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晓芙" k. {; o8 G/ |# R
在不知不觉中我和大冯登陆加拿大多伦多十周年纪念日来到了。
4 v! ?. q' L1 t! \
! p+ d/ q8 O3 n& ~5 _0 O十年前的今天,我们俩拖着4只大箱子懵懂初开地从北京赶往温哥华,然后转皮尔逊国际机场,跌跌撞撞连蒙带猜地混出了关。那时候,毫不夸张地说,摸不着一点头绪,腾空驾雾,己非身命。
! [% I6 y V& X! U! |& h' \% s& Q; [2 D9 b: t5 w" x
语言是听也不懂,说不明白——————聋哑人
; y8 L7 N. l9 H; W
9 I0 \: v% b" l$ R5 J$ X& j9 ~交通是出门转向,俩眼抹黑——————残疾人 0 K# C8 Z8 }$ p( }8 J0 |* x$ V
2 v* m; V6 C+ g) \
吃饭是眼冒金星,食谱不懂——————窝囊废 % [0 ~3 ^0 X4 P
; ]1 a: @" E; X7 c! y' ]+ n
穿衣是翻箱倒柜,货色见底——————土老冒 - x' t2 ~. i' d
0 |) Z4 I( O% Y: N% h0 S
真不知道生活是怎么开始的?又是怎样延续的?怎么忍受别人的嘲笑和白眼?又怎么坚持不懈地到了今天?
. P& `. h1 l% z9 f- q5 Z
0 B# Z$ J# e- p/ l) Q+ x, @2 T还记得把植物油当冰激凌买回来?还记得去麦当劳不知道如何点餐?还记得第一次餐馆打工面试穿着我的纯毛名牌大衣?还记得语言不好被屡屡辞退?还记得“yes"是所有问题的标准答案?还记得被开水烫伤害怕被辞退,照常上班?记得,记得,都记得。
, r: z- |4 ^# G' C. ?4 o( e5 e& ]5 b, K* {' q& Q [
不会忘记,摔了,破了,哭了,站起来;再摔,再破,再哭,再站起来,磕磕绊绊懵懵懂懂直到今天。
$ [' }8 L/ `! t5 Q" `
8 h- x5 Z6 a6 Q# ^4 @3 [# [
0 I0 b: f: j3 | Q% h
' e5 Y: E% T. M( n+ }: n& _ 10年后我住进了多伦多的洋胡同4 q5 d0 {% J7 _" q2 R9 L0 S
+ @& _' R- N T3 |! h2 S$ P$ A
十年来,我写过很多我们俩的故事:怎么考试,怎么上学,怎么找工,怎么转行,怎么娱乐,怎么做家长,怎么遭遇车祸,怎么面对官司,怎么吐露委屈?应该说是应有尽有了,如果您是无忧的忠实网友,您恐怕已经能从这些文章中描画出我这十年的轨迹了。我不是露私狂,不想从透露隐私中得到受人重视的快感;我也不是伪作家,为了个人名利能够冲锋陷阵不顾一切。我只是一个忠实的经历者,感受者,记录者,给仍然在这条路上踯躅徘徊,看不到方向,找不到目标,一日难于一日的朋友们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体贴的字条,一杯可口的咖啡,真的够了。 5 r: b9 ^/ J( ?9 k/ G3 o! H [. `* m5 D
% }2 s9 N$ X0 ^ g E; g
这十年,国语朋友的生存和生活空间逐渐开阔和明朗,我就自身的感受做一个狭义的比较。 + i; ?4 r: I# `+ E) J s
3 a4 u0 m+ f/ q& p/ B十年前,打工的起薪工资是6.85/H,所有打工的工作都很难找,必须靠熟人介绍。当时我的房东挣15/H, 羡慕得的我不知道如何是好;今天起薪都傍10刀了。 9 A, \& T8 r4 l/ ~4 x! c7 w
3 U5 R, R# @4 k5 ]; D* x) h' O十年前,银行,图书馆,超市,娱乐场所,商场,一切的一切没有国语服务,也几乎见不到讲国语的面孔;今天那,哪哪都有国语服务,都有华人面孔,我妈逮谁跟谁唠嗑。 - K b U% [; ~1 H$ T1 K0 @8 ? ^
7 Y) F9 B& a" G3 n" R8 E) p! a
十年前,除了唐人街上,没有中国人的大型超市,百货商场,至少我不知道;今天我们占据了无数个山头,红旗迎风,彩旗飘飘。
* `( C! U, d' p/ I& ^- R p. D3 V
