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現在再讓我們進一步思考一下,主耶穌所設立的聖餐禮,具有那些屬靈的意義。
5 r) f( h7 j }% i; U
/ u! H0 g4 ~5 q* d/ t/ Z- b
8 w* E) w& |3 }/ C( o1 k+ X
) R2 t: o( [" N 首先,是為了讓我們時常紀念並不斷信靠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身流血所完成的救贖大功。我們不但要在舉行聖餐時這樣紀念和信靠,而更要在我們日常靈修、生活和工作中時時不斷紀念和信靠。這樣必能使我們的信心、愛心和熱心大為加強,使我們在追求成聖,作成聖工,得勝考驗上更有力量。
" W' c5 ^' `7 F1 [5 ^ u' w$ I* T
- c9 k9 d+ Z' D/ m 2 G/ `8 L; m& J
/ O8 B6 q- G! E% z; H* y4 K 懷愛倫在『歷代願望』一書中建議我們:『我們最好每天用一小時的時間來默念基督的生平,將祂一生的事蹟一一加以研究,用想像力把握住每一幕景象,尤其是祂的臨終大事。我們這樣詳細的思索祂為我們所作的重大犧牲,我們對於祂的信心就必更加堅定,愛心就必振奮起來,並能更深的為祂的精神所感化了。如果我們最後要得救的話,就必須在十字架下,學習痛苦謙卑的教訓。..如果我們是屬於基督的,則我們最親熱的思想也必屬於祂。我們就必喜愛談論祂,而且我們彼此述說祂的愛時,我們的心就要被神聖的感化力所融化了。我們既看出祂品格的榮美,「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林後3:18)。』(歷代願望第八章)。
7 [* I- G3 w$ d/ u- P& D, K4 S
! _6 ^8 g! `9 M ?: ]/ F9 t
! `2 q% \( F0 N1 m7 N3 ]
W' i" s3 x( }, H 第二,也是為要時常提醒和教導我們,要天天不斷,甚至時時不斷吃主的肉,喝主的血。正如主耶穌親口教導我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裏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6:53-54)。
+ n5 [; q, N& s% R' H% y9 v; x3 L i8 G; R2 s3 c
) m& h& D2 t0 e0 s, w; L* [ G! F$ T
喝主的血的意思,簡單地來說,也就是要天天不斷靠主恩助,省察自己,悔改認罪,懇求主的的聖靈使我們全然成聖,懇求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經上說:『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上帝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祂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1:6-9)。 3 N* |: `& K* f5 Q3 ?9 k& V1 I
& D4 S B$ F( L$ P1 ?8 l & f/ c; j5 E9 Q
1 P n9 }1 u7 ?$ v2 H1 Q
我們不單在每天早晚,或早午晚二三次的定時禱告中,不斷在主面前省察自己,不斷深切悔改,靠主全然成聖,不斷靠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也不單在感到有罪的時候,隨時隨地在主面前認罪悔改,求靠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而即使我們沒有明顯感到自己有罪的時候,即使我們在主裏品格再成聖,我們也不敢絲毫依靠自己的義。我們仍應完全信靠主的寶血功勞而稱義。 & `( O* o. z }5 x$ ]8 c
% L, X) D& }& ]
b% U6 n: S& t' o- H' ?2 d0 k. B
1 ~$ Q8 `3 F$ A# \ 吃主的肉的意思,簡單地來說,也就是要天天不斷研讀聖經,默想主的話,把主的話當作食物一樣吃下去,特別是要天天不斷默想基督的生平事蹟和教訓,以致我們能時時不斷愛慕基督、默想基督、效法基督;同時我們也要天天不斷禱告,時時不斷住在主的裏面,和主連為一體,接受主的靈,主的性情,主的力量,使我們能不斷仰賴基督,成聖成義,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 ~& x( n0 a2 Q6 D
% M" ]( E6 o! Q2 I5 f : h; Q! W; e! q' t( e3 h3 `
5 M! D Q( h, H' N5 {
第三,也是要我們時常盼望、等候基督復臨,接我們到上帝國裏,和基督一同喝新杯的歡樂的日子。正如主親口應許我們的:『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 Y8 G3 u D- \- }# n- v9 Q" Q) U$ [* I* c; d, T' f
" q: I g, r: \- W0 B/ E
) V" T+ a. x; J9 R( u; ^7 Y! z4 \ 主耶穌即將離世前曾賜給我們極其激動人心的應許:『我去原是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那裏,叫你們也在那裏。』(約14:2-3)。 ' g' w) I j5 A7 w
5 k" y: W6 {8 Y( \( _* M- A! K
2 J8 P% ~6 o( e7 i8 C3 P
9 Y2 T4 \9 q5 N! y4 q 主耶穌在表彰羅馬百夫長的巨大信心時,也曾發出激動人心的應許:『我實在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我又告訴你們,從東從西將有許多人來,在天國裏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惟有本國的子民竟被趕到外邊黑暗裏去,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太8:10-12)。 6 U* r8 Q$ f3 T0 o& {, C# `) p
- ~% ~5 A6 ~' g7 g: o Q: k
2 I2 W8 q; q6 v6 S5 O2 S* e
# l" x! P" U1 \' s
. X& L: g' _1 c6 b+ g+ F
2 ]5 B2 R/ A% m2 P
i1 ~6 a) z6 s3 c0 p9 d
2 k' H+ j9 F1 S2 A! m- [' ?& | J: [ ) ], g. X6 X9 u H \
. E$ D" x+ G4 B1 J**相關閱讀 : 教會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