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一人信主,全家得救?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這經文的意思,是說只要一人信主,就會全家一定得救嗎?, s; W8 a# n/ O. @8 W, W; B8 p9 r
2 Z/ k' k. Y* z6 L" u" q" K. J0 M/ ?) M' ?. h8 e+ u% Z
7 W: {8 P/ z( [9 y" S
: H' |$ b) O( S/ d/ ~% F) T0 m
, H5 u5 \# Y0 v/ r2 R; Q
這句經文,比較接近原文的譯法是呂振中譯本的譯法:
- c) }; a7 e* Q* d- A$ y$ R『信主耶穌,就可以得救,你和你一家』
( \7 W- t8 @5 X$ @$ _# ^但是,這是甚麼意思呢?
% Q h0 Y6 q7 }" Z, |2 J) _0 R7 T接下來有兩種更清楚的譯法,這兩者意思不太一樣:
" c% h; l6 L1 m" }6 X! c1.『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 d* Y# V! ]+ U7 A7 r; m2.『你和你一家都當信主耶穌,必得救』, G& q; B2 X4 \3 M, U! O
! t! e+ G& U5 L n: z! ~8 u
$ K7 l! U: ]) r' n看到有趣的地方了嗎?1 o. q# A6 @( W' t
第一種譯法的意思,是很強的『應許』;
2 e' c2 r" D# n9 h# `第二種譯法的意思,則比較是一般性的『陳述』,不是特別強烈的應許。4 t6 r/ U, Z- H; x2 u T' J- ?" {
. w. ~1 [( M5 D. L9 n8 V) \( j
% q) h: E- x# N) v) L0 P: E$ w由於在第二種譯法之下,這句經文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和這句知名經文意思大同小異,所以我們就不花時間去多加解釋。; }9 t5 `, Q: B' g
畢竟,信耶穌的,本來就必得救,不管是你自己也好,你自己家人也好,本來就是這樣。
1 l# E6 I- e/ P# k* ?* b『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R( A% Q% [9 S. q! Y+ t" V% j9 B
) X- [; d; D9 [
9 \, j7 S$ \& ?
我們要來注意的,是第一種的譯法,也就是『應許』。2 a+ Y5 o/ ^2 P' |
要採用第一種譯法,不是不行,因為,合和本聖經的譯法,就偏向第一種。
% q; ]$ l7 i. q' s6 J4 o. A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出在這裡:
' {$ k' y# h+ V( u/ v這句話的應許,是給誰的?
k$ z, F; ]: }" h" ?1 A
2 m) V, g+ U. t: P+ J' P+ ~. E
% t7 b, J, N* _( f/ S2 b是給『獄卒』的應許,( c5 U( T% c+ v8 t" [- i+ ]7 |9 k
還是給『普世基督徒』的應許?: `+ t; v& d$ J" J' T4 L4 K' c
+ j, U' W. x) T2 I8 f
' P" X" D, n& D/ V+ ?1 E我們可以確定,這句話的應許,對獄卒一家人絕對有效,這是無庸置疑的,因為事後的經文顯示獄卒真的全家都信主受洗了。
1 x/ x+ R' X1 w' R: v8 I5 e9 [- W但是,當我們要將這句經文的應許,用到所有基督徒身上時,就必須小心了。
9 [7 L& \ `, P1 J( K+ C
3 K) E& ~% U$ f1 B9 [& B! t- ]3 {7 f
; q4 @, ?' e: E. L w! g% w當我們解一句經文時,必須根據上下文、整卷經卷、還必須合全本聖經觀念。
! _2 Z) R0 e m: f# X千萬不能單靠一句經文,就企圖做出一種教義,否則很容易變成斷章取義。
2 ^" L! \2 I$ d1 `任何教義,都必須經得起反合性經文檢驗才行。5 K% M+ f D- E6 J
: |; `& O6 W8 ] H& h$ @2 k
& E5 m B% s! \+ f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 D" ~% |' z5 ^0 S6 t
一個基督徒得救,他們全家就『必』得救嗎?0 W6 m/ w1 h( ~$ d& T M# x
當然不是!
! u" X9 m$ S: P" @/ m所以,想把那句使徒行傳經文,視為對『每一個』基督徒的應許,是不行的。
( O8 ?+ \9 d. z: m) t, e3 Q
% t R* W. G" \- ~; c# q. D' `3 U( {* y4 j8 K2 B, I" s9 T
別的不說,單單亞伯拉罕就好,他們全家都蒙受上帝祝福恩典,但可不是全家都得救。
3 X% N* Q" N; z, L# c' d" K! l, V大衛王也是,可不是全家都得救,他的小孩有不少是壞蛋,如:暗嫩、押沙龍。- r; l0 g9 R( X5 x9 c( a+ Z) J0 t0 h
歷代志、列王記更多,很多得救的國王,可不是他們兒子也都能得救。
1 m) G; R$ a1 b6 ~4 ?+ f4 D4 @- n: e7 @
% I( D1 |& O3 E0 Y
換言之,綜觀全本聖經,根本沒有『只要一人得救,就全家必定得救』這回事。- l9 f3 o. J6 `% |
因此,任何企圖以使徒行傳那句經文,就要擴大為對每一個基督徒必定實現的應許,是不可以的。2 @6 h+ m$ @8 _0 Y: E
0 L A, c) W, S, X
I+ `8 T* S9 \1 W. N基因,可以遺傳;$ e0 Q# D( T0 i# D4 Z! u3 r
信仰,沒有遺傳,但是,可以大大有助。+ l# A8 \" y( R* ~4 `3 G7 }
6 F+ v# E U2 ^+ ?, x
2 P3 x) n: w: I
當家裡有一個人信主得救之後,他們全家是得救的機會是不是比較高?
