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0 )   鸡蛋(0 ) | 
 
| 《找工记》系列006号--Networking篇 1 L; X, p9 V4 D# d3 ]% t# @. f8 p. n6 I9 \  @) j- D& E' v
 3 B6 {; u" ]( U) W) Y. {) E
 本人由于幸运,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长期找工历程。所以我的经历可能没有代表性,仅供参考。6 H, i, N  E2 `0 a
 
 # j3 p; j6 {' |: J9 t; K国内在一家使用美国设备的中国公司工作,认识了一些美国工程师。在那个合资项目刚开始时,就有人要推荐我去该公司的中国分公司,但是当初的我不敢离开铁饭碗,放弃了。虽然事情没成,但是自己的工作能力给这家公司(美国总部和中国分公司)留下了印象。' u" I# B5 p" {
 
 ' f4 T+ J  x( t9 a4年后移民加拿大,在温哥华登陆。才知道自己英语奇差,除了自己的专业(double E)没有其他技能。万幸的是还记得那几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的联系方法。通过与他们的联系,提到4年前在中国的项目,很容易的让他们回忆起我是何许人。在惊讶于不愿放弃铁饭碗的我怎么来到了北美之余,他们立刻将我推荐到了他们所属的美国公司。由于有公司内部推荐,美国HR很容易的就联系到了我,然后就要给我offer。此时才发现我不是加拿大公民,无法到美国居住,也就是说他们无法录用我!无奈之下,将我的材料送到了该公司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分公司。加拿大公司没有简单的录用我,而是要了我的简历,通知我要面试,说是为了方便我,HR从多伦多飞到爱城,让我从温哥华飞到爱城。可怜的我当初连爱城在东南西北都不知道,没有信用卡,连机票都无法买。折腾了半天,带着cash来到爱城,用半通不通英语结束了面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了温哥华。一个月后得到了临时工作offer,工作3个月后转为正式。我半年后才知道,在面试前他们向中国分公司核实过我的经历,否则他们是不一定给我面试机会的。; E3 b4 V+ M) g$ M; G; O2 r
 ) m! o2 y/ u/ W6 m8 ?5 A6 k% ?
 以上是我的找工过程,总共3个月时间。
 , T# D5 F" [& u( B" h) o- l
 + z( y8 w8 Z( `一点体会:
 6 E0 t0 V# p8 O) R1)老外的networking比国内厉害,内部人员的一份推荐信胜过1000份简历。有机会的话记住自己做过的那些涉外的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各类人员的联系信息。这些信息宁滥勿缺,你永远不知道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有些人会成为你想要去的公司的主管什么的。* T" c1 I& T" J6 W
 2)一定要有自己的email。我到加后第2天就申请了email,这才给了我与美国和多伦多联系的手段。国内刚出来的人大多是阅读书写能力强于口头听说能力。就凭我当初的英语能力,仅靠电话联系是无法沟通的(要知道他们给我留下几句话的电话留言我要反复听上15分钟才能理解个70-80%,还常常会搞不清楚打电话人的名字。)
 E, @1 X  R, ?2 Y3)诚实。对自己能力,经历的诚实,如实的叙述,对自己的强项和弱项都是如此。要知道,在试用期间,你的强项和弱项都会暴露无遗,让他们惊讶于发现了你的一个他们所不知道的弱点对你并不有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