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G H3 z3 O L; H这种专业人才从事简单劳动的普遍现象,不仅对移民不公,沉重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融入本地社会的热情,而且与移民国策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大量从事低收入工作的移民实际上并未解决加国社会原已存在的不少行业专业人士短缺的现象,同时也未能人尽其用,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增加国库税入。究竟政府在海外资历认证问题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认证后是否能有效帮助移民就业? 6 w" X) ?4 P1 A4 Z
/ O% u/ L' K p$ K* c5 j那么“海外资历”被认证了,就一定会有专业工作做了吗?答案是不。这不仅仅是因为加国对“海外资历”认证的程序繁杂,而是在加国,每一“规范化行业”(多指电工、药剂师、医生、工程师等)的专业职位,都对求职者有着严格的“入行”评估手续,包括考试、实习、语言能力要求等,甚至需要申请人出具相关专业协会的注册、牌照或证书。其次,无所不在的“本地经验”成为另一个门槛。在餐馆洗碗招人都要求有本地经验的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在中国有着七、八年软件开发经验的工程师,连小小的一个电脑公司都进不去,而只能到工厂当包装工了。作为雇主来讲,为什么如此看重求职者本地经验的有无,这恐怕和节省企业成本有关,谁也不愿意化太多的时间和钱来Training 生手。当然最要命的是英语。如果通过努力,最终可把前面两座“大山”移开,那么语言能力这座“大山”,很可能会是永远横亘在专业工作和非专业工作之间的一道屏障。所以在求职面试、书写简历的竞争中,往往是吃亏在英语的交流沟通上。更可怕的是,隐藏在语言后面的所谓“文化背景”那只看不见的手,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阻碍着你 “融入”规范化行业的步伐。 : n- ~ a* z+ v2 o: ~& a- b" I7 Q9 I8 M0 t. j. O' l
面对康尼批评专业协会不给新移民简化海外资历认证手续。新民主党移民事务评论员邹至蕙则说,保守党政府没有做足工夫,改变专业协会不愿合作的态度,因为政府的激励措施不足。 $ J" ]4 @* K: |' g) D/ m$ E 4 Y* P1 { e% w3 H9 Q邹至蕙说,奖励计划不够,没有足够的胡萝卜和棍子。国会委员会最近建议政府实行奖励措施,鼓励雇主聘用移民,但康尼拒绝该项建议。邹至蕙指出,政府现行政策不完整,当局加快海外资历认证工作,但没有协助移民找第一份工作,而那才是新移民投身加拿大劳动市场的关键。但康尼不接受这项建议,他说,我们的重点不是补贴数万个小企业,而是制订积极的经济政策。小企业会带领我们完成经济复苏阶段,新加拿大人会在这过程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