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熊文. F2 Y9 `1 C" C% ?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中国各地鲜花簇拥,红灯高挂,人民兴高采烈,欢乐祥和,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喜庆气氛。大温地区虽在地理上与中国远隔重洋,但华侨华人的心却和祖(籍)国连在一起。连日来,人们纷纷通过举办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活动,表达自己庆祝中国华诞、祝愿中国日益富强的美好心意。一些本地侨界知名人士更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国庆感言。
9 Z( D* c- k4 O# J5 T2 ]
) h4 {9 L. K- D老华侨麦伯强:中华儿女心系祖国 5 |0 r w1 J( ?9 ~% W6 O. @2 K
' T+ f' x9 ]' a; x/ c温哥华中华会馆及各界华侨华人庆祝中国国庆筹委会执行副主席麦伯强连日来都忙于侨社的各项庆祝活动。他在周日的升旗礼上表示,仰望着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心里特别振奋。 - [: z! P2 n$ W W& E0 A+ R N
6 d' U* o0 x* O) B- r
“我们在温哥华热烈祝贺伟大祖国的60华诞,诚挚地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福。祝愿中国人民幸福富裕、国泰民安。”他说,“温哥华中华儿女的心,永远和祖国连在一起,我们将继续努力,竭尽所能,发挥侨力,将热爱祖国精神代代相传。”
; G9 v* L4 [! @ D3 S5 J) u
; f& k+ {; u) u4 t% W' s/ K. I新移民咸生林:祝愿中国繁荣昌盛 / h0 n, k) l/ E, Z
7 D6 l* x3 G7 c# q0 M5 ?( _) [
河南同乡联谊会理事长、咸氏金融公司总裁咸生林说,只要祖国繁荣昌盛,海外华人就能挺直腰杆,扬眉吐气。
! H- k! q8 ]. g% x! @! C2 _- e
9 S8 w6 B4 J. i& L. N回首60年来的风雨历程,咸生林指出,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大阶段,一是1949至1978年前,中国在这一阶段对如何建设国家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摸索;二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逐步走上健康成熟、稳步发展的轨道。
( a8 A" K0 ~7 H) f
e g- j5 j7 m5 Y& J% W7 T“作为身在加国的华人,我们衷心希望看到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咸生林同时表示,寄望祖国在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注意妥善解决好现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大问题,譬如腐败、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他并且提出,海外华人热爱故土、心系祖国的感情应该充分表现在行动上,既要做游行宣传造势一类的务虚之事,亦要做务实的工作,比如进行专业研讨、经贸商务交往等,务求在各自擅长的相关领域献计献策。 : I ~! l( j" V/ g0 I. ]
7 _" Y5 P) J1 V/ t- t
香港移民姚永安:六十年是一个里程碑 7 }3 x8 u( x3 F5 V
# D% _5 c. { z4 ^4 K0 ?' t时事评论员姚永安对中国60华诞有自己视角独到的见解。 5 G0 q$ k' A3 R+ G, ^2 f! z
" x0 ]" W# A# D0 [
他指出,中国60年华诞基本上标志着一个旧阶段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正如60年的岁月足以使一个人从混沌未开、蹒跚学步的婴幼儿,成长为经验与能力俱备、实力与权威并存的领袖一样,中国在过去的60年中,也从立国伊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发展到现在成为人民富裕、国力强盛的世界经济强国。建国60周年的中国,已然进入成熟期。角色的不同,地位的转变,面临的任务目标也不一样。年届60华诞的中国需要以新思维、新位置去思考、去实践与世界打交道的问题,需要在身心成熟的新起点上,进一步向前迈进。未来的中国,不再是停留在生存权、解决温饱这些低层次的基本问题上,而是要发挥国际上的影响力,做出自己对世界的贡献。4 w- c1 @ Z. M0 J( e O) u, G
0 O$ |, T* J' M. k4 ~& q9 j
. Q1 N# F4 f \1 j6 K% A在上周日(9月27日)温哥华华埠的大巡游中,华裔民众打出“民富国强”的祝福字句。 黄运荣 摄
* W6 q& L- N. k1 k& g8 X% k6 a& P a2 O3 c6 f
“世界未来的福祉,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中国的力量”,姚永安说道:“中国有责任和能力,令世界更美好。” 5 q8 u# x" J. w. x- a
) E m5 x/ m6 |; _" m# [! y9 d社区义工杨萧慧仪:为自己背景感到荣幸 9 ^% `& K) t% L
