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1。经费问题) d: ]" B( b" V- K; P
在佛陀时代,佛陀带领诸位弟子实行托钵制。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随
2 U$ |$ b0 S9 X0 p, B- N5 Z缘说法。不存在需要经费场地的问题。只是后来有居士发心,给佛陀供养了精舍庄* [, P$ x0 a L; X; k, m* C3 ^- u
园,才形成了固定的说法场所。
2 O! K5 B: Z6 M0 P至于佛教后来传到了中国,因为中国不同于印度的气候,不可能“树下一宿”,而) ?) J5 w/ R0 f: o
且古代的帝王们很重法,就建了很到丛林道场。(中国的佛教道场大都是皇家赞助的
- V" O" W' K& k! B) I) O. g)
5 {! ]- E* ~) F# B) t) S在加拿大目前看来,是很多佛堂的经费问题有些紧张,因为是随缘布施。不象在大) N7 ?' s, l5 N5 _9 u3 n# B
陆和台湾,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但这个对于真正修行的佛教道场和信徒来说,不
8 M1 Y4 A( o) t2 t* |. o1 ?6 o是重要问题。因为佛教和世间法的最大不同是:佛教众生要修心,最终要了脱生死,
4 I8 M! C; p7 M. j3 A; @而不是得到更多更大的福报。“人若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河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
+ M" A% @8 ]: ]& x" C尘,一念静心成正觉。”# @: R4 y- a6 ]" s! ]
* \/ Z& E& J* V) l" O当然,佛教的修行也要从修布施开始。从布施开始修“放下”。但不能执着予布施,
/ u) P: w6 |4 E/ K r7 \ I布施能得到很大的福报,但那都是“人”“天”福,成贵人,成天人,不是佛教徒8 t9 j3 ]( f2 Z2 s. c$ z; ]4 _' w
的最终目的。因为升天道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大福报,但对于精进求道的人来说,- Y9 x& \8 u* d& [6 a- \+ \0 F
是一种堕落。
p' M" N: P' R" p+ r: x
, ^! P8 i+ C0 C9 q4 D9 h基督教经费就是充足,这些经费从哪里来?
% i2 P$ W% L1 z% K7 h% [% B/ q0 |8 o1 G( Q* F
基督教的教费从那里来?这个我没有了解过。佛教为什么没有?因为佛教没有把经8 w, l# e3 Q; E, v3 U
费、道场的扩充当成首要的事情。甚至,很多法师还把这些列为最次要的事情。9 o- U- n7 I$ ?7 R" E9 Q+ h
记得有一次,师父引用广钦老和尚的话教导我们:道场要那么大干什么?几百年以) s0 t- e$ F$ O* e9 x4 M
后化成灰!你们抓紧修行要紧。(可能是几个师兄想发心筹资建新道场)。1 a2 D3 J; K% Z* I% y5 N
9 b) s$ F4 S7 l) J" H[ 本帖最后由 rockylily 于 2008-2-16 12:5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