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7|回复: 4

[加国新闻] 望父母成龙:谁造就了移民后代啃老族?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7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董清霞% v( `7 o+ v4 n$ p. K* ]9 a
, M6 {& n. {/ e- H7 z2 m
还在上高中的Richard在路上遇见了让他感触的一幕:树上的母乌鸦在将小乌鸦踢出窝。他觉得小乌鸦很可怜。回来跟妈妈提起这一幕,妈妈说:“你19岁以后也得离开家,妈妈也要把你踢出去。”Richard听了觉得很悲哀。好在他后来考上了大学,妈妈将踢他离家的时间推迟到大学毕业。
3 m$ M& G' A9 J, p2 g$ T- V0 P( M
+ Y! B0 L2 T) `. ~ . U! ]! v; A  @* K( n; H# B8 I
+ b( L7 y" d; M; ?3 \0 G$ Z
一般人都认为西人的孩子更独立,他们一成年就离家自谋生路,但新一代的情况也在发生改变。华人往往对孩子看得更重,把独生子女当成小皇帝来养。在孩子迟迟不离家“老养小”的家庭里,自古以来华人“养儿防老”的观念遇到了挑战。 $ ~& L/ L6 H9 @& o7 p
5 f5 K. t7 D8 {9 K
孩子成年了也不独立,往往都有充分的理由:没找到工作,没钱养自己;工作收入低,租房太贵,父母有空房子;要继续读书。父母方面的原因也有,希望孩子永远陪伴自己,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等等。 ) C+ Y0 H0 [. S- I, W

  p7 t( v) u6 ]* f# n. a7 }华人父母为了让子女独立,可谓煞费苦心。一位家境优越的太太,为了让孩子们出去打工,自己以身作则,在快餐店打了份很辛苦的工。孩子们在妈妈的带领下,终于走出了自立的第一步;另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看到一儿一女毕业后不找工作,天天在家打电子游戏,就干脆把房子卖了,自己回流。临走前,她给两个孩子租了个房子,付了一年租金,就将他们“放生”了。等到一年后,她回来看姐弟俩,发现孩子们长大了,会自己养活自己,也会煮饭了。
0 u* e  f, y1 ~: \
& [- J; C5 Y% A! n与啃老族相反的是,有些孩子相当独立、懂事。在温哥华,孩子生活在华人家庭,并受西方教育。有些既保留了家人传统的孝敬父母,也学到了西方人的独立自主,从小自己挣零用钱,大学学费都不用父母操心。 , D$ P, [9 R0 N& Z
0 `3 j* N$ }) r, Z2 Q6 t3 t5 k6 d5 x! E
踢孩子出门去历练
% d. _7 e- C8 f* I$ v# |* }. S9 u& M$ C" v3 v: x, o% z
移民20多年的Hanna在教育孩子方面还真费了不少心思。Hanna先移民,找到工作安定下来后,才将双胞胎的儿子接来加拿大。因为是单亲家庭,Hanna对孩子有负疚感,怕孩子受委屈,就尽量保证他们的花销,在两个儿子刚满16岁时,就为他们买了车。 4 u2 u! A7 h2 Q. j' j: e! Z
4 r7 g' {" C. }# b# x5 u
两个儿子真不省心。在上高中时,他们不完成作业,还逃课。上学时间,他们就一起去学校,然后不去教室,在学校找地方玩。校长找到Hanna,告诉她儿子在逃学,她才知道实情。当时校长给双胞胎兄弟两个选择,一是离开学校,二是将没做的作业补齐,继续学业。两个儿子商量后,决定把书读完。 6 `0 Y( y0 o6 b) t
: Z# d$ I; H* _5 x" q" W( u
好容易孩子们高中毕业了,Hanna松了一口气,准备让他们顺理成章地上大学。谁知道有一天,两个儿子一起来找她谈谈。他们说:“我们已经读了10年书,想要休息一下(Have a break),不想上大学了。”Hanna一听就很生气。 , k* Y! B/ M, v! c6 ]

