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宋苏明. c1 O. n6 f7 C9 u
地下室落脚 , S; A: g- S2 v
/ p% L' W. [( q% r' l“回去,回去,这是什么破加拿大!”看着简陋的家具,磨损的地板,在国内享受惯了高档生活的Tina真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她的老家在兰州,在单位里,她位居第二把交椅,属于厅级干部,为了子女和丈夫的发展,她不远万里,来到了加拿大。
2 i: u" S ?7 e* ]! G/ i7 u P. f5 b" z% |) Y/ m5 U
“如果你们都不想留在这的话,我们可以选择回去。”丈夫也不反对。
# |2 r: m7 H M4 ~. k( @8 T" J9 O" C8 ]5 D3 t$ W
“我不想回去,这里有松鼠,有野兔,有海鸥,我要留下来玩。”对动物感兴趣的十二岁儿子发话了。
3 F l, A" X! @8 N9 p4 l8 ?4 o) k8 S0 @& E# k& R
“如果住不习惯的话,你先回去,我和儿子留下。”对电脑很是擅长的丈夫劝解道。 ( G! ^3 y* O1 i' Z V
+ e( q; n6 @# m5 b2 O/ E“要不要换个公寓住住,这里的条件太差了。”他们现在住的是独立屋的地下室,虽然家具不多,但却也有点阳光,姑且可以算得上所谓的光猛地库了。
) [) D _# \: t- }
) Q# h9 L/ t; x3 t0 v4 m- h“没关系,这也是锻炼小孩的一个好机会。”丈夫悠悠地说道,“你先在这呆上一阵,然后假期到了再回去。”这是2007年的夏天,他们一家在多伦多“准”登陆了。
4 ] ]' h" ^% W9 F/ U( z
- e+ d- t0 S# h8 e5 f2 r冷冻厂打工
, W Q7 C3 U' j% o! ]5 @7 l7 E3 H# Y. R! P; |
虽然从大陆带来了一批钱,但把它们除以七点二,就明显少了许多,在办完新移民的登陆手续并过上几个星期的投资移民似的生活之后,他们开始为他们银库的银子发愁了。丈夫虽然是学电脑的,但因为没有加拿大的经验,发了不少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无奈只好找了家中介,先临时在一个CD厂打起了累脖。
: |2 r9 {/ `1 a6 a# Y* ^3 v7 Y
7 {. ~6 X i/ v& j9 oTina也不想在家闲着,虽然她的英语水平只达到linc四级,但她胆子够大,不像刚来的华人那样一到讲话的时候就直呼普通话服务。通过中介,她“混入”了一家洋人开的冷冻厂。当有人问她是怎样通过英语关时,她就自豪地说,不管别人问你什么,你就来他个OK、YES,水平再高点就来个“Allright!”三分钟包你搞定。
+ a# a' ]& Z# s! V+ z! s4 t# W& E$ a0 e |! X
在国内单位里Tina是个领导,但到了这里只是个小兵,但是她以前就是小兵出身的,当年,在她才十六岁的时候就参了军,在部队里也吃了不少的苦,到了这里虽然觉得很有点委屈,但吃苦耐劳的本性却让她很得管工的青睐。
& h% {; M( \% h: t$ ?: v
+ X# Y4 Z. K H4 b# q: i3 b冷冻厂里,首先要过的是噪音关,轰隆隆的冷冻机一转动起来就震耳欲聋,再加上传送带的嘎吱嘎吱声,常常让神经脆弱的人感到发疯。但是“贵为高官”的Tina不仅忍受住了,而且还觉得有点体验生活的滋味。
2 v# ]( K; i; b5 U9 }$ B# I5 J/ n" C0 ]' D
厂间里的温度很低,但因为是夏天,来时又不方便带上一大堆的衣服,厂里有些新来的工人受不了冻,就打退堂鼓了。而Tina却一点也不畏惧。有次饼馅没有化冻,管工要求用手把它们挑出或者捏碎。二话不说,她就戴上薄薄的手套干了起来。由于她讲究方法,很快就把一大桶的没有完全化冻的饼馅分解好了。
- t) z$ Z% H5 w& N
1 l, B6 e" T% X2 V时间过得很快,单位请假的时间到了。 , z b8 U$ G2 O- z) J/ f Z
, D% h8 U4 ]6 x3 I) v+ C
在厂里打了三个月的工的Tina也收到了厂里让她转正的通知,其他的员工为了能转正而高兴不已,但是她舍不得放弃国内已经成熟的事业,觉得还是要回去的好。 ( G. L7 U$ J: f" b
* P l1 e& I4 Q7 A! J- \
在回家的TTC上,她不经意间遇到了她的一个在中学时的同学,那个同学在加拿大已经住了近十年。她告诉Tina,“在加拿大,你呆得越久越会感觉到她魅力所在,你会越来越喜欢上她的。”虽然她们交谈的时间很短,但这却对Tina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 _) Z( Z0 l- Z( ?
