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原帖由 善女人 于 2007-4-5 22:50 发表: R. @; k- F, L; I
书里经常提到古人明心见性的例子,比如:你在一念刚过,一念还未生起之间,回光返照一下,或者你在念佛时,回光返照一下,这个在念佛的是谁,有些根性利的人,当下能悟。元音老人也支持修净土,但是他认为,若持 ... + C$ d2 ?5 c' c, `, b
# G( v4 P, R9 V* O( C/ dto PTL:/ P& b. l, D! N3 I. A2 J
明心见性恰恰要你能放下一切束缚,如果还有一丝的粘缚,心不空不净,谈什么明心见性。* |& i3 H: I6 g. t
% `) @7 X( @: D) N, d* y# e我是说你不要整天就想着明心见性,这样就是会生我执,任何的我执都是束缚,反倒会阻碍了你的进步。书上写的看起来不难,可要明心见性,其实的确不是那么容易的,就好比在剥自己的皮,每一次都很痛很痛,但那是痛但快乐着的感觉,总之,明心见性其实是你的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所以不必刻意追求。明心见性之后呢,又应该如何?难道修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明心见性吗?所以我个人以为在修佛中,先发菩提心其实更重要,慈悲心不够很难生发菩提心,提高自己的心性,达到清静无染的状态,这些都需要花工夫的,修行的路其实很漫长的,是终生的,乃至几世的,也许是因为我悟性太差,根性有不够吧,所以我认为还是脚踏实地地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4 k1 G$ d2 Z7 V5 o5 u" e
3 H3 r1 o4 P# X; l/ [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7-4-5 23:21 编辑 ] |
|