9 U  [6 ?, w2 FHanna出身于高知家庭,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她外公被清朝政府公派留学日本,回国后做铁路工程师。在她的概念里,不上大学是行不通的。而且,她父亲去世时,就给她留一句话:“不管生活多苦,也要供孩子们读完大学。”她刚来加拿大时,打三份工,后来上学读书,做了护士,生活才慢慢好起来。
0 V& B7 I4 s8 M- |( \$ _' g
% A5 z& o) g' h/ u  `她为孩子们准备了上大学的费用,谁知孩子们竟不想上大学。 % ?9 w4 l: [& {. N% m6 r
% I' v: [. k' p; s+ ]0 n
让孩子出去租房
' r/ ~# z5 M# V6 m
' Z, T6 p2 U- A8 {& Q- g# a$ n$ `Hanna的第二任丈夫是西人,他的孩子们都很独立。他自己18岁后就自己离开家,半工半读,不靠父母。在年轻时刚从欧洲移民加拿大时,他父亲曾寄汇票帮助他,但他不兑现汇票,坚持自己找生存的出路。西人丈夫建议说,让孩子们在家住两年过渡一下,然后出去住,自谋生路。Hanna 跟孩子们商量,他们同意了。
* \! _/ }9 ?( u) p( w+ r5 V  o
; O& [# w5 O0 d( H之后的两年,儿子们出去随便打个工做零用钱,吃住在家里,整天在家打电子游戏,其乐陶陶。轻松的日子过得很快,西人老公提醒Hanna,约定的时间到了。Hanna开始有点舍不得,外面房租那么贵,家里的房间空着。而且,她还担心孩子们不会煮饭。西人老公说:“你是在用你的爱害他们!你把他们放在自己的翅膀底下,阻止他们成为真正的男人。他们连对自己的责任都不能承担,怎么承担社会责任。”
  Y9 K. l" Y/ s2 i. u9 ?/ m% y# w- N* F( q/ q7 M5 W) c
Hanna狠下心,让儿子们出去租房住。她帮孩子交了租房子的押金和第一个月的房租,就离开了。第一个月,她担心孩子们不会煮饭,就经常送些食物到他们的冰箱里,第二个月就不给了。 : Z4 N) D2 \; b0 _) B
; a, n! V& T5 k
儿子们在餐馆打工赚的钱不多,又要交房租又要吃饭,日子过得很辛苦。几个月以后,他们想通了,告诉妈妈,他们打算上大学。
0 ^+ v3 H8 t8 w
% B% r  D# m# R& T7 Z学生贷款各负担一半
3 z  U# h& ~4 i5 [. y# C
( c# r$ B" h6 g* N不光是因为独立养活自己太辛苦,也因为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发现不上大学,做的工作辛苦,而且赚钱不多。他们自己发现,上大学更有出路。想上大学后,他们与妈妈和解了,搬回家里。 6 }' f* n' ]$ ?. s5 Y$ s: q! y
" }% v0 B& c2 f/ n! E+ F6 q
他们与妈妈商量好,交学费用政府贷款,毕业后,妈妈帮他们还一半,他们自己还一半。“我本来愿意把学费全帮他们出了的,但担心他们不珍惜,所以让他们自己出一半。” 3 L) }1 E( Y3 _$ E
7 v1 z) Y& O2 ]4 w9 c
谈到让孩子们独立的话题,Hanna的经验是,这个世界是优胜劣汰的,不能惯着孩子。自然界的母鸟都知道,在小鸟羽毛丰厚以后,应该让他们离开家。小鸟不愿意离家,母鸟就踢他们出窝。强健的小鸟,就飞走了;弱小的,可能就掉到树下摔死了。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 }. s5 P5 D  j+ m
! x  M8 S% M4 I" ~$ z
孩子们从中国来到加拿大,可能会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迷失自己。一方面,他们会强调个人价值、自由,另一方面又期望父母供养他们。 0 R7 |2 J: C3 R( W6 L' n
7 _* Y  E3 i: V( X5 S
两个儿子曾经很反叛。他们晚上出去玩,Hanna为他们规定了回家的时间,他们对Hanna说:“不要想控制我们的生活!”Hanna说:“你生活在谁的屋檐下?要我养活就得听我的,否则独立去!” 8 G6 c1 c/ H( m8 j2 S" n, r
, o: W" Z- D2 J/ k1 [
谈判桌上 民主解决 / R, \& m  j$ ^, G
3 C# Y, A9 f) W4 h# \" w( Z
家里的厨房里有一个玻璃圆桌,这是她和儿子的谈判桌。他们有什么问题达不成共识,就坐下来谈判,谈好了,签字。“我不打孩子,在家讲民主,讲道理。孩子要我说话算数,我也要他们说话算数。”Hanna说。 ! m, Q( F6 b* d0 ~! m, |
% _, s7 h! _; r7 S8 U
当Hanna让儿子们出去住时,儿子们受不了,说:“有你这么当妈的吗?”Hanna狠下心说:“你们看哪个妈妈好,就去给她当儿子,我现成的儿子送给她。”
; c$ O$ c* {# a9 E' k  O5 G# \7 i- I6 j! g0 ?3 j7 s
“对孩子,要帮他,不能包他。”Hanna说,如果孩子等、靠、要成习惯了,父母可能会品尝教育不当的苦果。
' V* q; P# C$ K7 ^% x. ?- U; n) z0 Y; h/ L- B9 a
她听说过两个例子。两对夫妇各有一个儿子,一个是律师,一个医生。律师的父母将自己一生积蓄都花在儿子的学费上,没有让儿子还,儿子也认为理所当然。父亲退休后,帮儿子打扫办公室,赚取微薄的钱补贴生活;医生的父母在儿子读书时借给他钱,说好了让他还,儿子毕业赚了钱,还给他们了,这笔钱对他们晚年生活得更宽松有帮助。 " u; M! J( A8 }  {