8 C. m9 z. T% Y/ M- r' P" P三个月的累脖生涯让Tina觉得在加拿大即使是打个累脖,也照样可以生活得好好的,买车、买别墅,这些在中国下层百姓中不敢想象的生活,在加拿大通过自己的努力照样可以达到。 - D& A( {* H: e$ H8 i' N. l
/ x) |: a/ o* B' |0 z" _中餐厅洗碗 " G; P/ `" O. v3 Z( X [
( J% I9 Q, u/ M+ M7 w1 q V8 k告别了家人,Tina回到了中国,虽然她还是二把手,但单位里知情的人对她还是另眼相看,这让她觉得心里有点疙疙瘩瘩的。这时丈夫也在CD厂转正了,而且他还利用他的电脑专长,时不时地为别人换换电脑零件,整整电脑系统,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她这个厅级的干部了。 + u! ?) X. ^7 j( ?( K7 @
% f2 }1 }4 K/ z6 |9 X+ J
可是不久,受金融危机的影响,CD厂开始裁员,她的丈夫不幸被列入了下岗的行列。这让她坐不住了,于是她以探亲的名义向单位请了半年的假。 # r0 x$ i; S( S! P( s3 Q4 H
' U+ ^% p& ^( n x. q
2008的夏天,Tina在多伦多第二次落地了。虽然下了岗,但丈夫还是买了一辆二手的丰田车,他们也从地下室搬到了公寓,居住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丈夫领的失业救济金加上儿子的牛奶金,也还勉强可以平衡日常的生活,但Tina就是坐不住,在家中只呆了三天,就由一个朋友介绍找了一家餐馆打工。 % W+ B0 z; v& D, p( f
' g( ^% j' n* [+ d q餐馆打工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到晚上十二点,周一到周五倒也还好,一边洗着碗,一边还可以与几个招待员聊聊天,但到了周六和周日可就不得了了。由于客人多,碗一个接着一个地叠了上去,很快地就叠到一人高了。Tina就只好像一部机器一样洗啊洗啊,二三个小时经常还是保持同样一个姿式,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脖子疼,不过她还是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是充实。
! D2 y" @; M. W
' n" C( k0 A% s, r* ]# M艰难的抉择
o5 X1 G+ ^& j' N! {1 O
3 y9 h- R R6 i$ _ J这时,他的丈夫终于也找到了一份在赌场发牌的工作,家庭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就在此时,从国内传来了单位信息,叫她赶快回去,单位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处理。
; r' S& _- ?6 f% O1 C! x4 R/ S, @2 r" ]4 G) M0 {9 r) o, {, S
是留下,还是接着当“空中飞人”,如同当年哈姆雷特遇到的生与死的抉择,现在,Tina也面临着人生的一大选择。虽然出来前计划得好好的,只要孩子一长大,她和丈夫就回国,但现在,丈夫在国内的单位已经把他从单位的编制上除去了,他一回去就成了下岗失业人员。正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她又想到了上次在公交车上碰到的同学,也许从她那里能得到有益的建议。
; n. }7 @6 ]2 r6 T; K3 x* ?- E* G& G, c* T+ ]3 ^
Tina的这个同学有着一份很好的工作,是为移民做职业设计。于是,她们俩就在一家咖啡厅里进行了第二轮心的交流。
4 `. D* n; \1 W1 z4 a- c \
, Y, ^9 l V% `: i z9 e. X! \“你就是回去,单位也不见得会重用你了。”她的同学心直口快。
' S2 I; H+ I8 d' {2 z5 f" y- {( _- \. i$ _: _: m; r: k
“但是那里有我的事业,我已经付出很多了,而且我再过十五年就可以退休了。”“想想起码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中国到了四五十岁一般人就准备混日子了,在这里有些七八十岁的人还在读书呢。”“我不想混日子,可是在这里,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很难得到发挥。”“这是主要还是因为你的英语水平问题,多读读看看,就可以提高了,而且以前你的语言能力还很不错,为什么不给自己的一个机会呢?”“你的意思是让我去读书。”“对,先从高中读起。另外,你还得考虑你的丈夫,他一个人在这里,你就不怕他来个‘红杏出墙’吗?我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他们都在回去和留下之间摇摆不定,犹豫的结果就是家庭的分裂,我想你也不愿意看到这一结果吧。”“可是……”“你丈夫的工作也算稳定了,经济上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压力吧。先读读书吧,实在读不下去,就去做一个小生意。”同学的眼光中透着坚毅。 / ] _# _5 L* N! N
3 O# I4 D5 b, J: a) h
一颗摇摆的心终于沉静了下来,好强的Tina终于在同学和家人的鼓励下做出了她的艰难抉择,她给中国的原单位回了信,到附近的一个高中报了到、注了册。虽然他们一家还租住在公寓中,家具也还是那样简陋,但他们相信他们的将来生活一定会像“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的电影中说的那样“粮食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