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逐出教会,交给撒旦” 是一个出现在《圣经》新约中的严厉表述,主要出现在 哥林多前书 5:5 和 提摩太前书 1:20。要理解这个短语,需要从它的历史背景、文学语境和科学目的来看。
+ C' A) @1 r# Z' p. u2 v) D3 x5 f' F6 E0 g4 r# K
1. 经文出处 P6 A/ z" d, U1 b/ i
A. 哥林多前书 5:5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使他的肉体败坏,好让他的灵魂在主的日子可以得救。
; ^! [* R# ?3 y$ x5 C$ }4 I, D2 B1 ^2 h% l, |" A
背景: 哥林多教会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有人与他的继母同居(乱伦),而教会对此却视而不见,甚至自高自大。使徒保罗写信严厉地责备他们。
7 e) A" K" P& j8 j& K4 B2 ?行动: 保罗指示教会将这个人“逐出教会”,即把他从信徒群体中分离出去,交给“撒但”。& N* ?' p4 Z' ?* W
目的: “使他的肉体败坏,好让他的灵魂在主的日子可以得救。” 这是关键。这里的目的是惩戒和拯救,而不是永恒的诅咒。目的是通过让他经历“撒但”领域(即教会之外、没有神保护的世界)的痛苦和艰难,使他醒悟、悔改,最终灵魂得救。, R0 ^, n' `3 w/ e l. I+ Y
: D) C( @8 D! iB. 提摩太前书 1:20) ]1 \4 Z0 e5 {2 V
其中有许米乃和亚历山大;我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4 A5 b- \& X! C2 i0 y) t7 ]
背景: 保罗提到两个人,他们偏离真道,亵渎神。, W- a' j0 ?, V8 n+ U9 H
行动: 保罗说他已经“把他们交给撒但”。
( e8 ]. s7 q: Q2 f' f目的: “使他们受责罚,就不再谤渎了。” 目的同样是纠正和管教,让他们尝到错误的后果,从而停止亵渎的行为。
6 X% R8 }$ O# ^, S1 ?2. 这个短语是什么意思?) X1 }, |, S' P( c+ ?
在保罗的犹太-基督教世界观里,世界分为两个领域:
6 u& n; h [0 |8 {神的国: 在教会(真正的信徒群体)里面,有基督的权柄、保护和恩典。
0 l9 G5 ?8 c* ~* j撒但的领域: 在教会之外的世界,处于撒但的权势和影响之下(虽然神依然至高无上,但允许撒但有一定活动空间)。. B0 T' U0 x& F
2 _9 j3 n3 L7 X6 l6 u, C“交给撒但”意味着:开除教籍: 将这个人从信徒团体的保护和交通中移除。置于世俗世界: 让他回到那个被罪和撒但影响的世界中。
, ?1 N0 {: D7 y4 P) X# m/ w+ H4 \
经历后果: 在这个领域里,他可能会遭遇痛苦、疾病(“肉体败坏”)或各种艰难,作为他犯罪的直接后果。, i% J* Q3 |) b( G" c% ~
$ _& }* r# D7 k# s& ^% r k3. 目的是惩罚还是拯救?从以上两处经文看,首要目的不是报复性的惩罚,而是矫正性的拯救。
2 E7 @# J- f& x! c4 H/ m. U4 ~, ~
- u/ Q1 F6 m% o5 E0 j) z/ E: ]; l这是一种“硬核的爱”,是最后的手段。目的是“击打他的肉体,以拯救他的灵魂”。
8 ~ q( i8 K6 I7 L) }1 q6 s) B" ~8 s4 q% ~) q. f
它基于一个信念:让罪人亲身经历罪的可怕后果,比让他安逸地在教会里败坏自己和他人,更有可能促使他真心悔改。
- t; ~; N: c* B* Y' \- ?! g1 t0 h9 g0 Z* L6 Q9 |! ]0 D
这是一种为了最终的恢复而实施的严厉管教。. r. e {7 v7 n) t4 }
- u- V$ | c9 {" {! I4. 今天的应用
! A: Q9 q4 `6 P! v在现代基督教实践中,对于这个教导的应用非常谨慎:
* g5 W0 x. p! d0 s3 i纠正性而非毁灭性: 绝大多数教会认为,这种做法的精神在于教会纪律,其最终目标是挽回罪人,而不是简单地驱逐他们。
( r7 l3 Q1 Q) T5 l q; x8 ~+ F遵循耶稣的步骤: 教会纪律通常遵循马太福音18:15-17的步骤:先私下指出过错,然后带一两个人同去,最后才告诉教会。只有在当事人顽固不化、拒绝任何悔改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最后一步——视其为“外邦人”(即逐出教会)。7 p1 ]+ b; P" ^
重点在恢复: 即使在执行最严厉的纪律时,心意也应当是盼望并等待罪人的悔改与回归(参见哥林多后书2:5-8,那里保罗鼓励教会重新接纳那个被惩戒后已经悔改的人)。
# {: g$ t: H+ @% [7 l/ ?- O5 F, t6 j
总结! ~8 ~) v/ j* B8 K* x
“逐出教会,交给撒旦”是使徒保罗在《圣经》中使用的一种极端的教会惩戒措施。
* R S9 W2 R9 O5 ?/ b5 a它是什么: 将顽固不化、严重犯罪的信徒从教会团体中驱逐出去,让他暴露在撒但影响的世界中,经历罪的苦果。$ P; n' _$ h+ b1 j& `& j2 R
它的目的: 不是为了毁灭他,而是通过让他经历“肉体”的败坏或痛苦,来唤醒他的良知,促使他悔改,最终使他的“灵魂”得救。
. h" o1 W5 I3 U它的性质: 这是一种出于爱和挽救目的的、严厉的、矫正性的管教,是最后的手段。
3 {# c* I; `" y9 Z) P4 _
* w4 Q: Z6 ?7 o s9 r6 o理解这个概念的关键在于抓住其“为了拯救而惩戒” 的核心矛盾统一体。它反映了早期教会对圣洁的严肃态度,以及他们对灵魂最终得救的深切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