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6|回复: 9

[原创]后经济危机中的石油与房市猜想 - 续篇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4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我在“后经济危机中的石油与房市猜想”一文中非常笼统的解释在通缩期后的将会是高通胀期。其实用“高通胀”期来定义并不十分准确,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滞胀”期。我转载了一篇文章,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未来可能会面临的经济局面。+ {: k1 C" D4 c% Y5 J$ k

1 }. g- B7 [+ U/ Y[ZT]
5 u. `: ~( A. @. L: B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b4 M/ e& N  ?; ^7 k/ J/ m
  造成停滞胀的原因:
! k3 v9 i  I5 ^/ A9 m. r& a" a  第一、预期心理因素,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紧缩货币政策,但社会大众已事先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因此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公司未来成本上,而造成物价上扬;
3 Y4 h6 ?% N$ f4 \* n7 p  第二、供给面引发之震撼,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E* W+ a! v5 g+ z* N' x1 \/ s4 s
  美国曾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股市中的放量滞胀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放大,但是股价却停步不前!  l% Q; H( o7 c: D& D% s  C# ~
  通胀产生的根本原因:
0 }+ `9 _8 l* M2 p) w& \  20世纪70代的滞胀从表面现象上看是石油危机导致的,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凯恩斯主义政策所决定的,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过度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过于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管制对于经济的自行发展约束过多,从而忽略了市场的本身作用,结果违背了经济规律促使经济发展不能正常运行,渐渐的,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爆发,西方经济滞胀现象也开始出现。出现经济滞胀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避免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由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
$ n) F6 t" H3 ?3 ]& D9 t- R, x  X' i  滞胀的主要特征:& [3 s" q$ U8 n; M5 N: @9 v  E
  与以往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经济危机,从时间上看比周期性危机要长得多;从表现形式上看,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从波及面看,结构性危机期间各国不是同步发展,时而伴生美元危机、能源危机,时而伴生贸易失衡、信用危机;从直接导因看,主要由结构失衡而触发的。
1 y9 {! z( I2 o$ Q, q  经济滞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作为滞胀现象,兼有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现象。造成滞胀经济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合产物。与滞胀经济恶化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正面临大调整: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进行改造需要时间,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取代“夕阳工业”尚需时间;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正面临新的脱皮转折期,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生产力也需时间;劳动力又遇新的调整。以美国为例,1950―1965年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业人数为690万,1970―1980年增加到1860万人,但失业人数和失业比例有增无减。与以往不同,出现了地区性、部门性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从而使失业问题的解决面临新难题。 3 r5 l5 U  l. X' C  d
5 V2 o- I  w) t
  最后再多罗嗦一句,我之前曾经发个一个帖子-美国的救市注定会失败,主要的意思是美国的救市其实起不了多少作用。结合这篇文章,可能会体会得更深入一些。+ b" C, d$ A( r7 o
% Y0 W7 p( }* d

. h# v1 r0 s# T: x( i. m+ A; l0 S! V) o9 E
  }9 G+ r) \" a5 l/ m! Q[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12-14 13:49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ZT]1970年代发生滞胀的根本原因,不是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而是政府和联储局犯了抱薪救火的错误,企图利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去处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后遗症。到后来沃尔克被卡特政府委任为联储局主席,意识到有必要纠正以往的错误,于是便采纳了货币学派经济学家的建议,在货币政策上作出180度转变,以高利率政策收缩货币供应,利用釜底抽薪的办法,解决了流动资金过剩的问题。结果美国在1980至1982年间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双衰退”(double-dip recession)后,肆虐的通胀恶魔才被彻底降伏。由此可见,衰退并非如今天政客所说,是必须千方百计回避的灾难,而是治疗政府政策失误的苦口良药、让自由市场回复均衡的必要疗程。% c6 }& W& H5 I/ }

6 p5 h# ?! H+ {- t1 t# [  {[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12-14 14:21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ZT] 滞胀世代(二):不堪回首的年代

