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9|回复: 6

在加拿大看“急诊”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2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转贴]
# O/ o! A7 X1 A3 {* Q, z我的父母都是医生,我从小在医院的家族楼里长大,对排队看病的苦痛知之甚少。后来翅膀长硬飞走了,有病痛的时候就跟所有的老百姓一样,开始在国内忍受战战兢兢,招人白眼的就诊经历。那些白衣天使是应该住在天国里的,他们高傲而神圣不可侵犯,俯视著人世间被疾病苦痛折磨的人们。 ' L. ^/ S" d0 ]2 d: x0 `9 J
& R5 l/ e( w4 K7 R
来加拿大之前,我一直对这儿的高福利社会保障体系心存幻想,我想我们全家人从此不必再为看病而烦恼。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那儿的秘书小姐会记录我们一生一世的病历档案。难怪好莱坞电影的人物故事总也脱离不了与 family physician 的干系,家庭医生在你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的朋友开玩笑,说家庭医生是“病魔”们的“钟魁”,那道符就是“appointment”,身体不适,一定要约个“appointment”,两三天后赴约看医生,处方药就不必开了,您大可以打道回府,为什么呢?一个病痛感冒在这个等待 appointment 的过程中已通过休息自然痊愈,见到医生后心理上又有了强势,病魔自己先跑了。这是他的歪理。说白了,他怕“等待”两字,他说那种彬彬有礼的让你在“等待”中耗精神的看病程序比起国内的排队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1 o! C, h. z' }
9 @4 R( H5 ^# i+ A
后来我领教了这儿的医院急诊后,越发想念国内起来,态度差就差点吧,好歹能瞧上个医生,弄出个子丑寅卯,走人了事。而这个离我家最近的 Burnaby Hospital,让我的脑子里永远刻下了一幕,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与它交手,我真的怕了。 % y! r6 X  e% B* w1 ^$ w
6 m# ?: S* H- P, i9 D# }
那个星期天,我肚子疼。我的家庭医生诊所星期天休息。我想忍忍算了,但实在忍不过。从清晨到下午两点多种,我的顽强的意志力还是敌不过疼痛的袭击,先生执意要我去 Burnaby Hospital 看“Emergency”。先过繁琐的医疗卡登记程序,这当然是免不了的,我毫无怨言,然后就是排队等候。我问等多久,回答是两个小时左右,我倒抽了凉气,反问:这还是急诊吗?她说“This is our system”,我看她的表情,大概一天之内回答过无数遍这个问题,已显麻木,她的脸色从从容容,早已预料我的反诘。我看侯诊大厅里的人们个个呈痛苦状,安安静静的无奈等待著,我的肚子疼在这群人们里面也许是最轻的,我也只好等待,犹如等待戈多。 ' t' [$ y' }" H" }
" ?/ }4 y; ^) v# Z7 ~
下午五点半时,我的先生和女儿在天色将黑眼见无望的时候被我赶回了家。就让我一人在这儿慢慢受煎熬吧,我有一种颇为悲壮的情怀。既然已经等待了,无论多久,我都要等下去,我要见到白衣天使。一阵阵疼痛袭来,我感觉自己的柔弱无助,想起国内那些怒目圆睁的护士小姐原来也有她们可爱的一面,她们吆喝著你也许象对牲口吆喝一般,但她们理你,起码理会你的存在。此刻,在这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国土里,在我最最软弱无助的时候,我被抛弃在这个冷冰冰的医院里,没人理睬我,我只能这样无望地等待。
& R# H* T. ~( c4 F
* I0 B) c" C# s$ X* s2 i昏昏沉沉当中我听到了自己的名字,终于轮到我了,墙上的时钟已指向六点。进了门去,护士小姐让我换上了天蓝色的病号服,六大常规通通扫一遍,当然不可避免的抽了血,验了尿,然后是继续等待,等待医生的诊断。四十分钟过去了,我还是被人遗忘在这间单间里,我欲哭无泪,顾不得肚子钻心的痛,跑了出来,迎面遇上一个年轻的白人女子,蹲在地上嚎啕大哭,不停的喊著“I want to go home, I want to go home”,我的眼泪也扑簌簌流下来,我想跟她说“同是天涯沦落人”之类的,却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得陪著流泪。
$ _/ T$ {( ?0 Q' G7 c% O$ S! Z2 X$ ~# l) u/ f
当我见到医生时候,我已经在里面足足等待了一个半小时。我终于躺在了输液床上,我需要输液。见著一滴滴的药水从我的静脉默默地流淌进去,我发誓,在温哥华从此不要再幻想急诊了,它折磨你,摧残你的手段是毒辣的,比起国内医院的恶劣态度,这是温情脉脉的杀人不见血。我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整整八个小时,我的心已冰凉。
