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近日,加拿大联邦法院进行了一场在线的听证会,内容涉及一名华人女子入境加拿大的问题,最终法官Glennys L. McVeigh判决拒绝该女子入境。
, K9 v0 V% ]7 N
7 ]% X, @: e. u6 A8 j/ r, ?% _* f通过查阅加拿大法律信息研究所(Canadian Legal Information Institute - CanLII)所提供的法庭文件纪录,小编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6 [5 F' f0 c: \6 _* ?9 F) |6 ?5 \" M- W& y! y/ U' u) i
被拒绝入境的女子名为Qinyao Yu,是中国公民,2012年持学习许可来到加拿大留学。9 t! E3 l" v& h5 p+ A; R, F
) h# p7 \0 ?# x S后来于女士在加认识了一名男子,两人结婚后于2014年生下一女。: K7 A, g/ n, K/ I
0 Z& V/ f3 R5 t: s2014年8月,于女士第一次家暴丈夫,被警方逮捕并被指控袭击丈夫罪名,然而她却谎称是丈夫从两人交往的早期就开始虐待她,而她自己因特定原因无法离开丈夫。6 O3 G7 g5 K& y& }/ a
8 ~5 O8 a% B l5 h4 U0 D
之后她被要求“遵守和平约束令”(Peace Bond)12个月,而她的刑事检控也随之被撤销。+ B% u/ v- Z* `& F3 @
/ v3 ^2 N8 X% r# F7 g她与丈夫和解后,在2015年5月申请工作许可。但是在申请过程中,被问及她是否曾经受到刑事指控时,于女士隐瞒了自己曾遭刑事检控的历史。- Q5 B4 O& V E
; f; q/ g" z/ s {6 U
2016年4月,于女士又一次因为家暴老公被捕,这次罪行更严重,警方指控的是持械袭击他人的罪名。之后这个刑事指控在2017年5月也被撤销,但她还是与丈夫离了婚。1 x5 W0 l' C) g0 l
3 W5 t7 w. g( h8 \' A4 d2018年,于女士再次申请工作许可时,故技重施,继续隐瞒自己两次家暴丈夫被指控的历史。$ e1 J( {1 Z8 T G% e
4 a. P7 F( t* r9 z: S
2019年7月于女士回国后,在8月向加拿大驻华使领馆申请临时居民签证,第三次被问到她是否曾经在任何情况下犯下任何刑事犯罪而被捕、指控或定罪的时候,她仍然选择隐瞒事实。
& r F: A. v; `& X- C4 R2 ~/ ~# L: I6 z% |. \4 q4 H9 j) s7 Z
几次三番,于女士撒谎撒的越来越轻车熟路……但是警察和移民局也都不是傻子。这一次,经过严格的查证,她被加拿大移民局揪了出来。) L% {0 s% J1 ]! A9 i# L" k6 G
6 r" R$ Y9 ^. i* F. }# J5 J, O& X/ ^
移民局发现于女士隐瞒事实后,向她发出信件,告诉她因为她隐瞒自己的犯罪历史,入境加拿大的申请被拒拒绝。" i3 Q. C5 U2 I: A# t8 I X5 k
/ Q Q: U' |+ u9 G6 F+ X
对此于女士提出上诉,终于承认自己过去隐瞒事实的行为,然而她竟然推说自己并非故意犯错,还要求加拿大移民局出于人道和同情的理由允许她入境加拿大,并给她临时居住许可。
. H' p, K. u a$ B
4 L, c; t" e8 AGlennys L. McVeigh法官审阅卷宗后认为,于女士一再隐瞒自己受刑事指控的历史,如此撒谎成性,根本不可能是无意间犯下的错误,而且她自己也承认存在隐瞒事实的情况,所以她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p0 P& _0 W8 v/ W
( {1 K, K" y3 Q( j
于女士却认为,她只是承认自己的虚假陈述,但不觉得隐瞒这个事实会严重到不能再入境加拿大的地步。7 @7 \' T# p% U- v$ u4 D
. q, g3 f3 ?- T2 D/ K对此法官认为,于女士在承认虚假陈述的同时,也代表着她承认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她无法入境加拿大的可能性。" X; {, c' u6 }+ [
9 o+ _. r; o! i1 B0 x% I4 N
因此没有必要再去花费时间重新审阅,最终驳回了于女士的上诉,她仍然无法入境加拿大。
% l# H: b* d, ~; M5 `( |+ y) M8 i
& L/ i: K Z; \于女士和前夫的女儿今年已经7岁,她面临着女儿抚养权的官司。因为隐瞒刑事指控被拒绝入境加拿大,想必对此也有十分负面的影响。
- D; x0 W8 u) J2 P& D( [5 }4 w* U/ [: c, _
于女士的经历给广大华人敲响了一个警钟:人道主义同情不是违法的挡箭牌,移民文件一定要如实认真填写,切不可抱侥幸心理,更不可隐瞒造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