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2|回复: 0

新熊市呼之欲出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8-12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今天涨五百个点,明天再跌500个点。市场这些天上演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 A* c7 a6 L8 l# I4 |6 B8 P7 z5 g! u* a, B6 S3 T( d
  周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重跌了520点,将周二市场因为联储决定持续保持低利率而获得的进展悉数抹去。然后是周四,市场又涨了大约250点。0 n7 E# n7 a3 P: T

: n; @5 P6 S+ D- J( Y! s9 a  截至周三收盘,道指7月21日以来已经损失了大约2000点,跌幅超过15%。同期之内,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损失还要略多一点。许多市场观察家,尤其是媒体,都将从顶部下跌20%当作是牛市开始的重要信号,而这三大主流指数现在都处于触发信号的危险边缘。$ B) L" ^; g: m; B5 Q$ e/ a
8 u4 }; }: R0 ?1 }7 q& E/ L
  非常遗憾的是,在我看来,股市的确还有继续下跌的空间。市场还能跌到多低?接下来的文章当中,我会为大家介绍技术分析师目前的看法。
6 N) H9 D% z' z8 s: X5 J; _3 m) P3 j8 C& `( i  i6 H
  不过,我们还是先从基本面开始研究吧。2 z: X6 o9 w  O' Y9 e) d3 Y
% k& L! W$ y( u& o
  首先当然是我们的经济。还需要我多说什么吗?失业数字虽然较之6月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经济学家们正在纷纷向下修订他们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的预期。消费者信心指标更是一片疲软。
  I' c/ @- c/ \) e1 r* Y9 v+ S: W* U* R
  其次,周二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所发出的真实信号到底是什么?答案是,经济是如此问题重重,以至于联储不得不极为罕见地提前做出担保,要将超低利率再保持两年!我是从来没有见过联储提供这么高的政策透明度,委员会的声明也是翻来覆去地解释经济究竟有多糟糕。
2 E3 v% x' q' L8 Q; O8 T
2 U$ G# D* h  I: z1 h  与此同时,我们还得知,委员会三名投票委员公开表示异见,这就意味着我们恐怕很难指望第三轮量化宽松了,至少很难指望规模和前两轮相当的了。6 b0 K6 x) }. i4 w$ q
7 L- s  S* n! y" |/ g  a' w
  第三,还有债务危机。几乎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如果问题真的恶化了,欧盟其实并没有援救意大利与西班牙所需要的足够实力,后两者分别是他们的第三和第四经济体。事实上,现在传言已经蔓延开来,法国银行业的健康度,以及这个国家的AAA评级也被打上了问号。
+ Z& _' ]* M5 ^6 D9 I, h# d% B$ x% Q# x4 Y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的债务上限大争论最终以标准普尔剥夺了美国的AAA评级而达到高潮,这就意味着,政府未来用来“修补”经济的工具将变得愈来愈少。+ o  ~- u: _  Q# I

" P% }8 ~. h/ U" L, w% Y  换言之,我们很难指望奥巴马总统再拿出进一步的刺激计划了。他拼命想要将失业福利和带薪假期等延展到下一个年头当中,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性并不是特别的大。
; o8 i* _5 T1 R9 X  Z- G$ @2 u; ]7 e' v( ]6 m! O3 ^9 \
  最后还有企业盈利。迄今为止,企业的利润情况看上去还不错,但是我们正在进入相应周期的晚期阶段,盈利的成长动能看上去已经步入以前了。更不必说,在其他所有因素都令人无法乐观的时候,单单盈利的增长,又能够支撑市场走多远呢?3 h+ D' ~2 ~. K

/ z5 a8 L8 }4 l; ?7 Q6 U  出于同样的道理,尽管从某些指标看来,当前的股价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是股价终究也不是存在于真空当中。8 [  _  q! u& |% K% {/ Y; y

