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聖經並沒有保證過某一個教會的永久性,基督自己曾警戒以弗所的教會面臨毀滅的可能,他叫使徒約翰寫信給以弗所的教會說:「……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檯從原處挪去。」(啟二5)- B; ~# a5 K" D: M4 N8 E/ H9 `
. U! ]$ S# p& J5 w9 N+ r
: K5 J8 Y( K! |* {% O" u, X6 b. \2 O, z6 p* j0 ^' o
歷史顯示,任何一宗派在世界上銷聲匿跡,均是司空見慣的事。; \. d4 L; [2 I( P# s: y$ \
# I6 Q6 l) C# R3 T
8 H$ h) s$ e3 c5 Z$ T- ^5 d
" A7 i% K9 s! N9 M" L 那麼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0節與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的真意究竟是什麼呢?答案是明顯的。整個基督教會永遠不會消滅,基督的身體永遠不能被破壞,到世界的末了,將有真信徒之間的交通。' \$ p& T" H) |9 [7 G: ^
+ e% T) ^ x* W7 H. }
7 F. E: u, C2 a& n5 U {* p
; ]1 X6 \( P0 [, h/ `- c5 y$ y 對主所發的問題:「……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麼?」" G; C0 _6 \, ~' L- l
; T" k4 ~4 h8 M* F5 |( L, H2 i
- r" p; L! p7 Z. _ t4 [, U" L6 C# g2 t6 O7 n1 k+ I
答案是主再來的時候,在世上找不到幾個有信德的人,但不能說他一個都沒找到。7 \, ]3 l+ Z0 k' S
& ~: y4 T' y9 Z3 l + l8 C0 m! k& t- O
0 ~9 K" Z. s* z 耶穌說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的教會,這段經文的解釋有相當大的爭議,而傅斯博士解釋為:「陰間的權柄似乎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比喻,因為沒有人能夠打破陰間的門。而耶穌在這裏的意思是說,世界上再大的能力也無法摧毀教會的能力。這比喻更進一步的說明了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的含意。」
7 p' D$ Y+ t+ q6 w9 d3 `! [0 G& c# J$ n4 {" S1 }' N! }
5 v& e) w) Q; t0 a* m* s1 ?7 d3 A' ` Y) l7 ~! i$ {7 d7 A. z5 I% k
由於教會具有這種強大無比的能力,所以顯然是無敵的。3 Y+ K' U+ n! n; ^# @9 s5 Z
8 d( [4 a i2 j8 n# L, E1 N' R
& W- c0 R( b5 j( Z: r: l2 l- I0 O" i
有時人問,教會的不可毀滅性是指著無形教會,還是也包括有形教會呢?換言之,聖經是不是僅僅的教導,在世上總是有信的人?或者說要有一信者的組織?只要看這個應許的上下文:「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他。」
( p9 c3 b9 v3 ?+ n$ q+ \8 P( H, U) O' L" |1 X" U; @
8 H1 u' `% n2 ]! z- a
- m; ]! K7 U3 V
問題就有答案了。基督說教會好像一棟房子,也說到建造者及其根基,因為他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f# _9 _! J }. |
2 x7 g- A( _% x% q5 ^0 H$ P7 j * ~; U1 [1 [& b/ `
! |0 p# E' {" D5 }
他提到這房子的鑰匙,說:「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5 }% H( J% h: L9 @/ j
( \. t: U4 c8 G' @ : W& a% Q3 Y3 y4 m% l5 P
2 n) X1 b5 A3 h 他又論到教會懲戒的權柄:「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十六19)7 n- j3 D- `6 k5 B8 V) l7 t! f' @
' P5 s/ U* z4 k4 Q6 a5 h0 ]
5 H! k6 _+ D: U4 A2 r- h9 {* O, N8 j3 K
顯然,當基督說到教會的不可毀滅性時,他瞭解教會是國度「外部的組織」,或「外部的具體表現」。有形的教會是一直不斷地存在,經歷許多世代。
0 U) Y B- P" E t" K0 z! I' U: j% D
2 s6 j/ P3 t; ? I1 C
: f4 ?) p- u, E/ M0 a* F+ V/ ?
- `; W# }1 o% {4 ~ ; e) _* ]/ T8 o3 N
% m. B8 ~ H2 | , t9 ]0 @( h/ {* T2 E" z
: Q3 w" [7 ]' }8 P( v w: H8 Z6 t( H** 相關閱讀 : 教會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