲最差的国家要小一点,另外因为美国经济规模和政治的稳定性而引发的避风港效应也给美国带来了好运。/ j6 s- S; I. o' S
; g0 d7 g X9 @- |0 i3 C4 Z
考虑到这点,一些经济学家呼吁更多的经济刺激。奥巴马总统的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克里斯蒂娜-罗默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学术研究支持了政府的观点,也就是2009年的7870亿美元的刺激政策缓解了经济衰退,因此为了创造更多的就业,另一个大的刺激计划非常有必要。
2 k# k: g+ P9 n V# d, g: ~, n! e5 O' s
我并不完全认同,不过我要声明,虽然不喜欢其中的一些细节,但是我过去支持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政策,如果在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再来一次。在经济不断下滑的时候,刺激政策提振信心也增加消费,但是效果正如罗默所说很难估计。比如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2010年因刺激计划新增的就业岗位在70万到330万之间。: H& @+ y) _, l L
2 G4 j/ \8 X" S" d- d3 W2 ]8 s& Q 假设新的刺激政策确实显著的增加了就业。由于负债的累计,很可能增加以后爆发更大危机的风险。并没有长期的抑制赤字计划,美国似乎觉得自己不会受到债券市场的影响,但经济学家巴里艾臣格林对此表示怀疑:低利率和依旧疲软的经济诱惑着美国政府继续靠赤字运转并发行额外的债券。然而终有一天,投资者会意识到这种行为就是庞氏骗局,如果历史是面镜子那么这种事情不会渐渐的而是会突然的爆发。上当的投资者某天早上会突然清醒,意识到形势已经失控,他们会争相恐后的抛售手中的债券,美国国债的利率会暴涨,美元将贬值。美国将经历2010年欧洲经历的那种灾难,并且更严重。
' O* ^: v4 ]5 {& ], r
/ W: |8 H( J" g* @6 b 由于几十年来的短视行为,政府将权利让渡给了债券市场。人们更欢迎短期的刺激政策(通过降低税收和增加指出),而不接受降低长期的赤字(通过削减支出增加税收)。债务已经上升到了危险的水平,破坏了经典教科书里的凯恩斯经济理论。4 C3 A4 V. q- T' i# I" D+ f
" r2 A- \( U* s: [, j' \7 G 如果凯恩斯今天还活着,他肯定会意识到凯恩斯经济政策的局限性。高负债使情况变得复杂,也破坏了解决方案,大萧条时期有效的政策今天并不可行。(鹿城/编译)/ P+ J$ a" }6 S; b
# g3 A0 d2 c+ Z$ L9 h% i P-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