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8)  鸡蛋( 0)
|

5 Z& Z, X. }+ N# t5 ]1 T( ^ z" @- W! c* n4 O/ W
敦煌博物馆已按专家要求保管干尸 J9 l7 J) }2 Y0 j2 f% v
# q! O0 C5 i* a4 M
中科院专家在对疑为彭加木遗体的干尸进行检测。
7 p5 e$ A& L! ~, m% \7 r7 `% U1 v+ s ?5 I% T6 U9 d( G
本报讯(记者王荟)昨晚,敦煌市博物馆馆长傅立诚介绍,中国科学院的几位专家已经在昨日早上乘坐班机返京。目前,疑为彭加木遗体干尸已经按照专家的要求进行保管。另据央视报道,赶赴敦煌的中科院专家经过初步确认,这部遗体属于中年以上男性,生前身高初步确认在1.7米左右,这些特征与彭加木基本吻合。
1 D& l4 F2 O( X
0 V3 q* b/ ^- N* P: q干尸已妥善保管
- K8 G( g! H3 k+ @+ d
5 S+ J4 d+ I9 T' K. J6 u傅立诚说,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杨焕明、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邓玉军、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刘武等几位专家对干尸进行了查看。专家在干尸头部、腿部和颌骨等部位提取了DNA样本。
$ P& n) q! ?) |
, N0 ~7 M* K3 m, f- x; y4 ^按照专家的要求,目前干尸保存在博物馆的库房内一处专门开辟的空间。“首先是保存环境要干燥,还有就是不能污染”。傅立诚说,提取DNA样本时,在场的几位专家都比较谨慎,而化验结果尚不知何时能够出来。' q" ~* f3 W% L: U: S" _- J2 K* y
4 [/ p3 Z! m* U& A$ G
傅立诚说,目前博物馆只想着要好好保管干尸,等待专家的化验结果。至于如果确认不是彭加木的尸体后,将怎样处理干尸的事情,“还没想到那一步”。
* E/ f7 ^" F6 C* r. W2 Y8 j+ r2 J6 K% w9 |" s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员刘武等几位专家,通过对遗体的牙齿判断,死者为中年以上男性,身高初步确认在1.7米左右。这些特征与彭加木基本吻合,但需要进一步DNA测定,才能最终确认他的身份。8 g9 o9 N0 c% h: _
& T3 d* t- i' e! i% ?. O* o9 A
干尸旁曾发现棱角石头( {+ H. _) z4 I
! p& F' {# ?7 H
发现干尸的当事人之一、敦煌市七里镇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孙雪虎介绍,2005年4月11日发现这具干尸时,尸体趴在一个流动沙丘上,脸朝下,已经看不出来身上的衣服。尸体手边有一个梢棍(树枝),附近还有一块石头。“那样的石头应该不是沙漠里的”,孙雪虎说,沙漠中的石头都是棱角特别分明的,而尸体旁边的石头却是非常圆滑的。
" F3 K: d7 R. g9 k* U7 X0 C$ `6 ^
孙雪虎说,这附近只有几年前在雅丹地质公园发现过一具女尸,“很少看到尸体”。当时就有人联想到是26年前失踪在附近的彭加木,也有人认为是附近矿山的工人。
( T; B6 X% {+ a3 o2 i. O2 N( U; N
% g2 w5 j0 j8 s敦煌市政府关注此事
- V4 G& _0 e5 V" x3 S, n- T$ V. D0 J; X9 ?7 W9 ]4 @; I( u. o
孙雪虎说,干尸是在一座移动沙丘发现的,地点位于彭加木失踪的地方大约50公里,走路至少得一天多时间,而移动沙丘是不能带走重量比较大的尸体的。
0 `' c! c3 s% C
) X# T9 M5 {, h, k; v; Z七里镇政府曾就此事向敦煌市政府、中科院新疆分院和中科院上海分院汇报。孙雪虎介绍,敦煌市政府对此事比较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