4 @) Z3 y0 I: \* k. R0 K2 u. W
. ^# n+ d5 I& ]  ?看来普天之下,无谓乐土,尤其是人的生老病死。加拿大没有私立医院,我不知那些富人们是怎样看急诊的,他们会坐直升机飞到美国去么?他们也如我那样任人摆布地等待么?原来钱也有无能的时候---在某种特定的社会体系下。我只知道这个国家的医疗体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边缘了,但愿我和我家人的身体不要出什么差错,至少不必和医院打交道,否则如果检查个CT也要预约三月半载之后,你倘若对病情是否能等待得起没有信心,那就买一张机票回中国吧,态度恶劣总比延误了治病来得好。或许加拿大的医院也该去中国考察考察,看看这个13亿人口的国度是如何保证病人及时就医的权利。 & q; r4 `7 A5 q' B/ J' o
% o- V+ s& M9 d+ b1 }/ L% P
月亮都是外国的圆?不一定吧,比如看急诊。
鲜花(1394) 鸡蛋(16)
发表于 2005-2-13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美国比较快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3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在这里看过急诊,但家人和朋友的经验让我知道,这里的急诊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慢诊。除了让人着急的急诊,还有看专科医生也能急死人,约一个专科医生看病,最快也要等上两三个星期,这么等着,病自己都好了。
$ P, U9 {: I: e. Z, f, A+ ~  {5 C& v& c, C4 q8 l& }/ a9 x
加拿大的医疗体系确实有问题,但我觉得光抱怨没用,关键是怎么扬长避短,利用它的优势,避开它的短处。加拿大医疗体系的长处之一是,你可以每年免费做体检,那就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每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早期发现疾病当然比病入膏肓时再求治好多了。我们在国内时因为看病方便,大都不在乎每年的例行体检,而这个体检才是最重要的,到了这里,看病没那么方便了,观念就要改变一下,不知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呢?: S' W, ^2 G2 v2 f
, E2 X. R8 l  F% K
此外,自己多少有一些医学常识也是很重要的,家人朋友有学医的可以咨询一下固然好,如果没有懂医的,自己看病前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资料,做点有备而来的去看医生,肯定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好。当然了,不要看太多太相信自己的信息,医生的话还是要相信的。
9 k+ U) X/ s  I- t" s2 n6 M6 q% n- q/ m% M! j' B  c) L( u6 i
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每年的全面体检,这是我那个做了多年医生的妈妈每每在电话里对我千叮咛万嘱咐的话。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1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国内也好,就是感冒也当急诊看。先住三天院再说:lol: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他们讲礼,据说礼多人不怪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EDMONTON看过EMERGENCY.前后共10个小时.等了3个小时,点滴生理盐水5个多小时,最后说我没病回家吃些退烧药就行.中间我COMPLAIN了一次,医生等了10多分钟才来,照顾我情绪给我做了CT检查.加拿大的医院效率极低.但愿大家都身体健康.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3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同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5-12 18:27 , Processed in 0.1367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