* {# j/ b7 ^' n
“加拿大有130万华人,华裔是加国最大的少数族裔,我很荣幸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联邦保守党国会议员候选人杨萧慧仪在香港出生,在加国接受教育,长大成人。她自豪地说:“我深深地根植于温哥华唐人街华人社区,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 , k) W% b$ B+ r! j$ ~
& T' B2 A/ s; f4 P
在为华埠担任义工的30年中,她先后为华埠士达孔拿社区中心联合会、中华文化中心、中侨互助会、华埠商会和华埠商业促进会等组织工作,还曾多次走访生活在华埠的华裔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她表示,30年中,她亲眼看到温哥华华人社区日益壮大,华人越来越成功、越来越有能力适应加国社会,“这真是值得高兴”。杨萧慧仪表示,自己在很传统的具中华文化背景的家庭中长大,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较为完整的加拿大教育,两种文化的熏陶使她受益良多。 " n O9 q% {( D/ [8 {
( g% r. s7 z# F
“我坚信,我和我的孩子的未来必将更多地受到中国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加倍努力,去维护和发展加中关系,从而确保我们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明天。” 杨萧慧仪对中国的影响力倍加推崇。
% N' F3 H6 _1 c+ x- e+ Y! m( z- }! |* E' P
政府官员梁英年:加中关系互惠互利
5 ]3 f y, X% ~- m0 {9 ~8 [$ K( `+ U
联邦公民、移民和多元文化部长区域高级顾问梁英年在盛赞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惊人发展的同时,指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加拿大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和双边经贸往来也一直处于持续稳定的发展中,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加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06年到2008年加拿大对华出口增长超过三分之一,今年4月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戴国卫(Stockwell Day)访华期间,宣布加国在中国增设6个贸易办事处;联邦政府为加强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往来,向“亚太门户计划”投入25亿,大力进行码头、道路和运输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 A8 Q" ?: H0 d" e. ~/ r4 V; L& W* K1 [ n/ v0 h
“作为华人,看到这些数字和事实,实在觉得可喜可贺”。梁英年进一步强调,加中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必定是互利互惠的。一方面,每年大量的中国人移民到加国,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技术精英和商界成功人士,这些人带来的知识技能、行商经验以及强大的根植于中国各界各阶层的人脉关系,都将使加国的经济发展受益;另一方面,加拿大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正好可以向中国提供高速发展所需的能源、农产品、基建原材料等物资,“基于这种相互的需求,保守党政府希望加强与中国的交往,哈珀总理更希望能在今秋实现访华行程,是加中互惠双赢的关系更上一层楼。”梁英年说道。
8 }; w8 N0 L( s( t' {) P
. G9 R4 p. {$ d6 W5 \* H第一代留加学生袁薇:中国值得加拿大学习
0 X$ R/ J5 o. w- h. a6 v. ^+ k z' y$ V8 i6 p
联邦自由党温哥华-京士威选区候选人袁薇是1984年赴加留学的。她称那时的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相对于已属发达国家的加拿大来说,显得闭塞而落后。现今的中国却“恍若两世”,发展之快,变化之巨,令人刮目相看。而中国发生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中国政府具有不甘落后迎头赶上的意识和行动力。这正是加拿大需要学习之处。 # l3 k& s7 Q4 t3 g& |
0 h0 K+ T: l8 t& [, V
袁薇指出,在庆祝中国60华诞的今天,加拿大要探讨中国是怎样从一个贫穷的国家一跃而上的,更要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在开拓出口市场、提升竞争力等方面是在原地踏步,还是迟缓落后了。
5 L0 p t% T4 n+ e; F" Y+ N& s- {( V7 N0 l& J3 u' ~
“整个世界在进步,你不与时俱进,则意味着退步”,袁薇,加国政府要学习中国的开放态度,要跟上时代发展前进的潮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