发表日期:2006年6月9日+ @5 w3 e$ V1 z, g8 M# @7 k' T

* @) S! X1 P0 B% e是什么使激情与狂热变成困惑与沮丧?满怀理想和希望的六十年代过后,为何会是充斥着无奈和怨愤的七十年代?历尽沧桑的过来人,为什么都不想回忆这段不愉快的日子?
9 Q, t# X; i+ W' i3 |
# K- {% n1 t( {* @( B也许更根本的问题是:更多的钱财是否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快乐?著名经济学家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只要有了印钞机这法宝,加上政府那双有形的手,便没有解决不来的经济问题。作为凯因斯的忠实信徒,总统林顿.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更深信,在六十年代美国这个民主、自由、富饶的国度里,政府绝对没有不能解决全民民生问题、不能包办全民幸福的道理。3 V6 I. H! C: ]* G6 b. m  l

% @: W( p2 {$ a充满雄心壮志的约翰逊总统,铁了心要实现“伟大社会”(Great Society)的承诺,坚决要将“既要黄油、又要大炮”的理想进行到底。庞大的登月太空计划、耗费惊人的军备竞赛、对发展中国家的慷慨援助、“向贫穷宣战”的巨额福利开支、当然还有派兵远赴越南作战,阻止XX主义恶势力在地球的另一边蔓延等等、等等。随着一个又一个“计划”陆续出台,政府的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及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也就变得越来越宽松。
9 b4 n' s, }9 T3 X  j, w& Y/ G: r6 l: H& O1 }$ r! g7 m
1969年1月当尼克松(Richard Nixon)接任总统的时候,虽然经济仍稳步发展,通胀亦处于温和水平,但多年以来的福利社会政策以及战争方面的支出,已令国力渐呈透支的迹象。除了政府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外,外贸逆差亦在不断扩阔。因此,尼克松决定削减政府开支,而联储局亦于同年7月宣布调高利率。( P9 u% J! u0 H$ x+ b+ E( C
4 k. }/ H8 W$ ~# ?: Q  |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政策实施不到半年,失业率便急速飙升,同时生产力和国民生产总值却呈现大幅下滑。尼克松估量形势后决定改弦易辙,并作出了两项关键的决策:(1)他委任了偏向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家伯因斯(Arthur Burns)为联储局主席;(2)面对贸易顺差国要求将手中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的沉重压力,1971年8月,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终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由于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正式成为历史,从此世界进入了浮动汇率时期。& C/ ^5 M/ B& K# v9 P2 ^3 O
4 P/ y9 s7 A& \7 |0 r- s& {
没有了金本位的制肘,联储局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凯因斯主义教科书提供的方法,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付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失业率上升等问题。尽管伯因斯被错误地冠以inflation fighter的称号;事实上,在他就任联储局主席期间,货币供应M3每年都是以双位数字增长。随着通胀不断升温,在1978年伯因斯离任之时,美元的购买力比起1970年他刚就职的时候,足足损失了72%。5 [9 m5 |5 Y  f) t/ ]1 ?
* H. a0 Q- T& Y" }6 ?) B" s
最让经济学家们大惑不解的是,利用“增加货币供应”这法宝去纾缓失业问题,这一趟竟然完全不奏效。过去凯因斯主义经济学说认为,只要让企业和消费者更容易获得信贷,刺激需求上升,就自然能够带动经济和就业增长。可是事实证明,一旦人们对货币供应增长及通胀产生习惯性预期,雇员便会要求提高工资,而雇主则只会选择提高售价,而不愿雇用额外的劳动力。七十年代高失业率与高通胀率同时出现的事实,不仅让政府感到束手无策,凯因斯主义更因此而宣告彻底破产。' K! S6 D1 a% o" v7 q; `
结果,更多的钱财并未能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快乐;错误的经济理论、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却反而让人们饱受“滞胀”的折腾。由于通胀期望(inflationary expectations)已深深植根人们的意识之中,一切企图纾缓失业问题的措施尽皆枉然,唯一的作用就只有激发通胀加剧;所有压抑通胀的政策,也同样完全失去效用,只有令失业问题变得更为严峻。

