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7|回复: 6

[加国新闻] 星星生活:移民十年还是“家”最好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潘容1 r" y7 A! M2 I& {
10年前,我放弃国内令人羡慕的工作,举家移民加拿大。居住在租的房子里,感慨自己人到中年,但一切却得从头开始。 8 O, d/ _  Y0 n8 L* g: v2 v
; I9 A; k* O( H' V* ]7 `
记得为了节省4元的车费,每天骑着自行车在高高低低的路上赶着去上英文课,即便是大雪纷飞也得咬着牙。有次下课到楼下一看,我和几个同学的自行车全部不知去向,留下的是断裂的锁链子。 7 i, v( K4 `0 K# K% m
- x- v2 l1 x7 t2 K& n9 n( A
老公在商店中的一次随意搭讪又将我输送到了餐馆。我的任务就是备料,有时要将一盆蒜头剁碎,刺鼻的味道呛的睁不开眼睛,但一天做4个小时能挣20 元已让我开心不已。后来总算找到了一份同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我仍然利用周末到一间家具店打工,一天下来尽管腰酸腿疼,自己却从未动摇过信念。
4 M, [/ t- v) z0 ?, Y
8 q$ ]) D! d: [7 o% a可以说,在移民头几年的艰苦日子里,我从没有过抱怨和后悔。现在,生活稳定了,很多梦想也实现了,反而觉得当时自己不顾一切踏上移民之路有些不值得。
$ l0 K( T/ c' W! R' C/ U- u
: Q% S; ?' N+ w* m8 z) c也正是在这10年间,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后。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目睹家乡变得美丽,人民生活富足,当时出国时极力追求的所谓幸福生活,与我国内同龄的朋友和同事相比,他们的现状一点也不差。5 V7 N# o3 x% i$ U% ^1 _  k

$ ^) ?" K. Q( g1 w 1.jpg
- h2 _8 o* r' V% B% Q2 m" A( ]: X# ^2 Q, F

; L; L+ O: V+ h% \& `而我折腾了半天,也不过如此。却落了个尽不了孝心(父母身体不好无法远行),亲朋疏离,尤其是根深蒂固的精神文化无法找到寄托。
7 ]& [# T9 U  n# f: ]7 e5 D8 k% L/ t% p) c% e0 h
先说住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很多都赶上过单位福利分房,后来国家住房改革,将房产划为个人改为商品房,几万甚至1万就将可将房子买到手。现在我的同事或朋友们一般是将此套房子出租,然后再贷款买个更理想的商品房,或是将原来的老房子卖掉,将变现的资金作为新房首期。   C, A5 t- z5 m6 r0 z- M
2 z3 g" J% ^; E% S0 Y
有些人城里有一套,再在郊外买一个所谓的别墅,用于周末度假消闲。我的一位小学同学居然在乡下买个小农庄,雇了几个人养鸡养鸭,种点五谷杂粮,每年到他的自留地掰老玉米,烧烤是我们老同学的保留项目。 & Y; I$ k- D6 X. g
现在北京新的社区,高档住宅,上千万的豪宅到处可见,个性化的装修尽显主人的品味。当然,现在每平房米的房价动辄2万、3万,已不需要象我这样年龄的人在北京如此奔命了。 ' b& e# e# o1 H- Z0 _
. T7 a. b$ }9 M7 @9 v" u+ H
再谈私人汽车,北京市机动车突破第一个百万大关总共用了48年。到2003年8月,突破200万辆,用了6年半。到2007年5月,突破300万辆,仅用了3年9个月。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将从300万增至400万辆。北京现在的居民平均1.3户拥有私家车。不管是国产车,合资车还是国外原厂车,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一早考下驾照,开车过过瘾。 6 [4 D* H9 w3 Z