: D, B9 p: X, n& Y9 c3 V孩子是生活的过客 3 g" P8 |  s* W/ e% j% n$ x

- t, y. M" f0 k1 r# W" a3 A现在,Hanna的儿子们都毕业了,都做了专业工作,一个孩子还做了律师。
1 m; k1 m( y& D/ P0 J8 I
; M; j( b5 `4 W0 i6 |Hanna退休了,孩子们会不会“反哺”她?她说:“我自己有退休金,不用他们帮。如果我真的需要帮忙,他们还是会管我的。” ( y) _- ?0 F$ H0 S" j1 ?
0 `7 P4 e# z2 d- Q+ r) v
儿子们小时候,曾对她说:“长大后挣钱都给你。”几个月后,后悔了,说:“我挣钱给你一半可以吗?”现在他们都工作了,没有给Hanna钱,她也不以为意。孩子们在她生日或过节的时候,送她一些礼物,她就很满意了。 ( c5 c- m0 q& C2 h1 j' G6 p4 f0 w

" i2 R; N, B, R7 e8 z, _' p“孩子是生活的过客,在他们小时候,父母有责任养他们,长大以后,就让他们过自己的生活了。”Hanna说。
. I5 R# @3 H# r* b8 z4 j* j$ X2 i0 Y

7 J3 E! X1 ]( t# B! ^* N“我不算啃老 只算半啃” # w8 I* w2 X0 W9 W# y

. L. _5 |. P3 I: @5 B在十多年前王太太刚移民温哥华,儿子还上小学时,王太太得知一位香港移民让在家住的儿子交房租。 * A0 o& i7 r4 o
" Q& l0 u) r0 h4 w
当时王太太很惊讶,那位香港人告诉她:“我并不是要孩子的钱,而是担心他不会存钱。他本来在家白吃白住,自己挣的钱吃光花光。我想让他有点压力,也想帮他存一些钱,在他结婚买房时一次性给他。”
& U% ]) r/ I+ p# @8 }+ P3 R& s4 w& D; V* G( I
当时王太太听了觉得有道理,考虑以后对自己的儿子也这么办。
$ p% X+ C$ W8 a- O- u. L$ U
: u  i5 D0 d1 ~等到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王太太开始时还不好意思跟儿子收房租,想让他自己存点钱。儿子在家白吃白住,大手大脚花钱。
* r6 u8 s4 m; E, v# [
$ H9 T5 d7 l" C“光照相机就买了三部,健身器、衣服都买高级的。”王太太说:“我儿子还花不下20元去理发。他爸爸养家,理发还从来没超过10元呢。”于是,王太太开始跟儿子收房租,儿子不能接受。王太太的朋友听说了,也觉得她刻薄儿子、财迷。
+ ^5 w: n) L9 {) v# s! I1 y- F0 j4 }% t" W9 z2 X
儿子在家住要交房租,而且妈妈老管他,说他房间乱,就索性出去租房住了。王太太也就由他独立去了。
9 k* j5 [6 u) J9 T3 _
" Q4 U: d2 P. s: z6 T# L  y后来,王太太要买新房子,同时把旧房卖了。但当时行情不好,新房子买了,旧房子没卖出去,想出租,管理处不让,说是有家人住的同时有租客才可以。
; q. y, \5 a9 D. b
* @0 P6 E; a3 w4 V. N! ], V0 k+ E% v王太太想,房子空着,还不如让儿子回来住,等以后行情好了再卖房。儿子不喜欢搬家,跟妈妈讲条件,说:“你说好房子不卖了我才搬回去。” , D6 N) @: @. I. C6 A% h3 M

