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x0 ~2 y% u8 c4 b: ]$ r, N 近几年,我国高校连续扩招,为什么学生的升学压力不降反增?淄博市一位已从教30年的中学教师一语中的:"因为大多数学生不是想有个大学上,而是要冲刺名牌大学。"他说,"我从教30年来,感觉学生的升学压力越来越重。虽然高校实行扩招,但是本科分一批、二批、三批,差别很大,再加上一般高校的毕业生不好找工作,这些对学生都是很大的压力。在我们学校,学生第一年考上专科的一般都不会去读,都要再复习一年,如果再不行就只能去读了,但最终也要走专升本、考研的路子。"2 B' U! o& P2 m; F" M8 p
4 H& ]% x1 T! c/ Z& R 这位老师说,上级部门以重点高校录取率来考核学校,也促使老师和学生都把目光放在"重点"上。淄博市主要根据学校考上"二本"(本科第二批录取院校)以上的人数排名次,"二本"以下的根本不算数。学生、老师和学校都要冲刺"重点",这样学生的升学之路不是变宽了,而是越来越窄,学生的学习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为了考个好学校,只能加班加点,拼时间、拼体力。一位基层老师说,为什么中学生的创造发明越来越少?学生光作业、学习任务就很重,根本没时间思考别的,这就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F$ n* |$ b* g. j9 K ' K; m( a0 D G* {5 ]) N Z"高考成绩高就是素质教育搞得好,能考上大学就是素质高。"对于素质教育,记者从几个老师口里听到的是这样同一种理解。淄博市一位高中生物老师说,现在高中课本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只讲理论知识,现在应用科学加强了。高考不只考基础知识,而是由知识型考试变为能力型考试,但就是这个"能力型"把老师害苦了。拿生物来说,高考出题讲究科学探究、实验探究,怎么办?老师就要多出题、让学生多复习。通过老师找题、学生做题,教给学生遇到这样的题怎么思考、如何应付。例如,有的试题让你作实验设计,给你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内容。这样的实验可能遇到哪些情况?要一个不落地写出来,答案不全就要扣分。这样的题只靠记忆不行,还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培养理解能力很难,只能靠老师动脑子,先研究出题、答案,找出应付的办法,然后再教给学生。 ; L+ } b }0 t) A0 I( v & [! H% I+ K# n0 @* R: }# X2 w% U( }' ~) T7 k W& H
县中的教学模式,给部分推行素质教育的城市中学也带来了"鲶鱼效应"。济南市一位重点高中的校长说,自己的学校一向以推行素质教育为目标,但是面对周边县中日益加码的教学模式,危机感日渐加重,学校不得已又重新开设了晚自习,周末也开始加课。"这样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更加重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