" w$ L$ N* P* u: @% v' p+ D记得96年我同事花17万买了一辆捷达,让我们羡慕不已,现在他们家是夫妻一人一辆,30多万的丰田和10多万的高尔夫。我这次回北京,朋友开着她花60万新买奔驰来接我吃饭,她老公经过20多年的打拼已当上领导,配有专车司机接送,他们的儿子也如愿考进了清华大学,每年到国外旅游成了增进他们夫妻感情的润滑剂。 & e" F4 I; q# Z. w* g
9 P6 Q/ ]) k# Y5 z9 o* X
能经常到国外旅游是当时我移民海外的重要因素,现在在中国办理出境游简直太便捷了。多少国家都竞相向中国开放,因为中国游客是绝对消费大户。目前多伦多旅行社开辟的线路除了北美外,欧洲线路基本是传统的几条,而中国内只要是对中国开放的,都有团前往,连以色利都可成行。很多都是境外深度游或是主题游览,还可专门安排自助游。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就达到了600万之多。
7 s; G7 D4 k2 V: [4 q7 ^% [+ b( i5 u3 K+ X7 {  R2 b4 g7 {' O
到国外旅游对中国老百姓来讲,已经成为富裕生活的一部分了。10月前我在北京同朋友参加了一个西葡10天团,30多个人里尽是一对对的退休夫妻,甚至还有两个80多岁的老太太,精神抖擞,每个景点都未拉下。 8 W: V' g' o4 b* R
/ o/ X% q0 d* C+ i
我问了问同团里的人,他们去过的地方几乎都比我多(我去过近20个)。其中一对夫妻说,他们的儿子也曾在加拿大上大学,毕业后回北京工作。他们两个人都不到60岁,仅今年一年就已经出国游玩3次了。而且,国人在境外的消费、购物也让本人相形见拙。 6 T+ m1 }7 e) M# ]' ]' A% b& K$ u
1 F  Q! g: w0 Y
要说幸福生活也不过如此吧。10年前谁也想不到我们的祖国会有着如此让世界瞩目的变化。特别是去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国际化大都会变得越发美丽动人。从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鸟巢”、“水立方”、到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飞架凌空的立交桥和四通八达的地铁,将北京古都风貌和时代风采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_# h4 _& Q; C5 L. c0 k9 l2 t% `" W9 `& ]; O
中国民众的整体素质与心态,通过奥运得到了提升与转变。连美联社都认为,北京通过这场奥运传递出一种讯息,即中国已经是一个繁荣富足的国家,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世界领导者。 ) H" k% z7 s, g5 [2 E* b- Y
( C" a8 T8 k7 J6 Z
仅以北京地铁为例,奥运会期间开通了10、5号,机场专线,奥运专线,今年10月又开通了4号线,加上原有的1、2、13号线路,对老百姓来讲,不开车照样能远游,连去颐和园、圆明园地铁都能到达。
" G8 m* W, j$ {$ W0 W6 G0 N, a
4 L8 ~- H3 V2 q) j一个朋友在北京郊外昌平买了一套房,以前去他家都是他开车接我。今年回北京,我从家门口坐地铁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现在新建的地铁车站干净漂亮,车站全部采用的是封闭玻璃,保证了乘客上下的安全。
1 R& g& I7 z4 p4 `& N7 d
  v+ Z* u$ c- [( K这些都是物质层面的,让我最不舍的就是北京的文化生活。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演出、展览。集京城民俗、异国风情和创意文化为一体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798艺术新区,还有书店、报亭的书籍和精美的杂志都让人留念。
0 q, `9 `: U' j; \! G
( q6 l( P: q- W0 e& N+ e2 h( F现在北京已成为世界的文化舞台,着名的歌剧,舞剧团,歌星都以能到北京演出为荣。连美国流行天后碧昂丝的“非我莫属”世界巡演都将北京设为一站,世界着名娱乐经纪公AEG公司也正式宣布进军中国演出市场。 0 G  `8 T2 q6 D; _, _7 b/ }/ m+ d
" u" u! R0 [& k; c
仅以我今年10月份在北京为例,就有美国旧金山芭蕾午团,张艺谋导演的歌剧《图兰朵》,邓丽君经典歌曲演出,北京人艺的《窝头会馆》,着名现代话剧导演孟京辉的音乐话剧《空中花园谋杀案》,范晓萱“一起来一起”北京演唱会,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世界顶级舞剧《燃烧地板》,卡地亚经典作品故宫巡回展,中央美院美术馆馆藏精品系列展等等。
1 p/ o7 S9 A, d5 ?& n7 q9 g
6 P+ r& R4 i7 |( Z3 D. j+ K所以无论外国的还是中国本土的你都能找到你的最爱。以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讲,还是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活的更自在些,自小的文化熏陶和价值取向根深蒂固,只有在这种文字和对话中你的情绪和精神才能得到释放。
6 b& e" q9 e$ t8 x# K% Y" e4 q
- {  D% v. B4 F) ~4 ~9 M; C10月的北京秋高气爽,胡同中穿行着下班的自行车,旁边的小店飘出小笼包子的肉香,我吃着糖葫芦,买一袋刚刚出锅的油栗子,流连于街中精品小店。简单、平淡,但却流畅、温暖、安宁。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5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确实勾起了我对北京的怀念。什刹海的春风杨柳,老舍茶馆的闲情逸致还有北京音乐厅风采各异酣畅淋漓的交响乐。。。这些只有在北京生活过的人才能体味到的精神食粮,对于移民加拿大的我们来说,已经变成遥远而模糊的记忆。不过作者只写出了积极乐观正面的一面,快速发展繁荣浮世的背后也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你的那些朋友在享受着繁荣生活的同时,也有着我们所感受不到的烦恼和抱怨吧。
鲜花(26)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5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颇有同感。东望故园路漫漫。北京只能短暂的回去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同感
* [& a& e! f9 ?" E- J6 J4 g, Q
" w7 G, g0 l7 m- B9 j0 o我们从小生活在祖国,我们骨子里面的都是祖国情结
鲜花(65) 鸡蛋(3)
发表于 2009-11-6 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同感:在家吃了、喝了、看了、耍了、跩了、麻了。还在不经意之间,买了一套电梯公寓还赚了。。巴适得很噻,那个都愿意被宠爱、被赞许、被祟拜、被伺候噻。
; t5 X/ H$ N4 P; `0 I9 R9 i在加国的冰窟窿里,自己都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不得不把自已定位在一个空白的层面里装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6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生活,我们华人华侨都是有尊严的白领阶层,但是中国的腐败现象让人窒息和无奈./ P& x- y1 [5 t- @
在加拿大生活,我们技术移民要一切从头来,要承受各种体力和心灵的考验.我们既要学会站着做人,也要学会跪着做人.因为为了生存,很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得不去干体力劳动来养家糊口.这也是一种无奈.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09-11-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潘容* ^% ?' P+ |* D4 x: T
10年前,我放弃国内令人羡慕的工作,举家移民加拿大。居住在租的房子里,感慨自己人到中年,但一切却得从头开始。 # [% t( ~) @/ Z

/ l3 S/ g/ F/ p! a, C2 y( P记得为了节省4元的车费,每天骑着自行车在高高低低的路上赶着去上英文课,即便是大 ...
7 \$ x( x  n+ z* J; mget8686 发表于 2009-11-5 07:28
9 ?$ X9 b5 ^1 I, C% ^0 m6 o* Z
趁早回家,比什么都强。也许出来体验一下生活就是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增加点儿内容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1 07:21 , Processed in 0.16417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