十年前,50刀的电话卡只能打30分钟北京长途,那叫一个贵;今天,我天天免费打,家里那叫一个烦。 $ ]5 @2 T N/ [. x" @
( R3 w, J( Q+ P$ n) b( m+ a4 @
十年前,没听说谁买房,通通蜗居地下室;今天,地下室大都租给了别人。
2 x( T9 Y: G7 l- \* ?/ Q
4 L" ]* t# [9 V+ m% l# f3 I! p
) y+ y" ~' |' H' |9 x" V& a 10年前我从北京的这个胡同走出来
+ {. L7 M) F2 u; z
' r- j* h1 `. r7 T7 k" l5 G6 ^5 C! N* j+ `
十年前,做梦才能见到中文。没有中国人的网站,电台,电视,好像只有一个纸媒《大中报》,向《大中报》顽强斗争的意志力致敬;今天,中文报纸眼花缭乱,中文网站风起云涌,中文电视此起彼伏,中文电台日新月异,同胞们幸福得都不用学英语了。 7 D4 H5 V' V, h' T* j) i9 u, I
) V. ^" W3 {- U5 ^2 J/ m+ E& ^十年前,芝麻酱韭菜花臭豆腐嘎嗒咸菜都是魂牵梦绕的西施浣纱天女散花;今天这些东东就在你柜上眼前,想装看不见都不行。 , ?/ E" t* {* S d
, S% |& v/ v" X十年前,大包小包从国内带衣服,嫌加拿大的样式土价钱贵;今天,除了袜子手套内裤,基本都得本地解决,大不了还有沃尔玛,机票多贵呀。 & I$ `: V( d' j H2 E p% ~
% y, h- n) I4 T. ^- X% }
十年前,抱着家里人的照片泪沾前襟,辗转难眠;今天,老爸舅舅七姑八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看不着的,最害怕对方嚷嚷要跟我裸聊。 / P( T: G5 p& J" E; \, l8 v& e
; X5 }; I( ?5 f7 f
十年前,提起下馆子撮一顿,那得自己掌嘴。要不,撬门牙,哪颗馋了,撬哪颗。主要是也没地儿去呀。记得有一年去了一个什么自助餐,回来之后,胃里那叫一个难受:吃得多的都要吐了,能不难受么?今天,嘿嘿,爱去的馆子那叫一个多:川鲁淮阳集一堂,天下好菜我先尝。 4 N" T* a) B. [3 |" n4 x4 t
9 |% S' b6 k% A P" \
十年前,听见看见指名道姓骂中国人骂自己,龟孙子似的,想都别想,别搭茬别理会别装能听懂就你眼尖;今天,你不惹人家,一般,人家不敢惹你。 7 b1 A$ \8 h j
F7 \9 s% o, ]. q1 T
除了,大面上的邦交正常贸易往来持续发展,还有华裔省长议员领袖咱就不多谈了。我个人认为,十年后的今天,工作,尤其是好工作还是不好找。人们要求高了,工资高,福利好,有工会,超稳定的工作并不多,竞争非常残酷激烈,再碰上一个经济萧条,利率降低,谁心里也没底。但大家的信心普遍在提高,就是那股子随时准备重新找工作的信心也告诉你,她(他)准备好了。周围的朋友同学谈起失业都是这副口气:大不了重新找呗,听听,多牛掰。
9 c9 p/ \% j8 b! L
$ L+ v2 [, ]5 b* s5 k8 w: v( E做小生意承包业务独打天下的人群壮大了,大家谈失业谈前景时,“开间店铺,包个生意,弄个买卖”也是不稀奇的了。今年,承接我家地下室装修的师傅曾经开玩笑说,我的工资不仅养活不了他全家就是他自己糊口也费劲(令我很惭愧哦),对比一下就说明,人家那就一个能赚钱。能不能说英语先不谈,华人靠卖力气小聪明外加能干苦干,发家致富的也是一小撮了,看看那些装修搬家清洗运输的广告就明白了。 8 U% _' X5 s- |; G' \$ S
V; U5 Q. {# v9 {( u很多人在自家房前楼下教琴棋书画,教舞剑拳脚,教数学物理也能开开心心,悠然自乐,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人口少呀,你想教,没有学生呀,哪像现在每家至少一个孩子,抓紧忙吧。 1 i. K Q2 R! Z Z
@/ v: K) N$ a( F. Q还有很多很多想说,嘿嘿,就怕人群里扔砖头出来。但是,不管你的日子现在有多难,离我的瞎白活有多远,听姐妹一句话,日子已经好多了,真的!就一句话:明天会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