# ^6 _' R4 b, k' }- |( e7 D$ z2 c4 K
祸不单行,1973年10月中东地区爆发“赎罪日战争”(Yom Kippur War)。石油出口国组织为报复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支持,决定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实施石油禁运油价随即急速飙升四倍至每桶12美元。肆虐的通胀近乎失控,令本来已经非常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1974年首季通胀上升至10%,不少工厂被迫减产及裁员以节省成本,导致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失业率攀升至9.2%。受打击最严重的汽车工业重镇底特律(Detroit),其本土市场的领导地位更逐渐被日本取代。2 [* c) G5 ?0 R) N, {$ g
+ u" r& Z; w: c( J" \( h
疲弱的经济加上恶性通胀,令美国人的自信心动摇。七十年代末期,投资者普遍对美股、美债、甚至美元的前景和价值持怀疑态度。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其后石油大幅减产令油价再度急升。连锁反应导致美国的通胀率又再次在10%水平以上居高不下。惊觉到另一次石油危机正在酝酿,投资者为了保障财产,都减持美股、美债和美元,转为购进商品及贵金属。1980年初,油价上升至每桶40美元,盎司金价则创出850美元的历史高位。6 F/ r' C$ H: x8 {  E) y* g" z

. l+ h6 m6 ?( U; E5 V2 {9 F; ?  P3 ^正当通胀再度濒临失控之际,刚上任不久的联储局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作出了一个改写历史的重大决定。为了彻底驯服通胀这头猛兽,沃尔克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策略,收紧货币供应,并将利率推高至二十厘以上。他所下的重药,令经济即时出现衰退,失业率更急增至10%以上。面对如此逆境,工人们不敢再要求加薪;企业为求生存,也不得不割价求售。通胀压力最终在政策实施两年后被消弭。随着社会缓步走出衰退,投资者亦逐渐重拾对美元资产的信心。& `8 n% a  O7 R

- w# g( ~7 e4 s1 N沃尔克这个代价不菲的决定,当时曾被千夫所指,但事实上却正好对症下药,从根本地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滞胀问题,并为未来二十年的经济发展奠下稳固的基础。回想当日任职联储局主席时所要承受的压力,沃尔克笑言:“我真的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然后大哭一场!”
2 k+ T# \+ m4 p; K

2 z$ X% _$ n/ `( j1 l, E1 I[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12-14 14:49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终于找到了我以前曾经读过的几篇文章,转载了这些文章的一部分或是全部,我觉得“滞胀世代(二):不堪回首的年代”里的描述70年代经济危机的部分和现在我们面临的状况何其相似阿!!!9 C5 m0 N/ q0 k
# ~, Y8 T2 h: h* K& }3 j# Y5 Q  _
70年代滞胀时期的失业率高达9%以上,通胀率接近20%。现在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到了6.7%了。如果进入滞胀期以后的失业率和通胀率更高,是否意味着这次危机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挤泡沫的过程也更残酷那?
8 v2 ~9 w) A5 g* y9 T' W5 W8 Z( n: k5 x

6 @, M3 H8 T5 I7 P
1 o* M+ M0 E% E5 L; }, m9 k; [1 H5 D" F, D2 g  M: u6 @% I, h9 a
[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12-14 14:58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 加精 !!!
4 Z9 |+ v2 r# B$ {6 r. d( M) V  W
8 H* H+ \' Y+ k  {. g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更正4楼的一个错误,通胀率是13%以上。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感谢 gvjz 的鲜花 !!!
' }/ T: s5 {% I' ~: ~: s( L& w0 B# c; f* p8 y, {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空中的板砖 的鲜花 !!!
$ Z5 _6 n6 ^, v: h2 c8 P$ j# B9 ]. I! P! A, l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6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支持!
" j9 z, w, x- Z. O原创中大量夹杂着转贴呀。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感谢 qiaoqiao 的鲜花!!!% @% o5 E3 Y# z$ U' m7 U3 {
4 V0 T. U9 p( Y& b( n  J$ D8 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9 21:46 , Processed in 0.163847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