7 H1 T3 n# {# g3 q: o2 b2 {. P4 Q絕對是!
! V+ c8 E0 T& w) z* Q- ~/ |
8 W5 _% ~, j, Z3 z: s; S1 d$ P' w+ |0 b: H9 {3 ~/ O1 m" B. H0 t
請注意,不是『必定得救』,而是『得救的機會比較高』。- y3 H. {- W s6 {5 p. V6 g, n) n
: D- H6 n0 ^" L' `: K
# m4 x7 v3 X! g4 f
生在亞伯拉罕、大衛、這種敬虔的基督徒家裡,後代與全家人,是不是比較有機會得救?6 c5 V) O. p& {7 Z4 h
當然!
+ ]- l0 b/ \3 \ t% \! h更甚至,生長在基督教國家,聽到福音而能信主得救的機會,當然也會比根本很難聽到福音的國家高。. t) [1 ~% ]! H# i" x, d
% d0 v$ _9 N. T) w! X
" _. R3 i( Y% H事實上,我們看全本聖經,常常會發現,除了基督徒自己蒙受上帝特別祝福的恩典以外,他們的家庭、周邊的人、甚至國家,都比較容易分享到那種恩典。
' t' ] _4 p/ F但請留意,那樣的恩典,並不是『必定得救』的『保證』。
0 Z2 e- P+ r# H$ R有些家人,確實會因此而信主得救;1 A- ~. V% p. y# _8 Z# T1 `
但有些家人,則未必。$ m4 F8 F9 }3 }; v9 @7 g6 X
) [- p( |9 r" M; ?4 G0 t
1 f* Q W0 e+ r0 Z& N: m要得救,就必須聽到福音。! x! f7 r" K; y9 x$ A5 Y# O1 S9 y5 _* V
家裡有人先信主,全家的人當然有更高的機會聽到福音,進而信主。
7 l4 j+ s2 z7 P但是這可不保證家裡人聽到福音就一定會信主,也不保證不用傳福音家裡人就會自動得救。
6 u7 n6 O' F5 U& {但是,我們絕對可以確定,上帝確實開始給家人聽到福音的機會與恩典了。
# F. [& F! _% h6 _2 _畢竟,比起很多人沒有機會聽到福音,家裡有人信主的家人,確實比較有機會聽到福音。# _+ O0 }) ?! g* ~
能聽到福音,就是一種恩典。& }. j5 }' X7 f2 @, r
: X9 A' l j1 c) L' M* Z! |* B0 }* M& E7 h1 X
所以,我們絕對可以懇求上帝施恩憐憫,拯救我們家人,然後努力傳福音給他們;
; e: x9 P" n; i- ~' G, v$ a我們也可以懇求上帝像施恩給獄卒一家一樣,也同樣施恩給我們一家;
+ \2 N- z5 h: D4 M$ J但是,我們不能拿使徒行傳那句經文當應許,來要求上帝兌現支票;9 F; Y: U5 F: h# W8 ?% w9 ?( ^
更不能假使上帝不這樣施恩給我家,就對上帝生氣與抱怨。
7 q1 c. c1 s4 [5 \) ]' o( X% s" q" s事實上,比起『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這樣的經文,『神願意拯救世人』、『神不願一人沈淪』這類訴諸上帝慈悲的經文,還比較合適我們用來禱告,懇求上帝施恩。1 }& {$ ?7 j0 U5 b/ W
1 o4 G# d* S. {( K1 _; x3 M' @( q, F. h- q! j% E& |
上帝的應許,祂必定履行;6 X1 O C$ O' W
但明明就不是上帝的應許卻拼命要上帝履行,或是應許有很多條件限制但卻絕口不提那些限制,這都不是真正敬畏上帝的表現。& |) t0 \' ^6 B e4 }
不僅是『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這經文常被誤用而已,還有很多經文,也都被當成必定履行的經文來誤用,像:『只要有信心,病一定能得醫治』、『只要信耶穌,一定可以成功富貴』。
/ I8 a1 E: Z. f7 Q1 I3 B# o假使過去犯這樣的錯,沒關係,我們現在知道了,改正偏差便是。
* m5 `) ^, x* D. u" N
9 }6 L, m8 n: G) z, V0 n( o; Z7 U8 ~; i
願上帝幫助大家。4 ^, K% K6 E/ o) q8 _: K$ l6 I
8 W A5 ^+ K( K7 F# y: I
) \9 k" U9 n; j' z6 J+ C# d9 y: \* w. Y/ U" a9 _! V- e& T- d
/ A2 h+ m: I7 U4 x
小小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