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绿荷对我说话的第一份贴子,有一种被嘲讽的感觉。就说那个标题吧:“哈哈!恕我直言,你不是学佛的吧!”。我诚然不是“学佛的”,但有什么可“哈哈!”的呢?所以,我说了“先生”,“免费赐教”等等带有嘲讽意味的话。“请君入瓮”,也想让嘲讽者尝尝被嘲讽的滋味。这足见我还是个俗人,也许因此又拉大了与佛的距离也说不定。得不偿失啊! 4 k- d$ Y' v6 n: e我的“思想来源”,我想大概主要的是常识和逻辑,以我对佛理极粗浅的了解,不敢说是来源于佛理。但我觉得,常识和逻辑并非不重要,它是探讨一切问题的基础。话说到这里,也请恕我直言,我觉得在绿荷的贴子里,与常识相悖,不合逻辑之处是比较多的。随便举两个例子吧,“就象母奶有营养,有经验的人告诉你了,你不明白,非要问个明白,何不亲自尝尝呢?”,我想:人到了能听懂有没有营养的年龄再去尝母奶,那实在是“为时晚矣”了,再者说,即使尝也只能尝出味道而营养是尝不出来的。毛泽东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没说“要想知道梨子的营养。。。。。。”,再举一个吧,“。。。而是一个哇哇乱叫的佛法学前班小学生而已”,到底是在学前班呢还是已经上了小学了呢? 5 \+ C l m+ n- l我觉得,我决不是在这里玩弄文字游戏,也不是在吹毛求疵。还是那句话:常识和逻辑并非不重要,它是探讨一切问题的基础。如果我们不重视常识和逻辑----基础,而把精力完全用在佛理----高层次上,也许会事倍功半啊!/ W2 I7 t3 }8 M; j& Y/ r4 ]0 C* I
看了绿荷最近的帖子,感觉好多了。我想:只有彼此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心平气和地探讨问题,才能真正收到最好的效果,我们的觉悟才能因此而提高,也许,我们还能成为同志,成为彼此切磋的朋友(如果你不嫌弃的话) / Q% S6 M l$ U2 l R我对我曾经说过的一些有嘲讽意味的话,真诚的说一句“抱歉”,希望绿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