: B2 J- S- y6 J+ j$ n: J* g& h  那么,我们会走向怎样的目标呢?我所采访的四位重量级技术分析师的答案惊人一致:股价还将继续走低,新熊市的出现是很可能的。2 y7 M" |$ Y  N% \
: B8 J) f& h1 N
  瑞士信贷伦敦技术分析研究主管斯内登(David Sneddon)认为,我们5月2日看到的标准普尔500指数1370.58点日间高点可能就是市场的顶部。在1100点上下,存在着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线,这正是股市本周反弹的起点。迄今为止,我们似乎还守住了它。
8 o; Z7 `, B( k, {
- |) t1 u1 W' M  下一条支撑线将出现在1020点到1022点附近。“真正的熊市到来,要求跌到1000点至1010点以下。”
% B- y4 Y5 ?0 \7 |5 n
( ^4 O( D8 P( Q, L/ P0 o9 B$ r' ?9 f/ ]  另外一位伦敦专家,City Index的贾迪加(Sandy Jadeja)则着重观察道指,来判断我们的未来。几周之前,他曾经预测道指将跌到1万428点,预言果然兑现了。现在,他在回应采访的邮件中写道:“随后的涨势将是短暂的,而且会引发下一轮的跌势,一直跌到9673点,甚至更低。”
( S, v8 F  n5 [5 N/ W9 P
7 A& l1 a% M2 h; D% X  “预计在2012年到来之前,底部都不会出现。”他的结论是,“下个月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9月突破了8月的低点,则未来就将更加糟糕了。”
! y' c+ V! W( }6 Q+ i. d: @7 i, O& h6 R8 ~7 `' U
  标准普尔首席技术分析师阿贝特(Mark Arbeter)早在5月和6月间就曾经说过,牛市或许已经结束了。他现在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B! h! D; G: E8 ?$ r( }+ O

4 c0 \, Z/ j! ]5 a6 J, G, s' P: O  在邮件当中,阿贝特表示,既然标普500指数已经跌到了1023点到1128点的重要图表支撑区间,他“将寻找某种稳定或者潜在短期上涨的可能”。9 i: j. a. [9 a) f" Z

5 r* }3 M2 Y; D1 Y  他的看法是,标普500指数最终可能跌到1020点,甚至低至935点。这就将比周三的收盘点位低15%,昭示着一个毋庸置疑的熊市的到来。
2 d9 \2 b; V8 m+ V! X1 G0 y# e
5 \6 d$ F- I) d( E7 E  巴隆网站Getting Technical专栏撰稿人卡恩(Michael Kahn)一直以来都认为,我们其实是处于超长期的熊市当中,而现在,他认为中期牛市已经结束。和阿贝特一样,他也认为1010点至1050点是下一条支撑线所在,再下面是930点。) F7 s4 ~! e) t! ]. v
+ `7 S8 g! k  I4 f/ Z: \
  “我认为,市场跌至930点,将使得2000年代至2010年代的熊市和1970年代变得非常相似。”他在邮件中提到了许多投资者最不愿回顾的十年。
; B. o; L! N# w% K" T
3 u6 k1 f' i$ i$ s3 S  他们都认为我们将继续走低,唯一的差别只是有人相信会有短期的逆势上涨而已。阿贝特预计,潜在的涨势应该在1250点至1260点以下即告转跌。斯内登则认为,涨势到1200点就到头了。+ h7 a" D( g2 D9 F

" k2 L. v+ l8 m; t$ l. S! r  “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许多市场所遭到的重大技术面损害。”他对我表示,“我个人当然更愿意削减自己的投资力度”,将潜在的涨势当作是退场的机会。
; m3 a* s" h' l3 U/ Q
* P2 |; T' g* {" P  不错,如果我没有在一两个月前卖掉我自己希望卖掉的股票,我也会像他一样珍惜这机会。如果你没有像我那样抓住机会,现在不要在恐慌中抛售,而是应该等待反弹,首先清理掉高风险的小型股票(很可能已经进入了熊市)和新兴市场股票。彻底削减股票在自己整体投资组合当中的比重也是可以考虑的。
+ H% i/ }  m7 F8 Q6 s, w8 ?- L2 p0 m! g
  不过,无论怎样,在这样一个不断波动,充满变数的股市当中,我都是不会考虑买进的。哪怕是强大的高盛,在第二季度当中也出现了连续十五个交易日亏损的记录!还有超级对冲基金明星保尔森(John Paulson),他最大的基金今年迄今为止亏损了31%。
  U; Z/ v) G) O4 @: j, U+ y8 T- r- s" E6 G
  像这样消息最灵通,头脑最活络的角色在当前的市场上都在赔钱,你们还有什么资本相信自己能够玩得更出色?9 ]' ?7 d1 o- O( z
3 {; ?6 S$ O$ j) R
  当然,我们总归应该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归市场,但绝对不是现在,因为现在的市场还将继续下跌。(玉祥): [( W2 D" g' `  b& b
4 V- ]/ V* I" ]) g2 M: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23 17:52 , Processed in 0.2591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