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D5 c! R5 |8 S # q; {' @. Q: t n% a6 B$ N 1 e/ ?& h, d) q$ P/ N, b4 M熬过艰难适应期 + D9 i5 j4 s2 j4 a 7 c5 x. x z& E& B# _$ x. U接下这家意大利特色的小店后,王孔碧当初的担忧马上显现出来。不单是对这些意大利食品一窍不通,和顾客的沟通也是很大问题,因为这家老店的顾客,很大部份是意大利的老年移民,有些人甚至不懂英语。 王孔碧对一次因为沟通障碍闹出的笑话记忆尤新: 刚刚接店两个礼拜,有个意大利老太太来这边买东西,买橄榄 ,橄榄上面有个灯管不知道为甚么掉下来了,玻璃灯管破了,全部洒到橄榄里面去。我当时很紧张,听到声音跑过去,我说你没事吧,当时我说英文,她听不懂。因为我边说边手比划着,我说你有没有事啊,想看她的手有没有被灯管扎破她以为我说她把灯管打破了,向她要4块钱。她很生气就走人了。真是没办法,解释不清楚。好在后来这个老太太明白了是一场误会,现在和我们关系很好。 1 z# j% D E c9 d" |& F ; Z9 Q/ m4 D1 M$ V为了尽快熟悉店里的经营,王孔碧经常主动问客人有甚么需要,慢慢的他和顾客熟悉起来,也渐渐发现了一间老店虽然维持稳定的客源,但潜在的问题不能忽视。5 N$ H0 E$ O3 A. h& H' W
( [7 ~4 m9 z$ \ l7 a2 L4 X8 m4 m
(王孔碧) 真的感觉这个店是个很老的老店,很多东西都是老的,他们说是 Old Style,所有东西基本上是墨守成规,几十年下来没有甚么改变,以前卖甚么东西,现在还是卖甚么东西,没有些新的东西。王孔碧发觉总觉得需要改变些什么,他也在隐隐担忧:大部份客户是老客户,如果老客户万一哪天生病了,我的客户不是慢慢少了吗,不行,应该去多拉些新的客户,不单是意大利人,还应该有本地人。 & b& \6 C6 e1 T4 h9 A9 _* r: ^
/ i; A5 Q# \# L2 x' \DECA改造老店 旧貌换新颜 正当王孔碧冥思苦想怎样给老店增添活力时,这时一个难得的机遇,在他和顾客的交谈中悄悄的降临了。某天一个名叫Ellen的顾客进来买东西,王孔碧也是无意中和她聊起来,她在这个区住了6年,却还是第一次走进这个小店。王孔碧问为什么,她说你这里进来一看就很老,东西摆得乱七八糟,很乱。王孔碧问她有没有什么好建议,她说认识一个小区组织叫DECA (Danforth East Community Association),这个组织有个Store Makeover计划,专门帮助附近的小店做些改造、翻新,使区内的老店能注入新的气息。王孔碧一听就很兴奋,他正想把这个店改造一下。Ellen说你不担心店改了后顾客少了吗,王孔碧说有什么好担心的,最多把店赔掉 ,怕甚么,我们还年轻,还可以重新再来。 Ellen很快就帮他联系到DECA, Store Makeover计划里的成员都是专业人士,其中有图形设计师、舞台设计师和市场推广专家,这些专业人士对王孔碧的小店提出了几点中肯的改装建议。他们说: 你这个店太破了,店的前面有个大架子挡着,人家经过看不到里面;第二点意粉罐头不要混在一起,各种物品要分开摆放;还有要稍微粉刷一下,改变色调,让人感觉是一个全新的店。 今年初小店完成改装,因为创意和劳力都是义工提供,王孔碧只花了材料费1000元,就让小店旧貌换新颜。改装后,第一个月生意额就上升了10%,现在半年过去了,生意额一直稳步上升,而更让王孔碧高兴的是,顾客群在不断扩大。6 M k. e! k7 `"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