1 L& h7 D. N0 j( s王太太后来决定不卖房了,将儿子的名字加到旧房子的房产证上,由儿子和房客一起供楼。她把月供款总额告诉儿子说:“每月就这么多钱要你包了,你自己找房客,租客交多了你就交少,否则你就多付。” / u5 G" u1 d, \& G

! o6 B9 E7 h% R5 c儿子于是自己上网登广告找租客,他住自己过去在家住的小房间,把大的套房租出去,这样租金才高,比他自己要付给妈妈的多。 4 \( _/ J# p" K5 ]0 k& D

2 d- K. H3 a" v, M) w电费和管理费王太太就替他交了。有时,王太太还给儿子去送吃的。有时,王太太开玩笑说儿子啃老,儿子就说:“我不算啃老,只算半啃。” / }5 A9 u+ x: \. b6 l9 I% @
/ A9 U5 x: u, u/ M4 y9 C% i4 m% W+ J
7 T; _8 i5 U- v" C
她们不啃老
: S. w( S! b1 b7 z% m2 F
$ g0 |8 [9 B; ~  `, NJean的女儿Tina从小就懂事,不靠父母,还能帮父母的忙。
: p, i% u6 u  f7 Y
9 Y, c7 S& ?: w" d, \8 {8 cTina还在国内上学时,家里已有奔驰车,但她从来不让父母送上学。有一次,摔伤了腿,父母开车送她上学,离学校好远,她就要父母停车,要自己走到学校,不希望同学看到她坐豪华车上学。 9 ?, r- l% {. O& C! D% y5 a' U

- n' h5 W+ j9 }学费自己搞定 7 K/ `% n& w. n6 U( W
$ G, r: n5 y; e0 l1 E
来加拿大后,她适应新环境也不用妈妈操心。弟弟刚来时有点胖,她就每天带弟弟去跑步。现在弟弟不但不胖了,而且长得又高又帅。上UBC读大学,费用也是自己解决,不要父母的钱。记者问她,学费是怎么解决的?她说:“一半是学生贷款,一半是打工挣的。”毕业后,她用了一年时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这期间,曾申请将学生贷款延期了两次。父亲问她,要不要家里帮忙?她不要。
* J* V# y. J1 V* H9 ~# t9 }; X) w* e; o& W/ \: d4 W
她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独立。找到工作后,她每月还贷款,一有余钱再多还本金。她工作很努力,但不想一辈子打工,希望以后能够自己开公司。她说,不论是开公司还是以后结婚,她都不想让父母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她认为自己长大了,该是轮到父母好好休息,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9 z# n* x; r! i' `. x8 o. S
, I: b- u. z$ z: J% U0 j4 w
学会了省钱
+ ^" m- Q* f  G" i7 Y6 ]$ ]; f1 F5 D7 E8 ~
一说起女儿Annie,张女士的脸上就笑开了花。她女儿在麦吉尔大学读书,第一年自己住宿舍,在学校吃;第二年就搬出校外与同学分租房子,自己煮饭。
0 \; D' J" p- d+ |8 k; d% W5 I6 B5 }
离家上大学的第一年,要在学校租房子住,需要从四五月份就开始租,否则有可能租不到。但9月份才开学,白租几个月纯属浪费钱。Annie于是在网上找租客,希望将房子租出去几个月。张女士说,因为没经验,Annie还差点被人骗了。有人说自己在欧洲,额度比租金大的支票将从美国寄来加拿大,想让Annie将差价先打到他的账号上。好在Annie后来在妈妈和朋友的提醒下识破了骗局。
1 ^$ ]8 q( E- y  }9 v
  U8 n4 ]. D: S8 F2 b今年是Annie上大学的第二年,要放暑假了,她又想办法把与同学分租的房子租出去了,避免了几千元租金白交的损失。她放暑假回到家,就抱歉地跟张女士说:“妈妈,我丢了400元钱。”原来,为了快将房子租出去,她放租时比自己租房的价钱每月优惠了100元,4个月暑假就少了400元。
$ w, |4 H7 u' O+ C( U5 }0 N' o) r" G) S0 A. [
张女士当然没有怪女儿,女儿能想办法为父母省钱,她已经相当开心了。
4 D( p3 b. l4 t9 [2 W8 V3 e
8 X: K3 Y$ \  v7 F- w' f/ R9 Z我不要帮助
/ V* t' ?* S6 m$ ?  j- H$ R9 @4 \; V3 [5 F# Q; @$ k5 q1 O
大学一毕业,Linda的女儿就离开家,自己出去租房住了。Linda很舍不得,就这一个孩子,希望她在家住。女儿说:“我大了,不能一直跟着你,这样对我不好。”女儿从中学开始,就不跟他们要钱了,中学、大学期间,都做家教,还打了几份其它工作。上大学,自己申请的学生贷款,自己还的。
  k2 t' T# M/ i4 B
/ W, N& J/ k( m4 H9 `他们一起回中国,Linda顺理成章地帮女儿买了机票,没想到女儿写了一张1000多元的支票给她,要自己付机票钱。“女儿那时还是学生,中国人哪有让孩子自己买机票的?”但女儿很坚持。
" W! K& J2 F$ m- f8 [# ~( m/ D$ k/ P$ G* f2 U! x. S' p" ~0 A
女儿自己租了高层建筑的房子,把生活打理得好好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 s0 k( ?' n0 {, _% n% _, c+ K' `6 T/ T' V$ ]5 }, H1 b
虽然从11岁就开始在加拿大读书,受西方教育,女儿还是保持了中国人的一些特点。从刚工作的第一年起,她就买全额的RRSP,为以后退休做准备,西人同事都笑她。她还存钱买房。刚毕业三四年,就跟Linda说:“我计划明年买房。”
" B2 }- v5 a- c- I/ S8 M: d7 e$ e6 B9 ^
Linda夫妇希望帮助女儿,女儿不同意。她说:“我不要你们帮助,不是不爱你们。我是大人了,你们如果惯着我,就是害我。” 7 T$ Z6 a! o/ s5 q0 e6 B5 u

! q# I" _) e2 J9 k3 X“我和先生不高兴了,觉得这是跟我们生分。”Linda叹道。女儿对父母说:“你们把自己的钱花光用光就可以了,不要把重心放在我身上。你们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过,女儿虽然独立,却跟父母关系很近。女儿读书时去哪儿都告诉他们,为了让妈妈放心,她出去玩时会跟妈妈说:“我跟同学在一起,他们都是好人。”还让同学们在电话里跟妈妈打招呼。现在,女儿到其它城市工作,一天两个电话打回家,问父母好不好,嘱咐开车要小心。 , [$ |7 {" W  f
# L- s' _7 \  s8 J  Z$ B$ s; Y7 \, |! o
碰到节日、生日,女儿总会买礼物送给父母。 + j8 {4 ~' [1 \2 u

2 D& h8 P6 b5 n: {. e, c
5 p  u7 H# ]. i) W6 R5 @$ z; C什么叫啃老族
+ X+ N# \6 W4 Q" V' l
; L3 M; T  W4 J6 a“啃老族”在中文中是个新名词,它其实是个舶来品。它的前身是法国的“袋鼠族”,最早出现在1998年法国的《快报》上;而“NEET”一词源自英国,原本的完整形式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9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群北漂音乐人在为音乐理想而拼搏的过程中,对自我个性的坚守和对梦想的追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7-19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哦我看不会吧但我发现一个问题我只是说说不对的话还请指教开始的时候FQ说的玉兰大陆以前有过众神大战吗?还有好多主神在此陨落我就是不明白那是的玉兰是怎么承受的住的?后面不是说主神是不能到物质面位的吗?
大型搬家
鲜花(62) 鸡蛋(0)
发表于 2010-7-22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0-7-23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是生活的过客,
  n0 o% o! q4 X. W0 G在他们小时候,父母有责任养他们,
/ `# O9 \3 m. \7 a8 X长大以后,就让他们过自己的生活了
% o( N* [7 V& W; x8 j- k' H+ [
, w' ^5 k( r8 Q2 r0 d
学习了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2 16:44 , Processed in 0.12496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